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8/27 11:0:13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北宋歐陽修的詩句中“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以及唐朝劉禹錫的詩句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分別描述了兩類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觀,它們是( ?。?/h2>

    組卷:50引用:55難度:0.9
  • 2.運城鹽池真神奇,一邊紅來一邊綠。研究人員在鹽池泛紅的池水中發(fā)現(xiàn)一種名為“輪蟲”的生物,它的腹部為紅色,身體細長,呈線形,身體不分節(jié),有口有肛門,是一種無脊椎動物。你知道它屬于哪種動物嗎?( ?。?/h2>

    組卷:231引用:15難度:0.7
  • 3.新冠肺炎的病原體出現(xiàn)了多種變異,毒株類型增多,這種多樣性的實質(zhì)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4.小李在西花園游玩,采摘了五種植物葉子,經(jīng)過手機檢索,它們的分類情況是:①植物和②植物同“目”不同“科”,②植物和③植物同“科”不同“屬”,④植物和①植物不在同一個“目”里,⑤植物和③植物同“屬”不同“種”。你認為哪兩種植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h2>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5.《紅樓夢》中,薛寶釵命丫鬟鶯兒去顰兒處取薔薇硝給史湘云涂抹杏瘢廯。途中鶯兒采了一些嫩柳枝條子編了一個玲瓏過梁的籃子,將花放上倒也別致有趣,送與黛玉。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生物的( ?。?/h2>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6.多種多樣的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員,是我們在這顆美麗而孤獨星球上的生存伙伴,大熊貓、白鱀豚、東北虎……很多生物的生存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甚至可能發(fā)生“功能性滅絕”(物種數(shù)量少導致自然狀態(tài)下很難維持繁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47引用:6難度:0.6
  • 7.如圖是四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3引用:3難度:0.5
  • 8.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边@在某種程度上與現(xiàn)代生物學關于生命起源的觀點不謀而合,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5引用:3難度:0.7
  • 9.根據(jù)達爾文進化學說,當今豐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 ?。?/h2>

    組卷:2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8.我國向世界鄭重宣布院中國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chǎn)生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力爭到2060年達到“碳中和”。如圖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乙、丙表示生物,甲表示的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a、b、c、d表示生理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乙屬于
     
    ,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組成成分;丙屬于
     
    。
    (2)乙通過圖中的
     
    (填字母)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生物圈的
     
    平衡。
    (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wǎng)共有
     
    條食物鏈,請寫出食物網(wǎng)中最短一條食物鏈:
     
    。
    (4)如果工廠排放的有害物質(zhì)如鉛、汞等進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有害物質(zhì)可以通過
     
    在生物體內(nèi)不斷積累,使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xiàn)象叫生物富集。
    (5)低碳生活意味著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到低碳生活呢?
     
    (試舉一例)。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29.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觀察了某種螞蟻(如圖所示)后,對螞蟻的覓食行為進行了探究。小組成員探究的是螞蟻在相對復雜的環(huán)境中,是否能沿著用時最短的路線把食物運回蟻巢。
    他們在蟻巢附近放了一塊甜食(圖中不規(guī)則的圓圈處),將有一定間隔距離的兩塊小石頭隔在食物和蟻巢之間,使其覓食的環(huán)境變得復雜一些,然后觀察螞蟻沿甲、乙、丙三條路線中的哪條路線搬運食物回巢。有一只螞蟻率先通過丙路線發(fā)現(xiàn)了甜食,并在發(fā)現(xiàn)無法獨自搬運后,沿原路返回蟻巢去搬“救兵”。一段時間后,他們看見蟻巢出口處的螞蟻越來越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螞蟻均沿著丙路線去食物處,甲、乙、丙三條路線都有螞蟻通過,陸陸續(xù)續(xù)有更多的螞蟻通過乙路線找到食物,并最終沿乙路線將食物搬回蟻巢。
    由此,他們得出結論院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螞蟻可以找到多條路線把食物搬回蟻巢,但聰明的螞蟻總會找到用時最短的路線將食物搬回巢穴。
    請根據(jù)以上探究內(nèi)容,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螞蟻的身體內(nèi)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種螞蟻具備此類動物的兩個明顯特征,分別是
     
     
    。
    (2)從圖中看出螞蟻最主要的運動器官是
     
    ,運動形式是
     
    。
    (3)如果你是該小組的成員,針對小組探究的問題,你作出的假設是
     
    。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具可靠性,他們應該
     
    。
    (4)通過觀察探究,可以知道螞蟻通過肢體接觸來交流的器官是
     
    。信息交流是具有
     
    的動物營群體生活、不同個體分工合作的需求。
    (5)從探究的結果看,螞蟻的覓食行為可以對
     
    作出適當?shù)姆磻?,這對它們的生存與繁衍具有積極意義。

    組卷:8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