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高級中學高三(上)段考歷史試卷(一)

發(fā)布:2024/8/2 8: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題,每題3分,共計63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 1.殷墟考古發(fā)掘中共發(fā)現(xiàn)族徽150種,每一種族徽代表一個血緣家族,他們很多是從外地遷徙來的。其中帶“韋”字族徽的青銅器分見于殷墟不同地點。這些現(xiàn)象說明商代( ?。?/h2>

    組卷:13引用:4難度:0.6
  •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了一些區(qū)域性或全國性的城市。各國統(tǒng)治者居住的都城逐漸成為重要的商業(yè)中心,其規(guī)模早已超過了西周禮制規(guī)定的“王城方九里”的限制。這些商業(yè)城市不僅有貿易分工十分細致的市場,還“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由此可推知( ?。?/h2>

    組卷:6引用:6難度:0.6
  • 3.春秋時期,晉國在兼并虞國等同姓方國時,也與無終戎等北方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國爭霸過程中腹背受敵。這一現(xiàn)象表明當時( ?。?/h2>

    組卷:203引用:9難度:0.5
  • 4.如圖是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主要產(chǎn)糧區(qū)示意圖。該時期是(  )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173引用:34難度:0.7
  • 5.如圖為山東臨沂五里堡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庖廚圖》(局部)。圖中有雙人燒烤的畫面,其中一人在燒烤肉串,另一人持扇扇風。這幅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時(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6引用:5難度:0.6
  • 6.漢初,“開山海之禁”,聽任鹽鐵私營,豪商大賈和諸侯王積蓄了雄厚的經(jīng)濟力量。漢武帝時期,國家鑄造五銖錢,作為法定通行貨幣,實行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這一變化( ?。?/h2>

    組卷:33引用:12難度:0.5
  • 7.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下詔恢復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國并于冀州”,裁撤本為孫權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將全國州數(shù)始終維持在九個。曹操復古改制的實踐體現(xiàn)了( ?。?/h2>

    組卷:38引用:17難度:0.5
  • 8.唐《雜令》規(guī)定,公私借貸可自行簽訂契約,官府不干涉,但利息總量不得超過本金一倍。唐敬宗發(fā)布敕文,對“出利過本兩倍”的私債,官府不負責追討超過法定利率的債務,由此可知( ?。?/h2>

    組卷:86引用:1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3題,37分。其中第22題12分,第23題13分,第24題12分。

  •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定河屬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頻仍”??滴跞吣辏?698年),直隸巡撫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兩岸筑堤防系統(tǒng)??⒐ず?,康熙皇帝賜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黃河歲修、搶修之例辦理。”清廷設立永定河道,總理永定河事務,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內,下游漫溢、決口達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處減水壩,各減水壩下均開挖有減水引河。一段時期內不再洪水泛濫,但河道淤積嚴重,到清末已成“墻上筑夾墻行水”的形勢。
    --據(jù)(清)《永定河續(xù)志》等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證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開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廳水庫,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庫。1957年,《海河流域規(guī)劃》編制完成,其方針任務是:防止華北洪澇災害,發(fā)展灌溉、航運、發(fā)電、工業(yè)城市給水。1963年11月,毛澤東發(fā)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別成立“根治海河”指揮部,在工程實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的方針?!案魏:印鼻捌?,每年用在水利建設上的勞動力達百萬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與治理順序上實現(xiàn)了各省市的團結協(xié)作。經(jīng)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澇等自然災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歷史徹底改變。
    --據(jù)《海河志》等(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點及其意義。

    組卷:189引用:17難度:0.5
  • 24.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演進過程可從以下幾個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內涵
    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為一體的過程。
    多民族的交融 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史從一個側面來看就是多民族不斷交融、共同創(chuàng)造的歷史。
    外來文明的吸收 中華文明不斷與域外異質文明接觸,積極吸收外來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雅與俗的互動 中華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與俗的互相轉化中得以發(fā)展。
    以復古為革新 中華文明實現(xiàn)變革的一種常見方式是以復古為革新,即借復古之名行革新之實。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從材料中任意選取一個角度,對中華古代文明史進行分期,并運用中國古代史知識進行闡述。(要求:寫出選取的角度,分期明確,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邏輯清晰)

    組卷:116引用:1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