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芝華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14 21: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家國天下是中華文化無論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倫理情結(jié)。它指涉三種倫理實體:家是本源而直接的倫理實體,是最小的共同體;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倫理實體,是最大的共同體:國作為現(xiàn)實的倫理實體,既是家的打“展,又關聯(lián)著天下之想象。家國天下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詮釋的中心,它使中國人在不同的實踐境域中,無論是作為家人、國人還是作為天下人;都與其所在的世界結(jié)成唇齒相依的關聯(lián)。
          中華文化中各種共同體的道德前提離不開家國天下的倫理情結(jié)。以此觀家、觀國、觀天下,就是用一種關聯(lián)性思維把個體與整體相貫通的家國天下的倫理觀。用這種倫理觀看待家國天下,則一切共同體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命運共同體。從家國天下到命運共同體的內(nèi)在延展看,中華文化作為世界文明體系的一部分,內(nèi)蘊著一種走向世界的倫理情結(jié),并由此預設 了中華文化走 出去的精神軌跡。
          共同體的想象是中華文化禮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從歷史深處走來,構(gòu)成了中華文化將個人命運與共同體整體命運相融貫的倫理型文化特質(zhì)。中華文化的根脈深植于共同體之中。所謂家國同構(gòu),移家為國,移孝為忠,進而在家國之上,擴展為一種公天下的世界意識。這使中國人的世界觀或天下觀成為一種本于家國同時又大于家國或高于家國的世界意識,使得中國人的價值觀內(nèi)蘊著一種對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自覺。
    (節(jié)選自田海平《從家國天下到命運共同體》)材料二:
          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指向“天下情懷”。在談到“天下”的時候,中國古代總是將它和“公”與“太平”聯(lián)系在一起,表現(xiàn)出非常可貴的平等、友愛、和平理念?!独献印氛f:“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闭J為只有以天下為懷,其德才能稱得上“普”?!豆茏印吩疲骸耙约覟榧遥脏l(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彼囊馑际?,處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懷,處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懷?!抖Y記》引錄孔子的話一一“天下為公”“公”可以理解為公正、公平、合理,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諸侯國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相處,要友愛,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張載則提出“為萬世開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礎上的提升。太平有兩義:一是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這中間含有生態(tài)平衡之義:二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由于“太平”概念視界闊大,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主要指國與國之間的友好相處;這種友好相處就是沒有戰(zhàn)爭。張載提出的“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義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這一理念認為,這種太平不能只是一時的,而應是“萬世”的。換句話說,張載要的是永久的太平。這萬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來?張載提出“開”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開”就不能靠等,靠恩賜,事實是太平等不來,也沒有誰能恩賜。“開”,就是開拓、開發(fā)、開創(chuàng)。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時也會有最大的犧牲。
          家國情懷以及家國情懷的放大版——天下情懷,是中華美學精神的內(nèi)核。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陽樓記》里得到彰顯。在同一個時期,張載倡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曾讓張載師事之的范仲淹則高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庇捎诜N種原因,張載、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體現(xiàn)在有限的實踐中,而絕大部分只是作為一種夢想而存在。
          然而,在今天,時代不同了。中華民族遇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歷史機遇。振興中華不再只是夢,而是正在真正化為現(xiàn)實。在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砥礪奮斗的今天,我們的詩人、作家、藝術家、美學家是不是應該有不負時代的新作為新創(chuàng)造呢?回答無疑是肯定的。
    (節(jié)選自陳望衡《中國美學的“家國情懷”》)材料三:
          家族觀念基于血緣的原初信賴關系,安土重遷的中國農(nóng)耕文明進一步充實了家族的機能。人倫情感亦因血緣而來,在情感依托的層面上,家的意義超越任何經(jīng)濟的“成本一收益”分析?,F(xiàn)代社會主張的公共精神與家庭倫理的建設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會的倫理原則到陌生人社會是不合理的,反過來將陌生人社會的規(guī)則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關鍵是如何能夠在不同的關系當中正確切換。在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和協(xié)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與私人領域,弘揚孝悌之道,忠恕相待,愛敬相與。這要求對家庭倫理和孝道進行理性的闡發(fā)和合理的引導,使得家庭倫理與公共理性彼此呼應。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家與國的根本利益是:致的。家是社會的細胞,國是維護家的外部屏障,家國的良性互動與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diào)。儒家家國天下的教化傳統(tǒng)歷史地塑造了中國人的內(nèi)在人格與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齊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國人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化為熱愛祖國與家園的擔當精神。在今天,心懷家國天下便是個體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與憂患意識,是主動追求民族統(tǒng)一、國富民強的精神,也是國家認同感和責任意識的來源。
