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太白中學(xué)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大家都知中國人喜講“中庸之道”,一般人以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標(biāo)新立異,不驚世駭俗,調(diào)和折衷,不走極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義,非正確義,《中庸》上說:“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br />      無論何事都有兩端,此兩端,可以推到極處各成為一極端。在此兩極端間之中間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長之距離。所謂“中”,非折中之謂,乃指此兩極端之全過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極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極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說法。照中國人講,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偽,真?zhèn)尾荒軐α?。若論美丑,此世界是渾沌中立,既非極美,也非極丑。
          中國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義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則善、惡對立不能不辨。但縱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說他已達(dá)到了百分之百的善??v是一大惡人,亦不能說他是百分之百的惡。人只在善、惡兩極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極端,亦不在彼極端。但必指出此兩極端,始能顯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論有根據(jù)、行為有目標(biāo),故說“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若非執(zhí)其兩端,則中道無可見。真實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兩端。此乃中國人所講“中庸之道”之正確意義。
          在此等觀念與意識之下,我認(rèn)為中國文化盡可以借鑒西方文化,使中國文化更充實更光輝。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國固有之舊,即不能吸收西方現(xiàn)代之新。似乎大家總愛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對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對立來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們中國所講“執(zhí)兩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實該大大地再闡明。這和我們當(dāng)前所該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實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中國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樣調(diào)和融通起來。佛教、回教、耶穌教來到中國,不僅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無沖突,在此諸大宗教之相互間都能和平共存,沒有大沖突。你看中國社會上,這里一個天主堂,那里一個和尚廟:母親信佛教,兒子信耶穌。這不是信仰不真,卻是受了中國人相傳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響,大家可以說得通,不爭執(zhí)。
    《中庸》上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蹦请[微處,在別人無可代他用力處,在每一人之獨處,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處。這也是講的圣人難做。但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是不為,非不能”,此又是說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陽明也說圣人易做。王學(xué)講到后來,說到滿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羅近溪,正在講堂講學(xué),正講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進(jìn)來,聽講人問,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羅說,他早就是圣人。為何呢?那童子的職務(wù)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謹(jǐn)慎地端來,沒有潑,沒有翻,端上講臺,目不邪視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盡了他的職??v使要孔子來端這茶,孔子也這么端,不會比這童子端的更好,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說他已是一圣人。這也是講圣人易做。
          只因我們誤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國人講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癢,不黑不白。一人說這對,一人說那對,不要緊,大家都對。這就成了滑頭主義,走上了鄉(xiāng)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講此中道,卻最討厭鄉(xiāng)愿。
    (摘編自錢穆《中華文化十二講》)材料二:
          亞當(dāng)?斯密《道德情操論》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斷依賴于人們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過使自己的個體性跨越其邊界與其他人的個體性相重疊的想象力,人們的道德判斷才能成為可能。在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過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礎(chǔ),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社會秩序。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對“中庸”加注說:“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關(guān)于中庸之道的宣揚,都可謂成秩序,定天下。
