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高二(上)起點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今天,人們對疫病的認識更為明晰,但幾千年積攢下來的中醫(yī)經驗仍是抗疫“利器”。中醫(yī)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病性上屬于陰病,是以傷陽為主線。中醫(yī)治療針對寒和濕,注重調節(jié)機體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對抗“疫”之氣。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針對臨床治療期確診患者推出了中醫(yī)治療通用方“清肺排毒湯”?!扒宸闻哦緶庇糜诟纳苹颊甙l(fā)熱、乏力、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使其“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從而阻斷病情進展,大大降低了重癥轉化率、病亡率。對于重癥患者,西醫(yī)呼吸支持、循環(huán)支持等技術對搶救生命來說必不可少,中西醫(yī)深度結合,攜手開展臨床治療,大批患者因此受益,推動患者救治形勢積極向好。醫(yī)學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去照料和護理身體不適的人,讓他們身心各方面與環(huán)境、社會相適應。中醫(yī)、西醫(yī)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顧”患者,目的一致。在我國,將中醫(yī)與現代西醫(yī)結合,對癥選用,優(yōu)勢互補,往往能產生“1+1>2”的效果。由于我國醫(yī)療資源相較人口數量始終比較緊張,中西醫(yī)結合將有利于緩解資源緊張局面,用較低的成本實現高效的“照顧”。中西醫(yī)結合是我國在醫(yī)學上的重大優(yōu)勢,也是寶貴財富,不應有孰高孰低、孰優(yōu)孰劣之分。
(摘編自李紅梅《用好中醫(yī)瑰寶》,《人民日報》2020年3月4日)
材料二:
中醫(yī)在治病和防病二者之間,重視以防病為主。中醫(yī)說:“養(yǎng)之不素則病生。”這個“素”,是人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生命的平衡態(tài)。中醫(yī)是奉行中道的醫(yī)學,和諧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則。
中醫(yī)預防醫(yī)學首先強調人體在能量攝入上的平衡。沒有能量,人的生命將無法維持。但中醫(yī)并不鼓勵過分地攝取能量,中醫(yī)提出“飲食有節(jié)”的思想,強調適度地獲取能量,因為能量的過剩,不僅不能給身體帶來好處,身體內還需要分解出另外一種力量來消化這些能量,過分的能量攝取成了身體的負擔。中醫(yī)還強調能量消耗的適度。中醫(yī)提出“不妄作勞”的觀點--不要過分勞累。中醫(yī)重視“固本培元”,注意身體內部根基的培植。人生病往往與對自身能量無節(jié)制的消耗有關,入不敷出,最終破壞了身體的內在平衡,形成疾病。
中醫(yī)認為,防病的關鍵還在于人與自然的平衡。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的生命來自自然界,自然界的變化對人的身體會產生影響。中醫(yī)主張人要注意契合自然的節(jié)奏,實現人與外在世界的和諧。如春天氣溫上升,人的身體也漸漸形成外張的態(tài)勢,氣血由內部浮向體表,皮膚松弛,汗腺舒張,容易產生濕癥,必須防濕;夏天天氣燥熱,此時人容易急躁不安,要有所抑制;秋天是收縮的季節(jié),人的氣血由外部而潛向內里,皮膚緊縮,汗腺收緊,這時要注意水的補充,食物要清淡;冬季多有寒癥,如傷寒、關節(jié)疼痛,由于室外活動少,長期封閉,容易消沉,必須注意調節(jié)。
中醫(yī)預防醫(yī)學最重要的方面,還在于保持精神的平衡。病從心起,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心。人不是機器,也不是一般的動物,人是具有復雜情感和精神的動物,人的精神性因素是內在平衡的根本。精神平衡被打破,容易引起疾病。如人遭受精神刺激,疾病往往也會跟著到來,人心胸狹窄,患得患失,性情暴烈,盲目攀比,心情長期處于不平衡之中,或者是消極郁悶,或者是孤獨無依,或者是偏執(zhí)獨斷等等,都是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都容易帶來疾病。中國人有“仁者壽”的說法,長壽的人,往往是待人和善、精神平衡的人,也就是心理比較健康的人。
(摘編自葉朗、朱良志《尋求整體平衡的中醫(yī)》)
材料三:
中華醫(yī)道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核心,形成了天人感應、順應自然、整體關聯(lián)、陰陽平衡、調和致中、五行生克的陰陽五行學說和臟肺經絡學說相結合的整體醫(yī)道觀,構建起一整套“治未病”的養(yǎng)生之道和望、聞、問、切診斷,針灸、按摩推拿、經方等“治已病”的理論和方法。
在這種整體論的指導下,中國醫(yī)學形成了“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陰,或生于陽。其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的疾病生成觀;形成了“醫(yī)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慮后,防處事先”“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冬不養(yǎng)藏,春必病溫”“介疾有喜”的疫病防治觀;形成了防微杜漸,治病求本,適時為度,辨證施治,扶正祛邪的醫(yī)療觀;形成了“病從心起”,故“治心”“修養(yǎng)”的修心養(yǎng)性觀和“飲食法地道,居處法天道”“制喜制怒”的養(yǎng)生觀;形成了驅邪避毒、齋戒沐浴、打掃庭院、撣塵掃房,強身健體的衛(wèi)生健康觀;形成了“懸壺濟世”“大醫(yī)精誠,仁心仁術”“醫(yī)者仁心,醫(yī)德為先”“妙手回春,杏林春暖”的醫(yī)德觀。
