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高一(下)月考地理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4/11/13 7:0:2
一、單項選擇(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5分,共60分)
-
1.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2題。
導致圖中鐵路線的彎曲的主導因素是( ?。?/h2>組卷:0引用:0難度:0.80 -
2.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2題。
圖中居民點的分布特點是( ?。?br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線分布?、垩財鄬泳€分布?、芫勐涞囊?guī)模與地形有關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讀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程度對比表,回答3~5題。
溫室氣體 濃度(mg/m3) 年增長率(%) 生存期(年) 溫室效應強度(CO2=1) 對全球氣候變暖的現(xiàn)有貢獻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烴 0 0.000 85 2.2 50~102 3 400~1 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
表中所列四種溫室氣體中,CO2對全球氣候變暖“貢獻”最大,主要原因是( ?。?/h2>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4.不同溫室氣體對地球溫室效應的貢獻度有所不同。為了統(tǒng)一度量溫室效應的結果,規(guī)定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度量溫室效應的基本單位。某種氣體的二氧化碳當量是通過把這一氣體的噸數(shù)乘以其全球變暖潛能值(GWP)后得出的(這種方法可把不同溫室氣體的效應標準化)。讀下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題。
溫室氣體 濃度/(mg?m-3) 年增長率/% 生存期/年 全球變暖潛能值/GWP 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率/% 1750年 1990年 二氧化碳 280 353 0.5 50一200 1 63 氟利昂-12 0 0.00085 2.2 50一102 8500 11 甲烷 0.8 1.72 0.9 12-17 25 18 氧化亞氮 0.00029 0.00031 0.25 120 310 6
溫室氣體使全球氣候變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h2>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5.讀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程度對比表,回答3~5題。
溫室氣體 濃度(mg/m3) 年增長率(%) 生存期(年) 溫室效應強度(CO2=1) 對全球氣候變暖的現(xiàn)有貢獻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烴 0 0.000 85 2.2 50~102 3 400~1 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
有利于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h2>組卷:0引用:0難度:0.90 -
6.2014年冬季,全球多個國家出現(xiàn)極端天氣,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普降大到暴雪,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地區(qū)也迎來罕見的洪水,而中國卻長期不降雪出現(xiàn)暖冬。隨著全球不斷變暖,我們會在中緯度地區(qū)見到越來越多的極端冷事件,而在較高緯度的地區(qū)則會經(jīng)歷一些極端暖事件。據(jù)此回答6~7題
材料中反映的環(huán)境問題將給我國農業(yè)生產(chǎn)帶來的影響是( ?。?/h2>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7.2014年冬季,全球多個國家出現(xiàn)極端天氣,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普降大到暴雪,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地區(qū)也迎來罕見的洪水,而中國卻長期不降雪出現(xiàn)暖冬。隨著全球不斷變暖,我們會在中緯度地區(qū)見到越來越多的極端冷事件,而在較高緯度的地區(qū)則會經(jīng)歷一些極端暖事件。據(jù)此回答6~7題
材料中反映的環(huán)境問題的成因和對策分別是( ?。?/h2>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共40分)
-
42.據(jù)印度尼西亞當?shù)孛襟w報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當?shù)貢r間2014年5月28日上午8時發(fā)生了里式8.9級強地震,東南亞和南亞諸多國受到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說出蘇門答臘島城鎮(zhèn)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圖中的蘇門答臘島東部沿海修建連接甲、乙兩城的鐵路,根據(jù)圖中信息,簡要分析自然條件對該工程將會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組卷:9引用:1難度:0.1 -
43.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非洲安哥拉的區(qū)域圖.安哥拉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區(qū)海拔更高,年均溫在22℃左右,素有“春天國度”的美譽.
材料二:圖2為圖17中①②兩地的氣候特征圖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區(qū)“春天國度”美譽的由來.
(2)比較①②兩地降水特征的差異,并分析成因.
(3)分析圖中本格拉附近海區(qū)成為非洲著名漁場的原因.組卷:128引用:4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