          無論追名亦或逐利,無非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關(guān)于幸福,亞里士多德在論及自由時說幸福在某種情況下是“關(guān)于財富的中庸之道”,而財富則是獲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貪婪就會成為財富的奴隸,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無幸??裳浴7粗?,若能守住中庸,人就獲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钡娜恕?鬃永硐胫械拇笸澜缡恰叭瞬华氂H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也就是人將對親人的關(guān)愛推及他人,推及萬物,因而需要相應(yīng)的規(guī)范以對人的行為加以約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為妨礙別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對經(jīng)濟欲望的限制,才會有幸福,才能讓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這個意義上,顯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極端追求財富的人,是與幸福背道而馳的。譬如信任危機的出現(xiàn),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來幸??裳?。
    (摘編自孔波濤、李慧《探討“中庸之道”下經(jīng)濟的考察衡量》)(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庸之道”認(rèn)為,事物可以假設(shè)有相反的兩極,兩極之間都是“中庸”所說的“中”,這個“中”的距離可以是很長的。
    B.佛教、回教、耶穌教傳到中國,諸大宗教間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沒有大沖突,是因為受了我國“中庸之道”的影響。
    C.同情是指要有惻隱之心,這是道德生活的基礎(chǔ),由此形成社會秩序。因此,中外關(guān)于中庸之道的宣揚,都可說是秩序。
    D.“中庸之道”認(rèn)為要對經(jīng)濟欲望加以限制,這樣才能幸福,這里所說的限制就是我們的欲望必須滿足秩序與道德要求。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強調(diào)概念認(rèn)知,后者強調(diào)社會行為。
    B.孟子和王陽明都說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沒有絕對標(biāo)準(zhǔn)反而顯得更容易。
    C.我們在生活中一團和氣,很少苛責(zé),不強調(diào)是非曲直,這其實并不是中庸之道。
    D.道德判斷能力高的人更易踐行“中庸之道”,因為他們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
    B.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C.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D.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4)“損人利己”這一行為為人所不齒,請結(jié)合材料一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分析。
    (5)現(xiàn)代人該如何踐行“中庸之道”?請結(jié)合材料談?wù)勀愕目捶ā?/h2>

    組卷:50引用:10難度:0.1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義士墓
    耿立
          鄉(xiāng)間的墓地上兀立著一個石碑。石碑上鐫著魏碑“義士啞孩”。
          啞孩沒有名字,王士臣喊他啞孩,別人也喊他啞孩。日本人來之前,王師傅風(fēng)雪天趕會,在一個雪窩里撿到一個兩三歲的小人,到了家里,王師傅把孩子的衣服脫掉,放在被窩,三天三夜,那孩子才醒。
          王師傅喚他,一字不應(yīng),孩子的眼睛告訴了王師傅,這是一個啞巴。
          王師傅帶了啞孩來到了日本人的營房和炮樓,為那些人做飯。為首的日本人,來自日本列島的山口縣,文文靜靜的,戴一副眼鏡,人們叫他橋本,是學(xué)生出身,但隨身的一把軍刀和一條純種的如牛犢大的狼狗,使人感到了一股戾氣和不祥。橋本對漢學(xué)頗精通,他從什集的老中醫(yī)秀才石遠(yuǎn)來那里借明版的《金瓶梅》看,到了中秋,他讓王師傅備好菜,烙上石遠(yuǎn)來愛吃的蔥花千層餅,讓啞孩送到,然后,橋本就和石遠(yuǎn)來聊起《黃帝內(nèi)經(jīng)》,說起陰陽辨證。老中醫(yī)就慢慢地應(yīng)付。
          橋本有時也和王師傅喝酒,是純正的日本清酒,王師傅嫌淡,就讓啞孩到什集隅首的酒店打燒酒,小小的一茶碗,王師傅仰脖就灌掉。橋本有時就唱日本的歌曲《君之代》(日本國歌),唱著唱著就流淚。這個時候,王師傅就起來走開,啞孩見師傅走開也像尾巴跟著師傅走了。
          師傅就去伺候橋本的那條狼狗,啞孩看狼狗溫順地在師傅的手下吃著特意燒炙的牛肉,那是一條俊秀的狗,也是令人生畏的狗,直矗一對尖尖棱棱的耳朵,掃帚似的尾巴和一雙慘綠而放射凜凜寒光的眼睛。
          誰知,一天黃昏,師傅在喂狗時,一根骨頭卡在了狗的喉嚨,其時橋本正在飲酒,師傅直覺著麻煩要來了,就喚啞孩拿醋往狗嘴里灌。狼狗掙扎著,后爪子抓地前爪立起,兩眼由綠到紅,痛楚滿布的臉上閃爍的是兇光,當(dāng)師傅灌醋的時候,那狼狗就急急地一下子生吞了師傅的手。
          這時不知啞孩從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順勢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狼狗“嗷”地叫了一聲放開了師傅,骨頭也隨即吐了出來,滿嘴的血滴在什集的土地上,狗趁勢準(zhǔn)備向啞孩撲去,像要撕掉人的筋骨和靈魂。
          黃昏在那時凝滯了,橋本棠棠地出來了。
          他看到了師傅血淋淋的手、地上的劈柴和狗吐出的牛骨。橋本兩眼狐疑,他走到狼狗的跟前,用手撫慰著狗。
          師傅和啞孩的眼睛里布滿恐懼。橋本吹起了哨子,然后就回到屋里,扎上武裝帶,穿上馬靴,掛上了軍刀,狼狗嗚咽嗚咽地叫著,像是控訴。
          大家剛吃究晚飯,聽到集合的哨子,都急匆匆地跑出集合,日本人和漢奸驚恐地看著兩眼發(fā)紅的橋本。然后,橋本說了一句日語,就從隊列里出來了兩個日本兵,把王師傅架起,剎間,王師傅被吊在了出操的單杠上,啞孩用手比劃著哇哇向師傅撲去,想解下師傅臂膀上綁的繩子,日本兵一腳踢得啞孩跌在幾步外的沙土里,跌得很響。
          橋本走到離師傅幾十米的地方,臉朝著師傅,微笑著舉起了匣槍。
    “看,支那人,左腦殼!”
    “啪!”槍響了,橋本的匣槍很脆很響,震得炮樓上的蝙蝠撲撲地旋飛,人們想,王師傅完了,那時,殺掉一個中國人,像屠掉一只狗。
          可是槍響了,王師傅還是那樣被吊著,眼睛驚恐地看著啞孩,光光的腦袋,只左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
          橋本是像貓對待耗子般拿人作弄?還是真的把活人做靶子?
