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雨花國際學校九年級(上)化學隨堂練習卷(一)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36引用:5難度:0.5
  •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27引用:1難度:0.9
  • 3.在元素周期表中銥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4.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5.下列有關化學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2引用:4難度:0.8
  • 6.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7引用:1難度:0.5
  • 7.括號內是區(qū)別下列各組常見物質的試劑、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6分)

  • 20.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核電荷數
     
    。
    (2)下列微粒中,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填序號)。

    (3)寫出一個滿足如圖結構的陰離子的符號
     
    。
    (4)寫出由A元素組成的氣體和B元素組成的物質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
    (5)已知電子層數越大的原子體積越大,若電子層數相同則質子數越多原子體積越小。寫出題干圖中除了稀有氣體元素和第一周期元素之外的,原子體積最小的元素組成的物質(已知同族的元素性質相似)和原子體積最大的元素形成的物質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

    組卷:4難度:0.6
  • 21.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測定密閉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探究。

    (1)圖Ⅰ為書本中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①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
     
    ,該反應屬于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②若實驗過程中,沒有降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則最終測得數據會
     
    (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2)小組成員通過查閱資料對書本實驗進行改進,利用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進行實驗,其反應原理為:Na2S4+O2+H2O→S+NaOH(S和NaOH均為固體,對實驗結果無影響),實驗設計如圖Ⅱ。實驗步驟如下:
    a.取足量的四硫化鈉(Na2S4)固體置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并迅速塞緊橡膠塞,再充分振蕩;
    b.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h1;
    c.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取下橡膠塞,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
    d.當管內液面穩(wěn)定時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轉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h2
    ①步驟a中進行充分振蕩的目的是
     
    ;
    ②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用含h1和h2的公式表示)。
    (3)圖Ⅲ實驗中,小組成員利用傳感器記錄紅磷燃燒時集氣瓶內氧氣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以及集氣瓶內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已知實驗過程中紅磷量充足)。
    ①從以上數據分析,最終集氣瓶中的氧氣沒有消耗完的依據是
     
    ;
    ②若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是反應結束后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則集氣瓶內壓強先變大的原因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