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平頂山市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某歷史社團在籌備“北京人遺址”專刊時,搜集到了頭蓋骨化石、動物燒骨、灰燼堆等圖片作為素材。以下圖片也能作為此??夭牡氖牵ā 。?/h2>

    組卷:147難度:0.3
  • 2.
    文化 良渚文化 龍山文化 紅山文化
    地區(qū)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遼河流域
    典型文物 玉器、竹器編織、陶器 黑陶、玉器、骨刻文字 彩陶、玉雕、冶鋼坩蝸
    據表可知,中國早期文明( ?。?/h2>

    組卷:89引用:9難度:0.7
  • 3.《史記?夏本紀》記載: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一傳說蘊含的歷史信息是(  )

    組卷:235引用:10難度:0.3
  • 4.“讀史使人明智”,中國悠久的歷史給予后人太多的智慧。夏、商、周三朝的滅亡,給后世君主的主要啟示是要(  )

    組卷:174引用:11難度:0.3
  • 5.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繁復。最具代表的紋飾為三層花式,第一層是幾何紋,第二層是獸面紋,第三層主要是利用立體突起的紋飾進行裝飾,如圓雕的獸首等。這說明商周時期青銅器( ?。?/h2>

    組卷:169難度:0.3
  • 6.《史記?周本紀》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贝擞涊d表明(  )

    組卷:87難度:0.7
  • 7.七年級一班同學就某一歷史階段進行復習時,形成如表內容。據此判斷他們復習的主題是( ?。?br />
    政局動蕩不安 諸侯國之間兼并戰(zhàn)爭不斷
    農業(yè)繼續(xù)發(fā)展 鐵農具和牛耕進一步推廣
    各國進行變法 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

    組卷:94引用:4難度:0.7
  • 8.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民本思想源遠流長?!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來自( ?。?/h2>

    組卷:39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馬遷的父親曾任太史令,在家庭的熏陶下,司馬遷從小勤奮好學,飽讀書籍,青年時游歷名山大川,搜集歷史資料。到漢武帝時,西漢進入了強盛時代。后期司馬遷遭受酷刑,仍發(fā)奮著述,最終完成《史記》。
    ——摘編自張大可《導讀十講》材料二 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首推造紙術,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自漢代起,尤其蔡倫改進造紙術后,造紙術不斷擴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圍,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紙張的質量和產量,使“紙”這個物質廣泛應用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
    ——摘編自百度百科材料三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以存續(xù)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智慧、理念、氣度、神韻,涵養(yǎng)了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中華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態(tài)走向世界。
    ——摘編自新華網(1)根據材料一,概括司馬遷著成《史記》的條件。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造紙術的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3)當今“中華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態(tài)走向世界”。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你認為應該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組卷:28難度:0.5
  • 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春秋爭霸到戰(zhàn)國兼并,齊先后滅了三十余國,成為東方大國。秦并十余國,成為西方大國,隨著兼并的進程,以“周禮”為核心的中原文化認同感得以加強,中原文化向四周播遷,華夏觀念最終形成。
    ——摘編自卜憲群《中國通史》材料二:漢晉時期民族遷徙示意圖
    菁優(yōu)網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使我國北方的鮮卑族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使鮮卑落后的文化大為改觀,也使鮮卑人與中原地區(qū)人民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大發(fā)展。
    ——摘編自許林等《基于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角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再認識》(1)根據材料一,概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紛爭對歷史發(fā)展產生的積極影響。
    (2)材料二的現象為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提供了哪些有利因素?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這一現象對民族交往有何意義?
    (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推動民族交流、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