    (節(jié)選自金香花《“家國天下”觀念的歷史形成及其現(xiàn)代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 項是 
     

    A.“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盡管境界不凡,但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愿望本質(zhì)上還是空想,不可踐行。
    B.中華文化的禮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歷史悠久的共同體想象,中國人的世界觀使得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成為中國人價值觀中的倫理自覺。
    C.“國”是將“家”和“天下”串聯(lián)起來的現(xiàn)實的倫理實體,家國天下使得中國人與其所在的世界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相互依存。
    D.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和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引導入們在意識形態(tài)上從家庭倫理逐漸向公共精神轉(zhuǎn)變,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2)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家國天下”的教化傳統(tǒng)塑造了中國人的內(nèi)在人格與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國人共同的愛國情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B.張載“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為公”思想的發(fā)展提升,“開”字體現(xiàn)了一種積極入世、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
    C.基于中國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會的倫理原則,或照搬現(xiàn)代社會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禮記》中的話,強調(diào)了中國古代談及“天下”時總是將它和“公”“太平”相聯(lián)系的觀點。
    (3)下列說法中,與材料三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B.治大國若烹小鮮
    C.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D.大河無水小河干
    (4)試簡要說明材料二是如何對“天下情懷”展開論證的。
    (5)我們今天應當如何踐行“家國天下”觀?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57引用:69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我  娘
    后窗
          我從小就不知道叫媽媽,只會叫娘。我娘就是我的媽媽,這是大些時候才弄明白的事兒?!盀槭裁床蛔屛覀兘袐尪心锬??”娘的回答讓我懂得了其中的緣由。
    “本來你姐出生以后是管我叫媽媽的,可是等你出生以后就不能叫了。算命先生說你這個孩子命硬,克媽,必須得改口叫娘才能避免。”原來罪魁禍首是我??!在我的影響下,相繼出生的兩個弟弟也都管媽媽叫娘,娘是我們姐弟四人的媽媽。
          我娘是遼寧朝陽人,我爸是黑龍江朝陽人,“朝陽”是他們倆的緣分。雖有一些空間距離,但都在東北三省范圍內(nèi),我們是地地道道的小東北人。黑土地上一望無際的田野和父母的基因給了我們踏實、勤勞、樸拙、粗獷的共同性格。然而,細細品來,我的身上似乎集中了父母身上的優(yōu)點,而對他們的弱點都悄無聲息地規(guī)避掉了。
          我娘很聰明,上小學時成績一直不錯,到六年級畢業(yè)正趕上了特殊時期,不能繼續(xù)讀書了,只好回家勞動。娘會唱歌還會跳忠字舞。小時候家里沒有電視,沒有什么娛樂生活,沒錢買蠟燭,天一黑我們就躺在炕上睡覺了,睡不著,娘就教我們唱歌。我覺得娘唱得真好聽,就很認真地和她學,《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歸來》《東方紅》《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革命歌曲都是我跟娘學的,娘就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
          我娘性子慢,我爸性子急,他倆合拍的時候很少,常常三句話不到我爸就急了,娘就會被責罵。在強勢的男人面前,她通常都會選擇默默忍受,實在忍不住,會小聲反抗一下,但聲音很弱,她不想家里發(fā)生戰(zhàn)爭,讓我們四個孩子受到驚嚇。除了給全家人安頓吃穿用度,我娘還要和我爸一起到地里干農(nóng)活兒。在我的記憶中,她從沒有睡過懶覺,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燒火做飯,喂豬喂雞,從早忙到晚,沒有休息的時間。
          我娘的女工活兒做得很好,不僅會縫縫補補,還會繡花。我們小時候睡的枕頭上,常有我娘繡的花,有牡丹,有薔薇,有蓮花,雖然是用粗布繡成的,卻有一種別樣的美。前幾年回家,娘從箱子里拿出幾個枕套,是她繡的十字繡,她撿了一個最好看的給了我,說我有了新房子可以用我看著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美麗圖案,贊嘆娘的心靈手巧。這兩年,娘的眼睛越來越不好,不得已停止了女工活兒。
          然而,娘說什么不肯放棄她那臺老式的縫紉機。爸和我都主張把縫紉機拿走,放在房間里的哪個角落似乎都和整體布局不搭調(diào)。娘卻不搭理我們,說縫紉機要放著,說不上什么時候還能用上。衣服崩了線,褲子開了口,做個被罩,縫個圍裙……過日子哪能都買新的,到外邊修補都要求人花錢。開始我不太理解,壞了就淘汰買新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后來想想,哪個人沒有幾件舊物是割舍不掉的呢?這些物件曾經(jīng)充實過自己的生命,是生命中某一段時光的見證者。舊物就像樹根,是不能拔掉的。一旦拔掉,生命就會失去活力。想明白這些,我不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娘,而是都聽娘的,只要她覺得歡喜就好。
