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期末綜合提優(yōu)測評卷(一)》2024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4/8/10 9:0:1

一、選擇題

  • 1.煬帝此舉,為其國促數(shù)年之祚(國運),而為后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者矣。“煬帝此舉”指(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菁優(yōu)網(wǎng)2.如圖是東晉至北宋時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員群體中所占比例示意圖,唐宋時期這一比例變化與下列哪一制度的實行密切相關(guān)?( ?。?/h2>

    組卷:39引用:9難度:0.6
  • 3.如圖隋唐歷史時間軸中①②依次是(  )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27引用:15難度:0.7
  • 4.唐朝詩人元棋在其詩作《法曲》中寫道:“女為胡婦學(xué)胡妝,伎進胡音務(wù)胡樂?!艉T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边@反映了當時的唐朝( ?。?/h2>

    組卷:14引用:3難度:0.8
  • 5.有學(xué)者認為,如果說安史之亂以前,唐詩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亂以后,則代之以沉郁、悲愴的情調(diào)了。對這一評論理解正確的是( ?。?/h2>

    組卷:381引用:29難度:0.6
  • 6.如圖歷史文物可以證實(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7.宋朝兒童念的《神童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時有諺語曰:“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材料反映了宋朝(  )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二、材料題

  •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詩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歌,譜寫了絲路明珠長安的繁華。俯瞰長安城,“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宮殿上,“萬國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喧喧車馬欲朝天,人探東堂榜已懸”。婦女引領(lǐng)者時尚,“女為胡婦學(xué)胡妝……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據(jù)《以詩證史--以唐詩看唐都長安的繁華》(1)據(jù)材料和所學(xué)知識,以長安為例,歸納唐朝繁盛的表現(xiàn)。(歸納2點即可)
    材料二:杭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戶口日益增”“開肆三萬室”,至宋代更為東南繁華之最,“衣冠畢會,商賈云集”。柳永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參差十萬人家”,潘閬詞云“萬家掩映翠微間”。
    --據(jù)《宋朝詩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場分析》(2)據(jù)材料和所學(xué)知識,概括杭州在唐宋時期的發(fā)展盛況。簡要分析其在宋代成為“東南繁華之最”的原因。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絲綢之路更加通暢,東西交往頻繁。馬致遠在散曲中贊美:“至治華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國土盡來朝?!必炘剖苍谏⑶谐溃骸敖礁?,天下總欣伏,大元至大古今無?!鼻宕涸凑f:“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過于漢唐。”
    --據(jù)《元曲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啟示》(3)據(jù)材料和所學(xué)知識,舉一史實說明元朝疆域“過于漢唐”。馬致遠、貫云石、魏源對元朝有什么共同認識?

    組卷:5引用:2難度:0.3
  • 23.家國情懷是歷史學(xué)科素養(yǎng)之一。運用所學(xué)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甲: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脛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貞觀政要》
    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資治通鑒》
    (1)對民仁愛同理。概括材料甲中唐太宗的執(zhí)政理念。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指出他踐行這一執(zhí)政理念的一例具體措施。材料乙表明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試舉一例史實加以說明。
    菁優(yōu)網(wǎng)  丙: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臺灣通史》
    (2)對國捍衛(wèi)利益。寫出上圖人物的事跡。材料丙中的“余”“我”是誰?寫出清朝加強管轄臺灣的一則史實。概括這兩位歷史人物共同具有的精神。 
    ?。鸿b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fēng)洋溢奈良城。
    ——摘自《為鑒真和尚圓寂一千二百周年紀念題詞》
    戊:東方的航海家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他們?nèi)蔽溲b,卻從不征服異族。
    ——李約瑟評鄭和下西洋
    (3)對外開放交流。根據(jù)材料丁,寫出鑒真東渡的意義。指出材料戊中“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最遠到達的地方。歸納二者共同體現(xiàn)的中國外交特點。

    組卷:6引用:1難度:0.9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