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4.2 細菌》2020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下列不屬于巴斯德在微生物學方面的貢獻是( ?。?/h2>
組卷:17引用:3難度:0.5 -
2.某海關在進口食品檢疫中發(fā)現(xiàn)一種病原微生物,這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你認為這種生物最可能屬于( ?。?/h2>
組卷:311引用:129難度:0.9 -
3.關于細菌生殖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0引用:3難度:0.5 -
4.幽門螺旋桿菌能損傷胃黏膜,造成胃炎和胃潰瘍。下列關于幽門螺旋桿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12.如圖為細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結構名稱:[5]
(2)該細胞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細菌雖有
(3)與植物細胞相比,大多數(shù)的細菌不含葉綠體,所以不能自己制造
(4)細菌是靠組卷:2引用:1難度:0.4 -
13.鮮美的肉湯放置久了會變酸,這是微生物搞的“惡作劇”。這些微生物來自哪里?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通過巧妙的實驗解答了這一問題。右圖是巴斯德的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請回答:
(1)甲圖中肉湯仍保鮮的是
(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
乙圖中控制改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改變量的方法則是
(3)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是否要經(jīng)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4)“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jīng)存在的細菌產生的。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脫水法
(5)在安置好裝置之后,利用酒精燈把A瓶肉湯煮沸,其主要目的是
(6)除實驗裝置中給出的細菌生活的基本條件外,還需要
(7)請你舉出一種與該實驗中肉湯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組卷:30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