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廣東省廣州大學(xué)附中九年級(上)開學(xué)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 1.如圖顯示的是甲、乙兩機械的參數(shù)。甲、乙相比,甲的( ?。?br />

    組卷:2222引用:25難度:0.9
  • 2.小李同學(xué)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別在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該力F在這三個過程中所做的功分別為W、W、W,關(guān)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10135引用:122難度:0.7
  • 3.海權(quán)握,國則興,建設(shè)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有力保障。如圖所示,飛行員駕駛“殲-15”艦載機從“遼寧號”航空母艦甲板上騰空而起,加速上升。下列關(guān)于飛行員能量轉(zhuǎn)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6引用:3難度:0.5
  • 4.如圖所示,小明分別使用甲、乙、丙、丁四種機械勻速提升物體(繩長不變),測得拉力和物體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則(  )

    F F F F GM GN
    5.5N 12N 5.5N 8N 5N 10N

    組卷:1844引用:18難度:0.7
  • 5.如圖甲所示,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運動,0~6s內(nèi)拉力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丙,則在2~4s內(nèi),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

    組卷:3872引用:26難度:0.7
  • 6.下列關(guān)于如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005/75/a202bdf3.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360引用:6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18.在穗港碼頭,小爽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貨物推到車上,聯(lián)想到上物理課時老師講過的知識,小華想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小華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
    B.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guān).
    小爽同學(xué)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于是他用同一塊木板組成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實驗探究,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
    次數(shù)
    斜面傾角θ 物塊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J
    總功
    W/J
    斜面的機械效率
    30° 5.0 0.6 4.2 1.2 3.0 5.0
    30° 3.0 0.6 2.5 1.2 1.8 60%
    45° 3.0 0.8 2.8 1.2 2.4 3.4 71%
    (1)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第①次實驗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第②次實驗中總功為
    J.
    (2)要驗證小爽的猜想A,必須對比第①和②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放在斜面上的物體的重力
    (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3)要驗證小爽的猜想B,必須對比第②和③次實驗數(shù)據(jù),并得出結(jié)論:其他條件相同時,斜面傾斜角越
    (填“大”或“小”),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機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組卷:170引用:2難度:0.5
  • 19.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小歡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4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得前3組數(shù)據(jù),用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測得第4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物重G/N 動滑輪G/N 鉤碼上升高度h/m 動力F/N 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s/m 滑輪組機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 0.5 50.0
    (1)在實驗中,測量繩端拉力F時,應(yīng)盡量
    勻速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2)由表中第
    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guān);
    (3)由表中第3、4組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
    有關(guān),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
    J。

    組卷:153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