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新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多彩的光 章末復習(三)》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8/15 16:0:1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h2>
組卷:53引用:5難度:0.9 -
2.日出東方,萬物光明;林間疏影,潭影映人。上面句中,林間疏影與潭影映人,是兩種光學現(xiàn)象,其原理與下面兩幅圖的光學原理相同,這兩幅圖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305/455/dc6bb4ca.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323引用:5難度:0.8 -
3.李白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學知識理解正確的是( ?。?/h2>
組卷:651引用:12難度:0.5 -
4.如圖所示,小舟利用平面鏡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15引用:1難度:0.9 -
5.如圖所示,平面鏡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長6cm的鉛筆平放在地面上且與平面鏡垂直,筆尖離平面鏡10cm,現(xiàn)鉛筆垂直于平面鏡向它勻速靠近。則( ?。?/h2>
組卷:278引用:5難度:0.5 -
6.如圖所示,小紅正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棋子A、B完全相同。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36引用:2難度:0.6 -
7.下列正確表示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 ?。?/h2>
組卷:1324引用:16難度:0.5 -
8.新疆天池的風景在曉寧同學的視網(wǎng)膜上成的像是( )
組卷:712引用:16難度:0.8
五、實驗探究題
-
25.小明利用一個紙筒、凸透鏡和半透明膜自制了如圖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機。在使用時發(fā)現(xiàn),被拍攝物體和照相機的距離有變化時,像會變得不清晰。老師告訴小明,當物距改變時,照相機可通過伸縮鏡頭或調節(jié)鏡頭焦距兩種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為了驗證老師的說法,小明選取了蠟燭、多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光具座等器材進行實驗探究:
(1)實驗前應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調至 ;
(2)當蠟燭、光屏、凸透鏡在如圖乙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將蠟燭向左調節(jié)到某一位置時,凸透鏡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縮小的像。得出:當物距改變時,伸縮鏡頭可以再次獲得清晰的像;
(3)小明將蠟燭、光屏、凸透鏡調回如圖乙所示位置。將蠟燭向左調節(jié)到某一位置時,換用焦距 (選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鏡,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得出:當物距改變時,調節(jié)鏡頭 可以再次獲得清晰的像;
(4)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將光具座左側抬高,(選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5)請在圖丙中畫出燭焰S發(fā)出的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組卷:95引用:3難度:0.4 -
26.【活化知識,還原生活】眼睛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狀體的厚度對眼睛成像遠近的影響。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他用凸透鏡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個簡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鏡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后面的塑料盒相當于視網(wǎng)膜,將蠟燭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們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能成 實像。
(2)如圖甲所示,調節(jié)蠟燭到合適的高度后,移動蠟燭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位置在 之間。
(3)如圖乙所示,給模型換上一塊焦距小的凸透鏡,像變模糊了。移動蠟燭,直到成清晰的像,發(fā)現(xiàn)蠟燭的位置離凸透鏡近了。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鏡厚度大,對光的 作用強。此時,若蠟燭遠離凸透鏡,像的位置會 凸透鏡,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當晶狀體變厚時,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 的物體。
(5)為了保護視力,你應該 。(寫出一點)組卷:693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