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西省長治二中高二(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第1-8小題中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第9-12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不選或有選錯的得0分。請將選擇題答案填涂到答題卡對應欄內(nèi)。)

  • 1.一個阻值為2Ω的線圈在勻強磁場中轉動,產(chǎn)生的電動勢為e=10
    2
    sin20πtV,當該線圈與一阻值為8Ω的電阻組成閉合回路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54引用:10難度:0.9
  • 2.中國已投產(chǎn)運行的1000kV特高壓輸電是目前世界上電壓最高的輸電工程.假設甲、乙兩地原來用500kV的超高壓輸電,在保持輸送電功率和輸電線電阻都不變的條件下,現(xiàn)改用1000kV特高壓輸電,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則(  )

    組卷:148引用:5難度:0.7
  • 3.電流互感器是一種測量電路中電流的變壓器,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其原線圈匝數(shù)較少,串聯(lián)在電路中,副線圈匝數(shù)較多,兩端接在電流表上。則電流互感器( ?。?/h2>

    組卷:1269引用:8難度:0.7
  • 4.如圖甲所示,邊長為L=0.1m的10匝正方形線框abcd處在變化的磁場中,在線框d端點處開有一個小口,d、e用導線連接到一個定值電阻上,線框中的磁場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規(guī)定垂直紙面向外為磁場的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36引用:6難度:0.8
  • 5.如圖所示,為一自耦變壓器的電路圖,其特點是鐵芯上只繞有一個線圈。把整個線圈作為副線圈,而取線圈的一部分作為原線圈。原線圈接在電壓為U的正弦交流電源上,電流表A1、A2均為理想電表。當觸頭P向上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84引用:4難度:0.7
  • 6.如圖所示,P、Q是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MN是它們連線的中垂線,在垂直紙面的方向上有磁場.如果某正電荷以初速度v0沿中垂線MN運動,不計重力,則(  )

    組卷:35引用:3難度:0.5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的不給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 17.某電子天平原理如圖所示,E形磁鐵的兩側為N極,中心為S極,兩極間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磁極寬度均為L,忽略邊緣效應。一正方形線圈套于中心磁極,其骨架與秤盤連為一體,線圈兩端C、D與外電路連接。當質(zhì)量為m的重物放在秤盤上時,彈簧被壓縮,秤盤和線圈一起向下運動(骨架與磁極不接觸),隨后外電路對線圈供電,秤盤和線圈恢復到未放重物時的位置并靜止,由此時對應的供電電流I可確定重物的質(zhì)量。已知線圈匝數(shù)為n,線圈電阻為R,重力加速度為g。問:
    (1)線圈向下運動過程中,線圈中感應電流是從C端還是從D端流出?
    (2)供電電流I是從C端還是從D端流入?求重物質(zhì)量與電流的關系。
    (3)若線圈消耗的最大功率為P,該電子天平能稱量的最大質(zhì)量是多少?

    組卷:195引用:7難度:0.6
  • 18.如圖甲所示,相隔一定距離的豎直邊界兩側為相同的勻強磁場區(qū),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在邊界上固定兩長為L的平行金屬極板MN和PQ,兩極板中心各有一小孔S1、S2,兩極板間電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正反向電壓的大小均為U0,周期為T0.在t=0時刻將一個質(zhì)量為m電量為-q(q>0)的粒子由S1靜止釋放,粒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在
    t
    =
    T
    0
    2
    時刻通過S2垂直于邊界進入右側磁場區(qū)。(不計粒子重力,不考慮極板外的電場)
    (1)求粒子到達S2時的速度大小v和極板間距d;
    (2)為使粒子不與極板相撞,求磁感應強度的大小應滿足的條件。
    (3)若已保證了粒子未與極板相撞,為使粒子在t=3T0時刻再次到達S2,且速度恰好為零,求該過程中粒子在磁場內(nèi)運動的時間和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組卷:1304引用:1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