“上醫(yī)治國”,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觀和醫(yī)道觀結合起來,發(fā)展創(chuàng)新,使其成為現代疫病防控觀的重要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并為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貢獻智慧和力量。
(摘編自李偉《天道、人道、醫(yī)道與疫情防控》,《光明日報》2020年3月16日)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醫(yī)對新冠肺炎病性的認定基于傳統(tǒng)中醫(yī)經驗;此次抗疫,中醫(yī)阻斷輕癥患者向重癥轉化效果明顯,西醫(yī)在救治重癥患者上功不可沒。
B.我國開展臨床治療時,應酌情將中醫(yī)與現代西醫(yī)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主要是因為這種方式成本低,且有利于緩解醫(yī)療資源緊張局面。
C.中醫(yī)預防醫(yī)學強調人體在能量攝入上的平衡:攝入能量過多并不可怕,只要體內分解另外一種力量維持身體內在平衡,就能避免疾病。
D.三則材料都重點強調的中醫(yī)注重調節(jié)機體平衡、以防病為主的理念,體現了中華醫(yī)道中“治未病”的疫病防治觀,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2)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起居有?!保褪翘岢俗飨⒅幸?guī),活動合節(jié),與外在世界保持和諧。
B.中醫(yī)養(yǎng)心與中國文化重視人的德行修養(yǎng)是一脈相承的,如“妙手回春,杏林春暖”。
C.“冬要養(yǎng)藏”是冬季養(yǎng)生秘訣,有些年輕人因為愛美,冬天穿著單薄,這不利于養(yǎng)生。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到中醫(yī)“病從心起”的觀點,說明中醫(yī)早已關注人的心理健康。
(3)下列中醫(yī)諺語,不能夠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冬忌生魚,夏忌狗肉?!?br />B.“貪吃貪睡,添病減歲?!?br />C.“吃藥不忌嘴,跑斷大夫腿。”
D.“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br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當下,在應對疫情中,應如何更好地發(fā)揮中醫(yī)的作用?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21引用:14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黃昏里的男孩(節(jié)選)
余華
此刻,有一個名叫孫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著一個堆滿水果的攤位。明亮的陽光照耀著他,使他年過五十的眼睛瞇了起來。他的雙手擱在膝蓋上,于是身體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頭發(fā)在陽光下顯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這是一條寬闊的道路,從遠方伸過來,經過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遠方。他在這里已經坐了三年了,在這個長途汽車經常??康牡胤剑载溬u水果為生。一輛汽車從他身旁駛了過去,卷起的塵土像是來到的黑夜一樣籠罩著他,接著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現了。
他看到一個男孩站在了前面,在那一片塵土過去之后,他看到了這個男孩,黑亮的眼睛正注視著他。他看著對面的男孩,這個穿著很臟衣服的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他去看男孩的手,指甲又黑又長,指甲碰到了一只紅彤彤的蘋果,他的手就舉起來揮了揮,像是驅趕蒼蠅一樣,他說:“走開?!?br /> 男孩縮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體搖晃了一下后,走開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兩條手臂閑蕩著,他的頭顱在瘦小的身體上面顯得很大。
這時候有幾個人向水果攤走過來,孫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個離去的男孩。那幾個人走到孫福的對面,隔著水果問他:“蘋果怎么賣……香蕉多少錢一斤……”
孫福站了起來,拿起秤桿,為他們稱蘋果和香蕉,又從他們手中接過錢。然后他重新坐下來,重新將雙手擱在膝蓋上,接著他又看到了剛才的男孩。男孩回來了。這一次男孩沒有站在孫福的對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視著孫福的蘋果和香蕉。孫福也看著他,男孩看了一會兒水果后,抬起頭來看孫福了,他對孫福說:“我餓了?!?br /> 孫??粗麤]有說話,男孩繼續(xù)說:“我餓了。”
