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云南省曲靖二中高二(上)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1.2分)

  • 1.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自稱為“華夏”,各國間存在紛爭,但無論各國關系多么敵對,它們并不稱呼對方為“戎”“夷”。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先秦時期(  )

    組卷:33引用:122難度:0.6
  • 2.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桓王罷免了鄭莊公的王室卿士之職,鄭便與周兵戎相見,戰(zhàn)斗中鄭軍“射中王肩”。這表明當時(  )

    組卷:10引用:22難度:0.7
  • 3.唐朝時,為加強邊防在沿邊重鎮(zhèn)設立的節(jié)度使,逐漸權重勢雄,獨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權力,形成干強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員,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zhèn)守地方,但卻“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省)而后行”。與唐、宋相比,元朝(  )

    組卷:29引用:29難度:0.7
  • 4.明朝前期,內(nèi)閣“不過文學侍從”“其重亦止于票擬”。到萬歷年間,內(nèi)閣閣臣“雖無宰相之名,實有贊襄之責”“舉天下國家之務,無巨無細,有一不問閣臣者乎”。這表明明朝內(nèi)閣(  )

    組卷:32引用:30難度:0.6
  • 5.約公元前494年,斯巴達國王克列奧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監(jiān)察官審判。約公元前506年,斯巴達人規(guī)定兩個國王中只能一王出征,還必須有兩名監(jiān)察官隨行。此外監(jiān)察官和國王還要每月交換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寡頭政治(  )

    組卷:74引用:49難度:0.6
  • 6.柏拉圖說:“在這種國家里自由到了極點……這里什么東西都充滿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誰建議稍加約束,他們就會覺得受不了,就要大發(fā)雷霆。他們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連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還是不成文的?!卑乩瓐D意在強調(diào)(  )

    組卷:3引用:9難度:0.7
  • 7.1924年,英國保守黨和自由黨對工黨政府提出了譴責動議,工黨政府將它視為不信任案。按照英國政治體制,政府接下來可以( ?。?/h2>

    組卷:315引用:55難度:0.6
  • 8.中國共產(chǎn)黨通過“三三制”原則,與黨外人士進行民主合作,在各級政權機關的工作人員組成上,共產(chǎn)黨員只占三分之一。這一時期陜甘寧邊區(qū)政權的性質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9.民國初期的政黨、社團有300多個,如統(tǒng)一黨、共和黨、統(tǒng)一共和黨、共和建設討論會、中國社會黨等等。這些黨派大體為原有的革命派、立憲派、舊官僚三派勢力的分合。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

    組卷:15引用:37難度:0.6
  • 10.秦國的商鞅變法為統(tǒng)一中國奠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1956年,新中國開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90年代,進一步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上述改革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7
  • 11.王安石在變法中“募饑民修水利”,以“賑救食力之農(nóng)”“興陂塘溝港之廢”。與“煮粥賑災”“開倉放糧”等賑災方式相比,王安石此舉力圖(  )

    組卷:294引用:174難度:0.6
  • 12.秦統(tǒng)一六國后對官吏實行嚴格的上計制度,即下級官員須定期把自己所轄范圍的戶籍、錢谷、刑獄獄狀等匯編成冊,呈送上級,報告治理狀況。據(jù)此可知,這一制度旨在(  )

    組卷:98引用:59難度:0.8
  • 13.宋代官制有官、職、差遣(臨時任用)之分。“官”是一種等級待遇,表示祿位、品級的高低。“職”只是一種榮譽性質的虛銜,如“大學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握有實權,這樣承擔內(nèi)外事務可以不受官員的品級和資歷的限制,宋代的這一做法( ?。?/h2>

    組卷:46引用:34難度:0.5
  • 14.下面為唐宋進士成分情況表。該表可以用來說明( ?。?br />
    唐(830名進士) 宋理宗寶祐四年(570名進士)
    士族子弟 小姓 寒素家庭子弟 三代不仕 父親有仕(官職多屬低品) 其他
    70.96% 13.14% 15.9% 53.86% 22.63% 24.51%

