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華僑中學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小題共5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魯迅先生曾說:“《紅樓夢》的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睋?jù)此創(chuàng)作原則觀察,紅樓女子們構成了一個真實的“美”的世界。其顯著特征有三——
          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紅樓夢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數(shù)女子特別是少女少婦身上的。每個年輕女子都擁有某種單向優(yōu)勢,卻沒有全能冠軍,是一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態(tài)勢。
          美,又是有分寸的、適度的,不追求絕倫超群。就像作者借石頭之口所宣告的,他書中的女子沒有班姑蔡女之類的女性樣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來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擁有的普泛的基礎的美。
          紅樓女子的美,又是有個別性、互補性的。小才,微善,真性情。單以真性情而論,可謂千姿百態(tài),呈現(xiàn)出中國文化人所喜愛的種種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著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則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著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較多地推重個性和自我。這種女子或活得灑脫,或心智銳敏,或性格剛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諂”“不趨”“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覺承傳與任意流淌。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體恤他人。這種女子大都活得安詳,待人謙和,且品行堅韌,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覺承傳與清醒高揚。
    (取材于劉敬圻《<紅樓夢>的女性觀與男性觀》)材料二
          薛寶釵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寫寶釵的冷性格,最為精彩的是寫她有一種莫名的病癥,需要服食一種名為“冷香丸”的藥。
          從第七回制藥用藥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寶釵的天性并非真冷,她從娘胎里帶出來的是熱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總是勸寶玉走仕途經(jīng)濟之路,讓寶玉覺得她也入了國賊祿蠹之流,這正是熱的表現(xiàn)?!昂蔑L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分明也是熱毒。但她為人處事卻端莊大方,竭力掩蓋自己內(nèi)心深處對榮華富貴的追求與迷戀,這樣就形成內(nèi)熱外冷的分裂,變得十分世故?!袄湎阃琛钡囊饬x,是解熱毒的意義,也是治療內(nèi)外分裂的意義。
          這種解釋雖能自圓其說,但近乎苛評。我倒很欣賞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種見解。他的立場有所不同,對寶釵有一種理解之同情。
          他說:“這藥丸可非同小可,是全書大悲劇的象征?!毖氣O是個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畢竟是個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樣,有生命激情,有愛戀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竭力掩蓋、壓抑自己的內(nèi)熱,以至用“冷香丸”來化解自己的內(nèi)熱。在封建道德觀的威懾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視為一種病,需要藥治。林黛玉的悲劇固然是悲劇,但她畢竟把自己的情感毫無掩飾地率性表露過、宣泄過,任自己的眼淚揮灑過、暢流過,而薛寶釵則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壓在心底,然后裝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對付那個虛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點綴品、犧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實際上是被封建道德專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寶釵的悲劇是對青春熱情自我壓抑、自我消滅的悲劇,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會規(guī)范而犧牲自身心性的結果。這種自我壓抑、自我消滅的悲劇,是更深刻的悲劇,所以胡菊人先生稱之為“大悲劇”。
          以往的評“紅”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場上,太過強調(diào)薛寶釵是封建關系的維護者,而忽視了她是封建規(guī)范、封建理念的犧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則站在同情者的立場上,發(fā)現(xiàn)寶釵是一個不得不用冷香丸來冰凍青春熱情,又不得不帶著“冷人”面具去面對邪惡社會的人。
    (取材于劉再復《紅樓人三十種解讀》)
    材料三
          薛寶釵多年來蒙冤最甚的便是說她“奸”。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有人以此相責,其實這說法有可商榷之處。
          比如,說她破壞寶黛愛情,覬覦寶二奶奶的位置,甚至還為此耍了陰謀——移禍黛玉。我承認,寶釵是有缺點的。但讀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見,實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則不難發(fā)現(xiàn),指斥其“奸”過于嚴苛。那日正值芒種,寶釵與鳳、紈、迎、探、惜等在園中玩耍,因獨不見黛玉,故去瀟湘館找她。由于忽見寶玉進去怕自己也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來。這恰好證明她心地純正,不存妒忌之念。接著見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撲起來,又證明她當時并無醋意與不快。這時聽見亭內(nèi)紅玉與墜兒說話,寶釵認為“奸淫狗盜”,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統(tǒng)觀念,實不足取,但她裝著追尋黛玉,卻是彼時彼境合乎實情之言。人們情急之下做出的反應往往與當時正在進行的事有關。寶釵當時就是為找黛玉而來,因此,說尋黛玉實在是最正常不過的。畢竟,處境窘急,脫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釧自殺的問題上,寶釵說她“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確實是無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說她將自己兩套新衣拿來給金釧裝裹,是為了對照貶損黛玉,實在有失偏頗。因為黛玉“素日是個有心的”之類的話是王夫人所說,且寶釵歷來心胸寬大,從不計較瑣事,連庭院花木、房間布置、衣服首飾等都不大講究,所以在姨媽精神上承受巨大壓力這一情境之下,她主動提出此議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寬慰王夫人時說的一席話,除了表現(xiàn)其驚人的無情外,確實有討好巴結之嫌,但也僅僅是嫌疑而已。因為人們?yōu)榱税参坑H人、朋友,有時會說一些減輕其責任的話,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實的判斷,只能說有討好之嫌。斷言其“奸”,并無鐵證。
          曹雪芹正是這樣以嚴重缺點、微妙處境和幾處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寶釵形象復雜化,從而增加了對人物釋讀與評價的多種可能性,拓寬了審美的藝術空間。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適度,體現(xiàn)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B.紅樓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著的任情之美與中和之美。
    C.材料二曹雪芹設計出以“冷香丸”治療寶釵的“熱毒”,是一種精彩的寫法。
    D.“冷香丸”對寶釵治療內(nèi)熱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對寶釵扭曲真實心性又有害。
    (2)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理由闡釋胡菊人先生認為薛寶釵是大悲劇人物的一項是
     