孫福聽到了清脆的聲音,他看著這個很臟的男孩,皺著眉說:“走開?!?br /> 男孩的身體似乎抖動了一下,孫福響亮的聲音又響起:“走開?!?br /> 男孩嚇了一跳,他的身體遲疑不決地搖晃了幾下,然后兩條腿挪動了。孫福不再去看他,他的眼睛去注視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輛長途客車停在了道路的另一邊,車里的人站了起來。透過車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擠到了一起,向著車門移動,過了一會兒,車上的人從客車的兩端流了出來。這時,孫福轉過臉來,他看到剛才那個男孩正在飛快地跑。他看著男孩,心想男孩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動的手,男孩甩動的右手里正抓著什么,正抓著一個很圓的東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著的是一只蘋果。于是孫福站了起來,向著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趕。孫福喊叫了起來:“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男孩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逃跑,他聽到了后面的喊叫,他回頭望去,看到追來的孫福。他拼命向前跑,他氣喘吁吁,兩腿發(fā)軟,他覺得自己快要跑不動了。他再次回頭望去,看到揮舞著手喊叫的孫福,他知道孫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腳,轉過身來仰起臉呼哧呼哧地喘氣。他喘著氣看著追來的孫福,當孫福追到他面前時,他將蘋果舉到了嘴里,使勁地咬了一口。
追上來的孫福揮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蘋果,還打在了男孩的臉上,男孩一個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雙手抱住自己的頭,嘴里使勁地咀嚼起來。孫福聽到了他咀嚼的聲音,就抓住他的衣領把他提了起來。衣領被捏緊后,男孩沒法咀嚼了,他瞪圓了眼睛,嘴里的蘋果在兩腮鼓了出來。孫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領,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孫福向他喊叫:“吐出來!吐出來!”
很多人圍了上來,孫福對他們說:“他還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蘋果,咬了我的蘋果,他還想吃下去!”
然后孫福揮手給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你給我吐出來!”
男孩緊閉鼓起的嘴,孫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來!”
男孩的嘴張了開來,孫??吹搅怂炖镆呀浺榈奶O果,就讓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勁兒。孫??吹剿难劬Φ蓤A了。有一個人對孫福說:“孫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你會把他卡死的?!?br />“活該。”孫福說,“卡死了也活該。”
然后孫福松開卡住男孩的手,指著蒼天說道:“我這輩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來!”
男孩開始將嘴里的蘋果吐出來,一點一點地吐了出來,就像是擠牙膏似的,男孩將咬碎的蘋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的嘴閉上后,孫福又用手將他的嘴掰開,蹲下身體往里面看了看后說:“還有,還沒有吐干凈?!?br /> 于是男孩繼續(xù)往外吐,吐出來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夾雜著一些蘋果屑。男孩不停地吐著,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聲音,連唾沫都沒有了。這時候孫福才說:“別吐啦。”(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孫福是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普通小商販,他麻木不仁,兇狠殘暴,沒有同情心、憐憫心,直接拒絕了男孩的求助。
B.男孩被抓到后,還被逼著把吃到嘴里的蘋果吐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人在圍觀,卻無人出來幫忙。
C.本文以記敘、描寫為主,輔以抒情和議論,以極其冷峻的筆調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和陰暗,給人以強烈的震撼之感。
D.“這個穿著臟衣服的男孩”,在“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了偷盜心理和僥幸心理,而后來的“我餓了”則表現了他的乞討心理。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首段通過“卷起的塵土像是來到的黑夜一樣籠罩著他”的環(huán)境描寫,渲染出一種令人壓抑的氛圍。
B.小說多處描寫了男孩受到驚嚇后動搖以及不得不屈服的心理,這些描寫都直接表現了孫福的兇惡。
C.文中描寫了圍觀場面,這讓人想到魯迅先生所說的“看客”,也顯示了小說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D.文中兩次描寫了男孩的“我餓了”和孫福的“走開”,在這簡單的語言重復中顯現出各自的人性。
(3)文中劃橫線的句子含義深刻,請結合小說內容進行賞析。
(4)小說的標題“黃昏中的男孩”,有什么作用?談談你的理解。組卷:4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劉禹錫,字夢得,世為儒。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工文章,善五言詩。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議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所言必從。擢屯田員外郎,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未至,貶朗州司馬。地居西南夷,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性情。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還,宰相復欲置之郎署。而禹錫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語涉譏刺,執(zhí)政不悅,復出為播州刺史。