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A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藝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2.微型實驗具有節(jié)約成本、現(xiàn)象明顯等特點。如圖是微型實驗裝置--井穴板,向其中4個井穴分別滴加鹽酸、醋酸、硫酸鋁和氯化銨四種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四種溶液均變紅。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 3.能量的轉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現(xiàn)象。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5.如圖為CO還原CuO“微型”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等略),已知:HCOOH
    熱濃硫酸
    H2O+C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4引用:4難度:0.5
  • 6.類推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但如果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會產(chǎn)生錯誤的結論.下列類推結論錯誤的是( ?。?BR>①CO能與Fe2O3反應生成Fe,CO也能與CuO反應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Cu(OH)2也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③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
    ④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⑤堿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則呈堿性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組卷:39引用:7難度:0.5
  • 7.下列四個坐標示意圖分別表示四個實驗過程中的某些變化情況,其中肯定錯誤的是( ?。?br />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8.向一定質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 g 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稱量,所得質量仍為a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3引用:5難度:0.5
  • 9.往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緩慢連續(xù)加入質量為m的鋅粉,溶液中析出固體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鋅粉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5引用:9難度:0.5
  • 10.某黑色固體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某同學按照如圖所示流程進行了實驗。

    關于該實驗有以下說法:
    ①若溶液甲呈淺綠色,則原黑色固體粉末中只含有Fe;
    ②若步驟Ⅱ中無明顯現(xiàn)象,則固體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種物質;
    ③若步驟Ⅱ中有氣泡產(chǎn)生,則固體乙一定是C;
    ④若步驟Ⅱ中有紅色固體析出,則固體乙中一定無CuO。
    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1.如圖,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個不同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和摩擦),設小球剛落地時的速度分別為v1、v2、v3,則(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12.下面的四種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試劑,只需組內(nèi)兩兩物質間反應,不能加以鑒別的是(  )

    組卷:21引用:5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2分)

  • 36.科學實驗課上,小敏同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雜質不和稀鹽酸反應),實驗后小柯想繼續(xù)研究廢液的成分,于是取過濾后的廢液100g,慢慢滴入質量分數(shù)為5.3%的碳酸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碳酸鈉溶液關系如圖甲所示。

    (1)小敏用圖乙測定A點所對應溶液的pH值,結果會
     
    (選“偏大”、“偏小”或“不變”)。
    (2)實驗最終生成沉淀質量為多少克?
    (3)當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過濾,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3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過山車
    當你在游樂場乘過山車奔馳之際,你是否會想到:過山車為什么不需要引擎來推動就能“翻山越嶺”呢?
    過山車在開始旅行時,是靠一個機械裝置推上最高點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沒有任何裝置為它提供動力了,從這時起帶動它沿軌道行駛的唯一“發(fā)動機”就是重力勢能。過山車的重力勢能在處于最高點時達到最大值,當它開始下行時,它的勢能不斷減小,動能不斷增大;由于摩擦,損耗了少量的機械能,所以隨后的“小山丘”設計的比開始時的“小山丘”低(如圖所示)。像所有列車一樣,過山車也安裝了機械制動裝置,使它在結束行程或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準確地停下來。
    (1)過山車通過A點向上運動過程中,動能
    ,重力勢能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后面的“小山丘”設計的比開始時的“小山丘”低,是由于過山車運動過程中,機械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過山車旅行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能夠準確停下來,是由于
    。
    (4)過山車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
    作為“發(fā)動機”的。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