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陜西省西安八十三中等學校聯考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5/3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伯里克利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雅典公民可以自行決定國家的政策,并把提議提交給公民大會討論。據此可知,古代雅典( ?。?/h2>

    組卷:1難度:0.6
  • 2.早在青銅器時代,兩河流域文明逐漸擴展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文明向西方擴展;華夏文明的影響已從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延伸到中國東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區(qū),并與日本和朝鮮產生聯系。這反映了( ?。?/h2>

    組卷:10難度:0.6
  • 3.中世紀的西歐自由農處于多股領主勢力的傾軋絞殺中,不得不投靠某一領主。其條件是交出自己的土地所有權,再以佃農身份將土地租回耕種,并交付地租,履行義務。這反映出當時( ?。?/h2>

    組卷:6引用:7難度:0.6
  • 4.公元12世紀末期,代表武士階層的源賴朝在鐮倉創(chuàng)設幕府,這標志著日本由此進入幕府統(tǒng)治時期,幕府首領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實際上天皇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武士階層“挾天皇以令群臣”。日本幕府統(tǒng)治形成的根源是(  )

    組卷:3引用:4難度:0.6
  • 5.閱讀如圖1、圖2,它們反映了( ?。?br />菁優(yōu)網

    組卷:2引用:5難度:0.7
  • 6.在“三角貿易”中,利物浦憑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碼頭設施使當地商人獲得了充足的貨源(奴隸)。到18世紀時,利物浦已成為英國第二大城市。據此可知,“三角貿易”(  )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7.但丁認為,去掉理性,人就不再成其為人,而只是有感覺的東西,即畜生而已;真正使人高貴、接近于上帝的就是理性。莎士比亞認為,人性并不是理想中的至善,他為人世間的黑暗和丑惡而感到痛心。據此可知,二者思想的共同點是( ?。?/h2>

    組卷:2引用:3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0分。

  •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若奧二世國王把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這說明葡人直航印度的愿望是比較熱切的。但直到9年后,達?伽馬才率領探險船隊出航。其間,皇家委員會的一些成員認為直航印度還有一定的困難,反對短時間內直航印度。同時,葡萄牙人認為新發(fā)現的4000多公里海岸線的西南非海岸地區(qū),還有許多賺錢的營生可做,如到西非、西南非去販運象牙、黃金等也能牟利。哥倫布西渡大西洋發(fā)現西印度后,引起西、葡兩國權力和勢力范圍的爭執(zhí),直到“教皇子午線”劃定,葡萄牙這才免除西顧之憂,從而把主要注意力重新轉向東方。
    材料二:11世紀以前,印度與東南亞、中國、日本等已有了海上的聯系與交往,印度與波斯、阿拉伯、東非等也早就有了海上的聯系與交往,東歐通過波羅的海、北海與西歐保持密切的海上聯系,小亞細亞和北非通過地中海與歐洲保持密切的海上聯系。達?伽馬一行開辟了從葡萄牙到印度、從西歐經大西洋、印度洋到南亞的新航路,把基督教文明中心與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緊密地聯系起來。歐印新航路的開辟還直接導致土耳其人的商業(yè)利益受到損害,并通過威脅到它們的側翼,遏制了土耳其穆斯林的征服擴張。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張箭《開辟歐印新航路的意義、利潤、時間和人選》
    (1)根據材料一,概括“直到9年后,達?伽馬才率領探險船隊出航”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達?伽馬一行”遠航的歷史影響。

    組卷:1引用:4難度:0.6
  •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隨著美日在遠東地區(qū)的崛起,美日逐漸占據遠東外交的舞臺中心,成了這一地區(qū)的最大贏家。因此,美日競爭也就成為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地區(qū)競爭的主要內容。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副產品,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使得遠東地區(qū)出現了一種新的矛盾,即社會主義與帝國主義的矛盾,兩者在遠東的較量不可避免。隨著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國際關系格局的新變化,“中國進入了一個謀求作為現代主權民族國家并改變自己在國際社會不平等地位的歷史階段”。
    ——摘編自陳永祥、龔盼、朱銘婷、王亞方《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遠東國際格局的演變》材料二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之一,中國參加了巴黎和會,“第一次向世界提出中國的平等訴求,表達中國作為平等一員加入國際社會的愿望”。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提交了《山東問題說帖》《中國希望條件說貼》等,要求廢除列強在華特權,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但會上,列強不僅拒絕了中國的正當要求,還將戰(zhàn)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送給日本。二戰(zhàn)行將結束的1945年4月25日,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舊金山,協商起草《聯合國憲章》(CharteroftheUnitedNations).中國代表團出席。同年6月25日,全體大會通過《聯合國憲章》,而這是聯合國成立的法律基礎。憲章規(guī)定,美、英、蘇、中、法五國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代表團在四個發(fā)起國中按字母列于首位,首先在憲章上簽字。
    ——摘編自陳紅《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中國的國際地位》(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遠東國際秩序變化帶來的影響。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次世界大戰(zhàn)分別確立的國際秩序,并分析從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

    組卷: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