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入學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古籍中的記載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jīng)火焚煉為用”涉及的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抱樸子》中“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兩個反應互為可逆反應 C.《本草綱目》中“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利用焰色反應區(qū)分硝石(KNO3)和樸硝(Na2SO4) D.漢朝的《淮南萬畢術》《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白青(堿式碳酸銅)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都是指銅可以采用濕法冶煉。 組卷:30引用:5難度:0.7 -
2.下列物質(zhì)分類的正確組合是( ?。?br />
選項 純凈物 鹽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堿石灰 燒堿 氧化鋁 二氧化碳 B NH3?H2O 小蘇打 氧化鎂 二氧化氮 C 五水硫酸銅 純堿 氧化鈉 三氧化硫 D H2O2 蘇打 過氧化鈉 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組卷:25引用:5難度:0.9 -
3.關于膠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膠體的聚沉是化學變化 B.含有0.01mol FeCl3的溶液制成的膠體中,膠體粒子的數(shù)目約為6.02×1021個 C.膠體的介穩(wěn)性與膠體帶有電荷有關 D.NaCl晶體既可制成溶液又可制成膠體 組卷:22引用:7難度:0.9 -
4.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 ?。?/h2>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小 B.滴定前滴定管內(nèi)無氣泡,終點讀數(shù)時有氣泡,所測體積偏小 C.用潤濕的pH試紙測稀堿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小 組卷:330引用:10難度:0.7 -
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在標準狀況下,11.2L O2和22.4L NO混合并充分反應后得到的氣體的分子數(shù)為NA B.常溫下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數(shù)為0.2NA C.1mol 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D.25℃時,1.0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6.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含有F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導致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亞硝酸鹽被還原 B.維生素C是還原劑 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 D.亞硝酸鹽與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相同 組卷:272引用:4難度:0.9 -
7.取某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一定量的樣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澄清透明溶液
②取 10mL 溶液,加入足量氯水,無氣體產(chǎn)生,再加入 CCl4 溶液分層,下層為橙紅色;
③分液后,將②中上層溶液加入足量 BaCl2 和 HCl 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2.33g;
④另取 10mL 原溶液,加入過量的濃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 448mL 氣體。該固體樣品可能是( ?。?/h2>A.NH4Cl、NaBr、(NH4)2SO4 B.CuBr2、NaCl、(NH4)2SO3 C.NaBr、Na2CO3、(NH4)2SO4 D.NaCl、NaBr、(NH4)2SO3 組卷:33引用:5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22.某無色溶液X,由Na+、Mg2+、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種離子組成,取溶液進行如下連續(xù)實驗:
(1)氣體A的成分是
(2)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
(3)寫出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的所有離子方程式:
(4)寫出步驟②中形成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
(5)通過上述實驗,溶液X中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是組卷:5引用:1難度:0.7 -
23.為驗證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過程:
Ⅰ.打開彈簧夾K1~K4,通入一段時間N2,再將T型導管插入B中,繼續(xù)通入N2,然后關閉K1、K3、K4。
Ⅱ.打開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濃鹽酸,給A加熱。
Ⅲ.當B中溶液變黃時,停止加熱,夾緊彈簧夾K2。
Ⅳ.打開活塞b,使約2mL的溶液流入D試管中,檢驗其中的離子。
Ⅴ.打開彈簧夾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時間后夾緊彈簧夾K3。
Ⅵ.更新試管D,重復過程Ⅳ,檢驗B溶液中的離子。
(1)過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潤的溶液化學式為
(3)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過程Ⅳ中檢驗其中Fe3+和Fe2+的試劑分別為
(5)過程Ⅵ,檢驗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完成了上述實驗,他們的檢測結果一定能夠證明氧化性:過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 過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 甲 有Fe3+無Fe2+ 有SO42- 乙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丙 有Fe3+無Fe2+ 有Fe2+ 組卷:5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