          這時橋本的手又舉起了,他瞄向王師傅的右腦殼,扣動了扳機。
          還是很脆很響的一聲槍響。但是王師傅只右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
          像是到了高潮或結(jié)尾,隊列中的日本人高舉雙臂過頭高呼“崽!”(日語:萬歲)
          橋本滿意地一揮手,然后馬靴一并,轉(zhuǎn)身回到炮樓,王士臣被卸下了。王師傅的命被保住了,但經(jīng)那一嚇,就臥在了床上,再沒能起來?!赣H說,王士臣雖然是廚子,整日與刀和火打交道,但膽子奇小,過年時連炮仗都不敢放。
          師傅死掉了,炮樓的廚房里只剩下了啞孩,孤單單做好飯,就站在廚房的門口,向吊過師傅的單杠望去,一連幾天,啞孩都是這樣的神情。
          后來,整個炮樓的日本人都全身發(fā)烏、口吐白沫痛苦地死去,橋本和他的狗也死了。
          啞孩自己把自己吊在了那個單杠上,像是一個大大的感嘆號,也是一個問號。這是1945年春天的事,離日本人投降還有半年的時間,那時麥子開始揚花。
          80歲的老中醫(yī)石遠(yuǎn)來把啞孩埋掉了,用一只木匣子,他稱啞孩為小義士,在石碑的背面,石遠(yuǎn)來先生用遒勁蒼老的魏碑寫了一段話:
          嗚呼!故國神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此毒殺倭寇者,有幾人歟?
          每次到父親的墓地,我總是用手撫去這墓碑的雜草與牛羊的糞跡,父親去世有年,墓草蒼黃,父親是親見過啞孩的,父親曾親手為啞孩成殮,父親說老中醫(yī)石遠(yuǎn)來對流淚的成殮的人說,不要把淚珠滴在啞孩的身上,那樣,啞孩歸去的路上,就走得不安穩(wěn)。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師傅救下啞孩并撫育他長大,體現(xiàn)了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溫情。
    B.橋本沒有開槍打死王師傅,因為王師傅給日本人做飯,也和自己喝過酒。
    C.橋本的狼狗俊秀但令人生畏,其實就是橋本本人形象的寫照。
    D.描寫啞孩吊在單杠上的尸體像是感嘆號,也像是問號,含義豐富深刻。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不多但很有表現(xiàn)力,“黃昏在那時凝滯了”“那時麥子開始揚花”等幾處簡潔的環(huán)境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畫面感與悲劇氛圍。
    B.小說在人物塑造上并沒有“臉譜化”。比如橋本,敘述他精通漢學(xué),借明版的《金瓶梅》,喜歡和老中醫(yī)聊天等,就讓人物形象更為真實多元。
    C.小說通過一系列細(xì)節(jié)描寫展示了人物內(nèi)心。比如描寫橋本槍擊王師傅時“微笑著舉起了槍匣”,“微笑”這一細(xì)節(jié)就意味他只想嚇唬王師傅。
    D.小說語言平實,重敘事,少抒情。比如描寫橋本槍擊王師傅,只有平靜近乎冷酷的敘述,但字里行間讓人凝神屏氣,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3)請簡要分析小說塑造啞孩這一人物形象的藝術(shù)手法。
    (4)小說寫完石遠(yuǎn)來先生寫在石碑背面的一段話后即可結(jié)束,為什么作者還要寫最后一段,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

    組卷:9引用:6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關(guān)于喝水與減肥,很多人有個誤區(qū),認(rèn)為喝熱水能提高代謝,_______。理由是喝熱水后體溫會上升,新陳代謝也就隨之提高,就像人生病發(fā)燒時代謝會提高一樣。實際上,喝熱水對使康人的體溫幾乎沒有影響,_______,人體總是恒溫的,對基礎(chǔ)代謝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自然也就談不上減肥。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項人體實驗的結(jié)果顯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實驗將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為三組,分別給他們喝常溫蒸餾水、常溫生理食鹽水和3℃的冰水。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管是喝常溫蒸餾水還是生理食鹽水,都不能提高新陳代謝;_______,新陳代謝竟然提高了4.5%,并且這一效果可持續(xù)60分鐘。不過遺憾的是,新陳代謝提高4.5%帶來的熱量差,對減肥來說基本上無濟于事,平時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來了。
    (1)請在文中括號里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它與上下文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整段文字結(jié)構(gòu)完整、邏輯嚴(yán)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使用包含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句子,表達(dá)簡潔流暢,不超過40個字。

    組卷:7引用:6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內(nèi)卷”作為一個學(xué)術(shù)術(shù)語,起初用來表示“一種內(nèi)部不斷精細(xì)化的文化現(xiàn)象”。2020年以來,“內(nèi)卷”一詞逐漸走入大眾生活中,開始用來表示內(nèi)耗或者付出的努力更多,但是得到的回報不變甚至更少的一種現(xiàn)象。形成“內(nèi)卷”的原因大概有:社會進(jìn)化、資源減少、競爭加劇、個人要求提高……
          對待“內(nèi)卷”,關(guān)鍵在于心態(tài):你可以笑看風(fēng)云,不被外物裹挾;你可以投入某種行業(yè),樂之好之而感覺不到“卷”;你也可以進(jìn)入圈內(nèi),把“卷”當(dāng)成個人能力的最佳證明;你還可以跳出“卷”的圈子,另辟蹊徑……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zhǔn)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30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