    A.內(nèi)熱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只能用假面對付虛假的世界。
    C.把生命激情視為疾病。
    D.不曾像黛玉那樣率性。
    (3)下列說法中,證明寶釵不“奸”的理由,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
     

    A.去瀟湘館尋黛玉,因見寶玉進去怕有不便,便沒有前往,可見她不存妒忌。
    B.擔心紅玉與墜兒懷疑自己,便假裝是在追黛玉,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應。
    C.認為金釧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話語,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討好人。
    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給金釧裝裹,是為了給王夫人減壓,不是為了貶損黛玉。
    (4)材料三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對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的評價,歷來眾說紛紜。請綜合以上三則材料,分析造成對寶釵的評價眾說紛紜的原因。

    組卷:12引用:35難度:0.7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非攻
    魯迅
          墨子走進宋國國界的時候,草鞋帶已經(jīng)斷了三四回,覺得腳底上很熱,停下來一看,鞋底磨出了大窟窿,腳上有些地方起繭,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見一所大屋,看不見一棵大樹,看不見一個活潑的人,看不見一片肥沃的田地。
    “這模樣了,還要來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見南關的城樓了,突然聽見一個人大叫道:“給他們看看宋國的民氣!我們都去死!”
          墨子知道,這是自己的學生曹公子的聲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個農(nóng)家歇下來,起來仍復走。草鞋已經(jīng)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塊布裳來,包了腳。遠遠的望見一個大漢,推著很重的小車,向這邊走過來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聲“先生”,一面撩起衣角來揩臉上的汗,喘著氣。
    “這是沙嗎?”墨子認識他是自己的學生管黔敖,便問。
    “是的,防云梯的?!?br />“別的準備得怎么樣了?”
    “也已經(jīng)募集了一些麻、灰、鐵。不過難得很:有的不肯,還是講空話的多……”
          墨子說:“昨天在城里聽見曹公子在講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氣’,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訴他:不要弄玄虛;死并不壞,也很難,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們?nèi)匀灰獪蕚渲灰竿谏嗟某晒?。?br />……
          楚國的郢城,街道寬闊,房屋整齊,大店鋪里陳列著許多好東西,走路的人,都活潑精悍,衣服也很干凈。墨子在這里一比,舊衣破裳,布包著兩只腳,真像一個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輾轉借問,徑奔公輸般寓所。公輸般正捏著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啊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輸般高興的說,“先生這么遠來,有什么見教呢?”
          墨子沉靜的說道:“聽說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過呢?楚國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殺缺少的來爭有余的,不能說是智;宋沒有罪,卻要攻他,不能說是仁……”
    “那是……”公輸般想著,“先生說得很對的?!?br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嗎?”
    “這可不成,”公輸般悵悵的說,“我已經(jīng)對楚王說過了?!?br />      墨子說,“待拿我的書來請楚王看一看?!?br />“你還不是講些行義么?”公輸般道,“勞形苦心,扶危濟急,是賤人的東西,大人們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鄉(xiāng)!”
    “那倒也不。絲麻米谷,都是賤人做出來的東西,大人們就都要。何況行義呢。”
    “那可也是的,”公輸般高興的說,“我沒有見你的時候,想取宋;一見你,即使白送我宋國,如果不義,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興的說,“你如果一味行義,我還要送你天下哩!”
          公輸般更加高興起來。他問道:“我舟戰(zhàn)有鉤拒,你的義也有鉤拒么?”
    “我這義的鉤拒,比你那舟戰(zhàn)的鉤拒好。”墨子堅決的回答,“我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不用愛,鉤是不相親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愛,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F(xiàn)在你用鉤去鉤人,人也用鉤來鉤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來拒你?;ハ嚆^,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br />“但是,老鄉(xiāng),你一行義,可真幾乎把我的飯碗敲碎了!”公輸般碰了一個釘子之后,改口說。
    “但也比敲碎宋國的所有飯碗好?!?br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請你看一點玩意兒?!?br />      不一會,公輸般手里拿著一只木鵲,交給墨子,說道:“只要一開,可以飛三天。這倒還可以說是極巧的。”
    “可是還不及木匠做的車輪,”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說,“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壞的。”
