滬教版九年級上冊《1.2 化學研究些什么(第2課時)》2023年同步練習卷(十六)
發(fā)布:2024/7/26 8:0:9
一、選擇題
-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h2>
組卷:184引用:252難度:0.9 -
2.下列不屬于化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是( )
組卷:329引用:22難度:0.9 -
3.創(chuàng)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學家是( )
組卷:11難度:0.8 -
4.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四、解答題
-
13.(1)現有下列物質:①潔凈的空氣、②蒸餾水、③稀有氣體、④冰水混合物、⑤礦泉水、⑥五氧化二磷、⑦澄清石灰水、⑧液態(tài)的氧氣。請用序號填空。
屬于混合物的是
(2)根據下列事實填寫空氣中含有的成分的名稱。
①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
②空氣是制取氮肥的天然原料,說明空氣中含有
③澄清的石灰水放在空氣中會逐漸變渾濁說明空氣中含有
④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空氣中,外壁會潮濕,說明空氣中含有組卷:7引用:2難度:0.8
五、科學探究題
-
14.為提高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精確度,科學興趣小組對課本實驗進行了創(chuàng)新改進。
【實驗步驟】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膠塞將一端密封;
②將食品脫氧劑粉末迅速裝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將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標為A,彈動玻璃管使脫氧劑粉末分布均勻且緊密,脫氧劑的上端標為O,如圖甲所示;
③水平滾動玻璃管,使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靜置至水滴不再移動時,水滴的右端標為B,如圖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測量出AO段和AB段的長度,并計算出AB與AO的比值,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⑤洗滌、干燥實驗裝置,重復上述實驗。實驗次數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1)若把AO看作空氣的體積,則AB相當于
【思考討論】
(2)實驗步驟③中,將食品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3)步驟③中水滴向右移動的原因是
(4)如果測量結果偏小,可能原因是
a.食品脫氧劑已變質
b.食品脫氧劑量不足
c.第②步脫氧劑粉末分布不緊密
d.第③步未等水滴靜止就測量
【反思評價】
(5)改進后的實驗與原實驗相比的優(yōu)點是
(6)根據實驗原理,在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實驗中使用的玻璃管越
老師利用圖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結合現代傳感器技術,測得過程中容器內氣體壓強、溫度、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乙所示。
(7)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屬于
(8)該同學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9%,與理論值21%相比較,產生誤差的原因很可能是
(9)結合曲線,解釋AB段氣體壓強變化的原因是
(10)反思應用:圖丙實驗與圖甲實驗相比,優(yōu)點是組卷:56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