詔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極遠,猿狖所宅,禹錫母八十有余不能往,當與其子死決,恐傷陛下孝治,請稍內遷?!睉椬谠唬骸盀槿俗诱咭松魇?,不貽親憂。若禹錫望他人尤不可赦。”度無以對。帝改容曰:“朕所言,責人子事,然不欲傷其親?!?/bdo>乃易連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錫嘗嘆天下學校廢,乃奏記宰相曰:“言者謂天下少士,而不知養(yǎng)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揚也。是不耕而嘆廩庾之無余,可乎?貞觀時,學舍千二百區(qū),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國。今室廬圮廢,生徒衰少,非學官不振,病無資以給也。舊時,凡學官,春秋祭于先師,斯止于太學辟雍①,非及天下。今凡州縣四時皆有事于孔子廟,請罷天下州縣四時祭,籍其資半歸所隸州,使增學校,舉半歸太學,可以營學室,具器用,豐饌食,則古時之風,粲然可復?!碑敃r不用其言。
禹錫晚年與少傅白居易友善,詩筆文章,時無在其右者。常與禹錫唱和往來,因集其詩而序之曰:“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應者聲同,交爭者力敵。一往一復,欲罷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紙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
開成初,復為太子賓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滿,檢校禮部尚書、太子賓客分司。會昌二年七月卒,時年七十一,贈戶部尚書。 (取材于《新唐書劉禹錫傳》)
【注】①太學辟雍:國家設立的大學。
(1)下列對本文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
B.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
C.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
D.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言詩,是指每句五個字的詩體,唐以前的五言詩通稱為“五言古詩”,初唐后出現了五言律詩和五言絕句。
B.禮部尚書,“三省六部”中禮部的最高長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財政、科舉等事務的大臣。
C.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祿,也指古代官職級別,如“委之常秩”“貶秩三等”。“秩滿”意為古代官吏任期屆滿。
D.禁中,也作“禁內”,指帝王、后妃等所居宮內。因宮中禁衛(wèi)森嚴,臣下不得隨意出入,故稱宮禁。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叔文得勢時,名重一時的劉禹錫受到重用,王叔文失勢后,劉禹錫也受到牽連,被連續(xù)貶官。
B.劉禹錫的詩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涉嫌諷刺,招致朝廷的不滿,最終被貶為播州刺史。
C.劉禹錫認為培養(yǎng)人才不應過分注重祭祀孔廟的形式,應該省出錢來增加教育的投入,但意見沒有被采納。
D.文中交代白居易與劉禹錫在詩歌方面的唱和往來以及白居易為之作序,意在側面襯托劉禹錫的文學成就。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
②度無以對。帝改容曰:“朕所言,責人子事,然不欲傷其親?!?br />(5)劉禹錫認為當時“天下少士”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解決措施?請根據文意概括。組卷:3引用:3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
-
8.請對下面這段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字。
智慧城市建設對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信息化、農業(yè)現代化會有很大助力作用。我國起步較晚,但市場需求很強烈,國家的力量和資本的準備也比西方要充足。我們目前正在通過抓智慧城市、智慧中國和數字中國的建設,逐步向低碳中國、綠色中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的目標邁進。在施行智能化管理以后,整個城市將會出現一些新的面貌,很多問題可以一次性得到解決,甚至不出門在網上就可以得到解決。組卷:17難度:0.7
四、寫作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2月8日,在杭州飛往三亞的HU7638航班上,飛機滑行準備起飛之際,一對老夫妻稱家里人過世,需要改乘航班前往天津,機組征得多方同意后飛機返回航站樓。
機上的乘客“牛哥”稱,在聽到“有旅客需要中止飛行,飛機將滑回航站樓”的廣播后,絕大多數乘客表示理解,只有前排有幾位乘客表示抗議,空乘隨即安撫幾位反對的乘客,幾位反對者很快就被安撫了下來,飛機開始滑回航站樓。
次日,海南航空的工作人員證實:事發(fā)時兩旅客因突發(fā)狀況情緒激動,根據規(guī)定,旅客存在情緒失控風險不宜繼續(xù)運輸,機組出于安全及人文關懷決定滑回;事后該航班延誤15分鐘抵達三亞。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班委會準備就此召開班會,組織討論。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寫一篇發(fā)言稿,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闡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8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