    “哦,我忘記了,”公輸般又碰了一個釘子,這才醒過來,“早該知道這正是你的話?!?br />“所以你還是一味的行義吧,”墨子看著他的眼睛,誠懇的說,“不但巧,連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擾了你大半天,我們再見罷。”
          公輸般送他出了大門之后,回進屋里來,想了一想,便將云梯的模型和木鵲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歸途上,是走得較慢了,一則力乏,二則腳痛,三則干糧已經(jīng)吃完,難免覺得肚子餓,四則事情已經(jīng)辦妥,不像來時的匆忙。然而比來時更晦氣:一進宋國界,就被搜檢了兩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國隊”,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關外,又遭著大雨,到城門下想避避雨,被兩個執(zhí)戈的巡兵趕開了,淋得一身濕,從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選自《故事新編》,有刪改)
    文本二:
          基于一種新世界觀之上的對于歷史事件的審視,魯迅并沒有完全拘泥于歷史,而是在尊重歷史本質真實的前提下,著重開掘歷史精神,以給執(zhí)著于現(xiàn)實斗爭的人們一種啟示、一種借鑒和一種新的認識感受。正是出于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意圖,魯迅在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調(diào)動豐富的手法,生動而又細膩地、歷史而又現(xiàn)實地塑造了一個“中國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
    (摘編自崔軍藝《淺析<非攻>》)(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墨子的學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都繼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實實地為備戰(zhàn)做好防御工作。
    B.針對墨子的“行義”,公輸般指出那是“賤人的東西,大人們不取的”,可見公輸般當時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公輸般先后碰了兩個釘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來,他的理屈詞窮和最終轉變,引發(fā)了讀者的深刻思考。
    D.這篇小說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歷史原型表達了對墨子兼愛非攻思想的認同,同時又融入了對時代的思考。
    (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善于寫人物對話,無論是墨子與管黔敖的對話,還是墨子與公輸般的對話,都傳神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個性特征。
    B.文中楚國的富裕與宋國的貧苦形成對比,楚國人的活潑精悍、衣服干凈和墨子的風塵困頓、舊衣破裳形成對比。
    C.“飯碗敲碎”“募捐救國隊”等詞語,飽含著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體現(xiàn)了這篇小說語言輕松詼諧的特點,淡化了小說的嚴肅性。
    D.小說沒有瑰麗詭異的想象,但行文邏輯性強,具有說服力。文中寫墨子與公輸般的較量,樸實無華,卻極有力量。
    (3)請結合文本二內(nèi)容,概括小說《非攻》中墨子的形象特點,并分析小說是如何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

    組卷:4引用:1難度:0.2

三、語言文字應用(18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S市地處珠三角南翼,擁有亞洲最大布匹集散中心。全市共有大小紡織企業(yè)及家庭工業(yè)單位近7萬家,產(chǎn)值近2000億元。
          近年來,S市紡織業(yè)接二連三遭遇外部壓力與沖擊,( ?。V忻蕾Q(mào)易摩擦帶來的壓力,讓①         、薄利多銷的生存方式遭遇挑戰(zhàn),對此,該市紡織業(yè)對內(nèi)專注細分領域,擴大研發(fā)投資,培育長遠優(yōu)勢;②         ,緊盯美國市場,深耕歐洲市場,開拓“一帶一路”新興市場。面對③         ,該市紡織業(yè)以“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為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方向,在完成全域印染企業(yè)集聚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先進印染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實施紡織化纖“四個百億”培育行動,補齊強化產(chǎn)業(yè)鏈,使得S市每米印染布附加值提高15%以上。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其興衰沉浮轉換,突圍的生動軌跡、勾勒出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升級
    B.其興衰沉浮轉換,勾勒出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升級、突圍的生動軌跡
    C.其突圍的生動軌跡,勾勒出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升級、興衰沉浮轉換
    D.其突圍的生動軌跡,興衰沉浮轉換、勾勒出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升級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組卷:6引用:4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國平說:“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心卻是空的?!?br />      要求:自擬題目;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7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