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質檢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2022年1月18日,據(jù)全球知名公關咨詢公司發(fā)布報告,2021年中國民眾對政府信任度高達91%,蟬聯(lián)全球第一。這份信任主要源于( ?。?/h2>

    組卷:17引用:6難度:0.6
  • 2.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fā)《“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見圖)。下列是該計劃出臺可能產生的影響,其傳導路徑是( ?。?br />①縣中整體辦學水平提升
    ②服務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③縮小縣中與城區(qū)普通高中差距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下列是同學們的討論,正確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6
  • 4.如圖時事共同反映的主題,下列概括最貼切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5.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下列有助于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舉措是( ?。?br />①2021年我國GDP突破114萬億元
    ②全球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③“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大力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④到2025年,我國要新增完成8萬個行政村環(huán)境整治

    組卷:40引用:4難度:0.6
  • 6.古人云“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下列與其意思一致的是( ?。?/h2>

    組卷:18引用:3難度:0.6
  • 7.周末小福正專心學習時,突然傳來刺耳的練琴聲音,他煩躁極了!怎么辦呢?小福先把門窗關緊,盡可能把隱約傳來的琴聲想象成悅耳的樂聲,他慢慢平靜了下來。材料告訴我們( ?。?br />①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
    ②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
    ③學會合理宣泄,做情緒的主人
    ④改變認知評價方法能夠調節(jié)情緒

    組卷:50引用:5難度:0.4
  • 8.小靜在排練“班班有歌聲”時因站位問題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生氣退出排練。事后在班主任勸解下,她又重新參加排練。對此,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h2>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9.中國人的祖先發(fā)現(xiàn)水稻有一個特點,野生水稻長在水里,如果水稻快成熟時突然把水放掉,水稻為了“傳宗接代”會拼命的長種子(稻谷),這樣其產量越來越高,水稻因此成為人類的重要農作物。水稻的這種生長特點給我們最主要啟示是( ?。?/h2>

    組卷:17引用:3難度:0.8
  • 10.冬奧會“四朝元老”徐夢桃面對前三屆奧運會的失利,堅持所愛、堅定夢想、堅守對祖國的責任,迎難而上、持續(xù)奮斗,最終獲得她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她的事跡啟示我們(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二、非選擇題:請根據(jù)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

  •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07年以來,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lián)合舉辦了八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列是福建省2021年推薦的兩名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
    湯金德、漳州長泰縣的普通農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4年,湯金德的兒子因誤食毒蘑菇去世,欠下24萬元債務:他和老伴便扛下了為子還債的重擔、辛勤勞作,省吃儉用,500元、1000元……一筆筆還,終于在2020年年初還清全部債務。 呂云娥,福州市鼓樓區(qū)一位退休老人、年輕時隨部隊奔赴東北,參加從朝鮮前線回國傷病員的救治工作;退休后,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加入了社區(qū)志愿服務隊,為高齡老人、特困群眾義務就診,還和貧困家庭結對子,為幫扶對象郵寄生活費、繳納學費等。
    (1)兩名候選人是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的?
    (2)上述材料啟示青少年怎樣做負責任的人?

    組卷:14引用:1難度:0.3
  •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原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tài)脆弱的國家。1981年12月,我國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植樹造林成為每一位適齡公民的法定義務;2003年6月,又出臺《關于加快林業(yè)發(fā)展的決定》,將全民義務植樹作為推動生態(tài)建設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生態(tài)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隨愿、隨處、隨時植樹逐漸變成現(xiàn)實。全民義務植樹有力促進了森林資源增長。截至2021年,我國森林覆蓋率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3.04%。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我國在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經驗。
    材料二: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研究表明森林蓄積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放出1.62噸氧氣。我國持續(xù)開展的國土綠化行動,使中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是維持全球森林覆蓋面積基本平衡的主要貢獻者。同時,我國積累的森林可持續(xù)經營經驗也被寫入《聯(lián)合國森林戰(zhàn)略規(guī)劃(2017-2030)》。
    (2)結合材料一、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大力推進植樹造林。
    (3)“植綠、護綠、愛綠”是生態(tài)文明的具體實踐。某校計劃組織校園宣傳活動,需要完成一份《護綠愛綠從我做起》國旗下的講話稿。請參考上述材料,擬定講話稿的提綱。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