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安徽師大附中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十五)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21分)

  • 1.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飛揚”的外殼是碳纖維與高性能樹脂制成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取代傳統(tǒng)的鋼、鋁合金等,火炬首次采用氫氣作為燃料,燃燒溫度可達80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2.我國自主研發(fā)對二甲苯的綠色合成路線取得新進展,其合成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87引用:8難度:0.5
  • 3.下列實驗中,現(xiàn)象及推論都正確的是( ?。?br />
    選項 實驗 現(xiàn)象 推論
    A 常溫下將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在小燒杯中混合 燒杯壁變涼 該反應的熵變△S<0
    B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沉淀且溶液變紅 氧化性:Fe3+<Ag+
    C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過氧化氫 溶液變藍 可用過氧化氫標準溶液滴定I?含量
    D 分別向盛有0.1mol/L醋酸和飽和硼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等濃度Na2CO3溶液 前者產(chǎn)生無色氣泡,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組卷:48引用:2難度:0.5
  •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55引用:4難度:0.5

三、[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 11.化學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研中應用廣泛?;卮鹣铝袉栴}:
    (1)基態(tài)Ti原子的電子所占據(jù)的最高能層符號為
     
    ,N、O、Cu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2)利用TiO2納米管的光電實驗可制備TNT(2,4,6-三硝基甲苯),其結構如圖,N原子的雜化類型為
     
    。TNT常溫下是固體,而甲苯是液體,原因是
     
    。

    (3)GaCl3?xNH3(x=3,4,5,6)是一系列化合物,向含1molGaCl3?xNH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難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后,充分加熱濾液,有 4mol氨氣逸出,且又有上述沉淀生成,兩次沉淀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①NH3的VSEPR模型為
     
    。
    ②GaCl3?xNH3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
     
    (填序號)。
    A.極性共價鍵
    B.配位鍵
    C.金屬鍵
    D.氫鍵
    ③能準確表示GaCl3?xNH3結構的化學式為
     
    。
    (4)具有雙鈣鈦礦型結構的晶體通過摻雜改性可用作固體電解質材料。雙鈣鈦礦型晶體的一種典型結構單元如圖所示:

    ①晶體中與La距離最近的Ba的數(shù)目為
     
    個。
    ②真實的晶體中存在5%的O原子缺陷,從而能讓O2?在其中傳導,已知La為+3價,Ba為+2價,則+3價Co與+4價Co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晶體的密度為
     
    g/cm3。

    組卷:26引用:1難度:0.3

四、[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 12.合成五元環(huán)有機化合物I的路線如圖:

    已知:
    (1)
    (2)(R1、R2、R3表示烴基或氫)
    請回答:
    (1)B中的官能團名稱是
     
    、
     
    ,D的化學名稱是
     
    。
    (2)反應④的類型為
     

    (3)X是C的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X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a.苯環(huán)上有4個取代基;
    b.1molX能消耗2molNaHCO3;
    c.X能與A發(fā)生類似①的反應。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峰面積比為2:2:2:1的結構簡式為
     
    。
    (4)I的結構簡式為:
     
    。
    (5)根據(jù)上述信息,寫出以異煙醛()和乙醇為原料,合成的路線
     
    。

    組卷:2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