          相對來說我更喜歡娘的性格,我爸太固執(zhí)太嚴肅了,而我娘樂觀豁達,知足常樂,隨遇而安,不糾結(jié),不苛刻。遇到什么事都能想得開,我能把我娘帶出來游玩,卻很難說動我爸離開家半步。我娘想得少故而快樂多,身體好;我爸想得多故而糾結(jié)多,身體相對弱。從二老身上我都能得出心態(tài)性格會影響身體健康的結(jié)論。
          從老家走出來在外生活的這十幾年,與父母見面的機會極少,平均每年一次而已,每次都格外珍惜。二老確實實現(xiàn)了衣食無憂,安度晚年,但我娘和我爸生活在一起,我還是時常有些隱憂,不是擔憂他們的身體健康,而是擔心他們沒有兒孫承歡膝下,僅剩沒有共同語言的兩個人該如何相處。我娘會不會受到爸的欺負。我娘眼睛不好,最怕流淚,為了不讓我們擔心,她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會在電話里告訴我們,只會一個人暗自流淚??墒?,流淚對她的眼睛傷害非常大。
          每次打電話,我都囑咐我娘別和倔強了一輩子的老爸計較,再囑咐老爸和娘好好說話,別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使性子。老爸總是笑呵呵地說,你娘在家里就剩下享福了,活兒都是我自己干的,她就是做做飯打掃打掃衛(wèi)生,哪里有受委屈?娘在一旁直咧嘴,說爸凈撿好聽的說。
          我在電話這頭常常無法分辨,哪一個說的是真話,哪一個說的是假話,他們各說各的理。無奈的時候,我只好說,等你們相看兩厭的時候,一個到我這里來吧,就是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太長了,沒有新鮮感,不知道珍惜,分開一段時間就會想到對方的好。這時,他們就會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可不到你那里去,往樓上一住就像蹲了監(jiān)獄一樣,住不慣,哪里有我們的平房好,自由,方便。在這件事上,他們倒是達成了共識。
          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只是作為女兒,我一定讓他們擁有幸福的晚年,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
    (選自《海燕》2020年第12期,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交待“我”叫“娘”的原因?!霸瓉碜锟準拙褪俏野?!”此話雖以俏皮的口吻說出,但也包含著“我”的自責和愧疚。
    B.“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燒火做飯”,“總是”一詞表現(xiàn)了母親做這些事情的頻度,她從未間斷過,突出了母親勤勞能干的一面。
    C.“我們是地地道道的小東北人”“黑土地上一望無際的田野”既表現(xiàn)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又包含著無法歸鄉(xiāng)的苦悶之情。
    D.作者認為,生活中的某些物件曾經(jīng)充實過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某一段時光。作者母親無法割舍的她那臺老式縫紉機即是如此。
    (2)下面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句式整散結(jié)合,長短句式交錯使用,語言生動活潑,如“衣服崩了線,褲子開了口……”句式簡短整齊,富有節(jié)奏。
    B.文中提到“我娘眼睛不好,最怕流淚”“流淚對她的眼睛傷害非常大”,從中可見作者對娘的深深的愛和無限的擔憂。
    C.文章以“我娘”為標題,突出了寫作對象,給人以親切自然之感;行文過程中以“我”的視角敘事,便于抒情議論。
    D.文章中“我”是敘述者,也是文本價值判斷的窗口,“我”的所思所感,可引發(fā)讀者對和母親一樣的普通人的生活的思考。
    (3)請結(jié)合爸爸的形象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請結(jié)合文章分析“我娘”對孩子的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組卷:11引用:4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7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悲傷時的眼淚可以排毒。美國學者對幾百名男女性分別研究后發(fā)現(xiàn):在他們痛快地哭過后,自我感覺都比哭前好了許多,健康狀態(tài)也有所增進。更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情緒壓抑時,會產(chǎn)生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那些選擇哭泣的人,在哭泣后,情緒強度一般可減低40%;而①          ,沒有利用眼淚消除情緒壓力的結(jié)果,是影響身體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惡化。測試發(fā)現(xiàn),正常人的淚水是咸的,糖尿病人的淚水是甜的。悲傷時流出的眼淚,含有更多的荷爾蒙等,人們遇到悲傷的事情時,如果能放聲痛哭一場,②          ,這是由于悲傷引起的毒素,通過眼淚已得到排泄之故??墒?,大多數(shù)的男性,遇到悲傷的事情時強壓著悲傷,把淚水自咽下。殊不知,③          。因此,男人壽命較女性短也可能與心理壓抑流淚少有一定關系。
    (1)下列選項是上面這個材料的標題,請選出擬得最恰當?shù)囊豁?
     

    A.男人也應哭
    B.要長壽,多流淚
    C.該哭就哭:哭可排毒
    D.流淚釋放情緒,增強體質(zhì)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20引用:13難度:0.9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長津湖戰(zhàn)役中,我們的先烈都來不及換上冬裝,在零下30-40度的戶外,一天就只有一個連咬都咬不動的土豆。而美國人吃著用吉普車運來的圣誕大餐!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197653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
          材料二
          國慶檔電影《長津湖》實現(xiàn)票房口碑雙豐收,截至發(fā)稿,票房已突破42億,因此吳京成了國慶最大贏家。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網(wǎng)友認為:吳京是吃志愿軍的人血饅頭,靠愛國生意賺錢!所以要求吳京捐出全部收入給志愿軍家屬。
          材料三: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斞?br />      一個國家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沒有英雄!為英雄謳歌的人值得稱贊!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以一名高中生的名義寫一封信給那些要求吳京捐款的網(wǎng)友,談談你的看法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2引用:5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