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平谷區(qū)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如圖為大洋中兩個島嶼。讀圖,回答題目:圖中(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169引用:1難度:0.7
  • 2.數(shù)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在漢族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圖1展示了老北京的習俗一冬至日起要畫“九九消寒圖”(“畫九”這一習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記載),它是一幅梅花圖,畫一枝梅花,上面有81個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過一天就用筆染一個花瓣,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天氣狀況。有些“九九消寒圖”還配有“九九歌”(見圖2)。請根據(jù)圖文回答2~4題。
    菁優(yōu)網(wǎng)
    下列關于數(shù)九這種習俗的說法,推測哪個是錯誤的(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3.數(shù)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在漢族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圖1展示了老北京的習俗——冬至日起要畫“九九消寒圖”,它是一幅梅花圖,上面有81個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過一天就用筆染一個花瓣,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天氣狀況。有些“九九消寒圖”還配有“九九歌”(見圖2)。請根據(jù)圖文完成3-4題。
    菁優(yōu)網(wǎng)
    數(shù)九第一天,有同學繪制了該日的日照圖,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4.數(shù)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在漢族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圖1展示了老北京的習俗一冬至日起要畫“九九消寒圖”(“畫九”這一習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記載),它是一幅梅花圖,畫一枝梅花,上面有81個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過一天就用筆染一個花瓣,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天氣狀況。有些“九九消寒圖”還配有“九九歌”(見圖2)。請根據(jù)圖文回答2~4題。
    菁優(yōu)網(wǎng)
    圖1中的花瓣已經(jīng)有58個被涂染上了顏色,這58個花瓣涂染期間(  )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 5.北京市某中學張老師在某日7點50分(北京時間)在校園角落拍攝了樹木落葉景觀(圖1),此時,她的同事李老師正在開車來學校上班(圖2為路線圖,大約10分鐘車程)。據(jù)此回答5~6題。
    菁優(yōu)網(wǎng)
    張老師拍照時,下列四個城市中有幾個與北京不在同一日期 (  )
    ①堪培拉(35°S,149°E)
    ②倫敦(52°N,0°)
    ③巴西利亞(16°S,48°W)
    ④莫斯科(56°N,38°E)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

  • 2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秦嶺為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線,地處秦嶺南北的漢中、西安兩地自然景觀迥異。如圖為陜西省局部地區(qū)地形圖。
    菁優(yōu)網(wǎng)
    (1)說出漢中、西安兩地自然植被的主要類型。
    秦嶺陜西段已完成造林任務143.4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95%。
    (2)從整體性角度,簡述秦嶺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影響。
    興隆嶺地處秦嶺南坡腹地,氣候暖濕,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
    (3)從氣候的角度,說明秦嶺對興隆嶺形成“西北小江南”所起的作用。

    組卷:19引用:1難度:0.3
  • 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中國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學家楊逸疇先生這樣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歷來以陡峭險峻著……雅魯藏布江下游繞南峰急拐彎南流,構成舉世聞名的大拐彎峽谷?!比鐖D為雅魯藏布大峽谷景觀圖。
    菁優(yōu)網(wǎng)
    (1)從內(nèi)外力兩方面,分析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高峰聳峙、峽谷幽深的原因。
    穿越高山修路多采用隧道的形式,在多雄拉地區(qū)就有隧道穿過。如圖為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地層地貌剖面示意圖。
    菁優(yōu)網(wǎng)
    (2)從地質(zhì)構造的角度,說明隧道選擇在多雄拉建設的原因。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