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2018年單元測試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發(fā)明了
     
    ,而
     
    的發(fā)明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

    組卷:7引用:11難度:0.8
  • 2.我們把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稱為
     
    ,比如身邊的物質中有食鹽、白糖、
     
    等。

    組卷:2引用:13難度:0.8
  • 3.我們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如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
     
    。

    組卷:8引用:11難度:0.7
  • 4.放大鏡把通過透鏡所能觀察到的范圍稱為
     
    。

    組卷:15引用:5難度:0.8
  • 5.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我們能看到的范圍就
     
    。

    組卷:67引用:10難度:0.5
  • 6.如果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上分別標著12×、40×,那么物體圖像將被放大
     
    。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7.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昆蟲頭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組卷:50引用:21難度:0.7
  • 8.用顯微鏡觀察蠶豆葉表皮細胞上有許多
     
    ,那是植物進行蒸騰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結構。

    組卷:18引用:12難度:0.7

二、選擇題

  • 9.光線從空氣進入凸透鏡時會( ?。?/h2>

    組卷:7引用:17難度:0.8

四、連線題

  • 28.將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連起來。
    袁隆平 第一個發(fā)現(xiàn)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觀技術對水稻進行改良,培育出了雜交水稻
    羅伯特?胡克 一個指出微生物同人類健康的關系
    巴斯德 設計并制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培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

    組卷:31引用:14難度:0.7

五、科學探究.

  • 29.按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在括號中填上序號。
     
    調節(jié)載物臺下的反光鏡,從目鏡往下看,能看見一個亮的光圈。
     
    慢慢移動載玻片,觀察標本的各個部分。注意標本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里看到的物體圖象移動的方向正好相反。
     
    轉動轉換器,將低倍物鏡轉到鏡筒的下方。
     
    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降低其鏡筒,使低倍物鏡恰好在載玻片的上面。
     
    一手握住鏡,另只手托鏡座,將顯微鏡向光擺在平整的桌面上。
     
    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將鏡筒抬起,使低倍物鏡距載物臺大約2-3厘米。將要觀察的標本的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夾住,使標本在載物臺通光孔的中央。
     
    調整細準焦螺旋,將鏡筒升到標本出現(xiàn)在視野里為止。

    組卷:1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