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中考物理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11/11 17: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其中1-10題每小題3分,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1~12題每小題3分,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的得0分。共38分)
-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小明在平靜的湖邊看到“云在水中飄,魚在水中游”,對于這一有趣現(xiàn)象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871引用:74難度:0.7 -
3.生活中處處有物理。萌萌觀察了廚房的一些設備和現(xiàn)象,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
組卷:65引用:1難度:0.6 -
4.我國的古詩詞和民間俗語中往往包含著物理知識,從物理知識運用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5.如圖所示,下列描繪物理現(xiàn)象或規(guī)律正確的是( )
組卷:698引用:20難度:0.6 -
6.在研究摩擦力時,小明同學用一塊各側(cè)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三次示數(shù)F1、F2、F3的大小關(guān)系為(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901/35/6c596794.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6924引用:72難度:0.7 -
7.關(guān)于電功和電功率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656引用:7難度:0.6 -
8.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guān)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動,則在移動過程中( ?。?/h2>
組卷:72引用:2難度:0.5 -
9.對如圖電能表表盤提供的信息解讀錯誤的是( ?。?/h2>
組卷:248引用:4難度:0.9 -
10.如圖所示,把點燃的蠟燭放在A點時,可以在C點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倒立縮小的實像?,F(xiàn)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放至C點,要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放在圖中的( ?。?/h2>
組卷:374引用:2難度:0.7 -
11.如圖所示,當閉合開關(guān)S1、S2時,兩個通電螺線管的相互作用情況以及A、B端的極性分別是( )
組卷:666引用:6難度:0.6
四、計算題;(共15分)
-
33.圖甲所示是動滑輪拉著實心長方體A沿豎直方向始終以0.2m/s的速度勻速下降的情景。如圖乙所示是實心長方體A下降到水底之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1kg,不計繩重和機械之間的摩擦,動滑輪始終在空中,不考慮水面高度的變化,求:
(1)動滑輪重;
(2)實心長方體A的高;
(3)當實心長方體A下降到水底(水底視為水平面),卸掉繩子后,它對水底的壓強。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34.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提高機械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提高機械效率,要從研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出發(fā),尋求辦法。
(1)為了探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選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輪,利用圖甲和圖乙裝置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整理記錄在下表中。實驗
次數(shù)滑輪
材質(zhì)鉤碼重
G/N提升的高度
h/m有用功
W有用/J拉力
F/N繩端移動的距離
S/m總功
W總/J機械效率
η1 鋁 1 0.1 0.1 0.6 0.3 0.18 56% 2 鋁 2 0.1 0.2 1.0 0.3 0.3 67% 3 鋁 2 0.2 0.4 1.0 0.6 0.6 67% 4 塑料 2 0.2 0.4 0.8 0.6 0.48 83% 5 塑料 2 0.2 0.4 2.1 0.2 0.42 95%
②比較3和4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在提升物體一定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有關(guān)。
③比較2和3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在所用滑輪組一定時,機械效率與提升鉤碼的高度。
④第5次實驗室利用了圖乙的裝置完成的,判斷依據(jù)是。
⑤利用圖甲的裝置,把重20N的物體用8N的拉力勻速拉起,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梢娙绻麤]有刻度尺,只有測力計,也可以測量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小明利用圖丙裝置實驗發(fā)現(xiàn):
①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和摩擦有關(guān),與物重無關(guān)。保持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可以采用的方法減小摩擦,從而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
②物體的重力為10N,用沿斜面向上的4N的拉力勻速拉到高處,斜面長1.2m,高0.3m,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物體在斜面勻速運動到高處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
(3)實驗表明:額外功越小,總功越接近有用功;進一步推理得出:假設沒有額外功,總功等于有用功;可見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下列物理規(guī)律的得出運用了這種研究方法的是。
A、焦耳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歐姆定律組卷:148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