    組卷:17引用:32難度:0.6
  • 15.英國傳統(tǒng)的文官制度以“恩賜官職制”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國政府兩次頒布法令進行改革,規(guī)定由獨立于黨派之外的文官委員會來主持考選事宜,公開競爭、擇優(yōu)錄取,文官不受選舉與執(zhí)政黨更迭影響,不得參與政治活動和盈利性經(jīng)濟活動。這一改革( ?。?/h2>

    組卷:43引用:68難度:0.6
  • 16.根據(jù)光緒年間官員的檔案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4498個歷史人物信息中,具有捐納經(jīng)歷的官員人數(shù)達到2674人,占到了總數(shù)的59.45%,形成所謂的近代新興官僚階層。他們大多有商業(yè)背景熟悉洋務,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唐紹儀(曾擔任民國總統(tǒng))等。據(jù)此可知,清末捐納制度的實施(  )

    組卷:45引用:23難度:0.5
  • 17.如表是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代表比例分配表,這說明此時的中國(  )
    類別 共產(chǎn)黨員 非共產(chǎn)黨員
    百分比 44% 56%
    民主黨派 工人、農(nóng)民代表和無黨派人士
    30% 26%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 51.中國古代實行的賦役制度、中國近現(xiàn)代實行的關稅等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稅收制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朝代 賦役制度
    秦朝 田賦、口賦、徭役
    漢朝 田賦、人頭稅(分為口賦、算賦)、徭役、財產(chǎn)稅
    隋朝 租調(diào)役
    唐朝 租庸調(diào)制;兩稅法
    宋朝 方田均稅法、募役法
    明朝 一條鞭法
    清朝 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依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發(fā)展趨勢。
    材料二 1928年7月,美國首先同中國訂立了《整理中美兩國關稅關系之條約》。條約承認中國“關稅完全自主之原則”,但又規(guī)定締約雙方“在彼此領土內(nèi)享受之待遇,應與其他國享受之待遇毫無區(qū)別”。即美國在中國享有最惠國待遇。隨后,南京政府陸續(xù)同德、挪、比等11國締結了“友好通商條約”或“新關稅條約”。
    ——王檜林《中國現(xiàn)代史》(2)依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南京國民政府改訂新約運動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
    材料三 1951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存在的基本問題是:總體關稅水平過高,稅率結構不盡合理,稅則的商品分類目錄不適應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和科學、技術交流的需要,等等。1985年頒布的同名稅則對這些方面進行了修改,主要是改變商品分類目錄,調(diào)整進口稅率。
    ——摘編自黃天華編著《中國關稅制度》(3)依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在1985年頒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的原因。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5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唐代進士科考試錄取率極低,“歲取登第者三十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于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后,殿試成為定制,并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此外,廢除了唐代的公薦制度,考試實行糊名和謄錄,并建立防止殉私的新制度時省試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冊上報皇帝,特許他們可陪同參加殿試考試及第后,考生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北方士人長于經(jīng)學而短于詩賦,而南方士人則反之。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后,對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jīng)、墨義,專以經(jīng)義、論、策取士,以便為變法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
    --摘編自《略論宋代科舉制的發(fā)展》等材料二 康有為曾痛陳八股取士之禍,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通過光緒皇帝,廢止八股文章。1901年,清廷宣布科舉改制:頭場,考中國政治、歷史論5篇;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科技、藝術)策5道;第三場,考四書義、五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考試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清廷又宣布,從次年起,所有歲科考試、鄉(xiāng)試、會試一律停止。原為科舉而備的專項錢款均先后撥充興辦學堂之用,1895年以前,全國僅有新式學堂20所,1895-1898年又增19所,1905年達到8277所,以后每年增加10000多所。新式學堂學生從1904年近10萬人,1909年高達近164萬之眾。他們立志“以制造新國民為起點,以組織新政府為終局”,“把過時的滿清君主專制政體改變?yōu)橹腥A民國”。
    --摘編自《千年科舉制的崩塌》等(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科舉制在宋代的發(fā)展,分析出現(xiàn)這一發(fā)展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晚清科舉制改革的特點,結合所學簡析晚清科舉制改革的影響。

    組卷:17引用:8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