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寧夏吳忠市青銅峽市寧朔中學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3 1: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有了姓氏、輩分、五服、宗譜、祠堂、祭祖、族產(chǎn)等基本條件,宗族就有了明確的邊界和凝聚族人的財產(chǎn)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共同居住或頻繁相聚等方式,族人可以充分了解彼此,降低成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他們更清楚誰“靠得住”、誰“靠不住”、哪家喜歡“搭便車”,或者在發(fā)現(xiàn)誰好賭、懶惰時,提前給予警告、處罰,成員可以建立遠較陌生人更牢固的信任關系。因而,在族人間跨期分攤風險、共享資源的過程中,“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遠比跟外人交易時小,基于關系緊連的團體實現(xiàn)跨期承諾,讓人放心。
像紐帶一樣緊的宗族除了降低信息壁壘外,身份的確立也為建立聲譽機制奠定了基礎:如果要懲罰一個失信的人,可以先明確識別他的身份,再讓其他可能與其發(fā)生往來的個體知曉失信者身份,讓他們了解后者失信的歷史。當族人間發(fā)生跨期交換(送禮、援助、提攜、借貸、融資),雙方的族中身份自然承載著各自的聲譽。舉足輕重的宗族組織能從兩方面最大化聲譽機制的威力。首先,由于族人間聯(lián)系密切,失信者的信息會很快傳開,如果每個人對此的反應是以后拒絕和這個人做跨期交換,失信者會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境。相比之下,如果沒有發(fā)達的宗族,并且社會全由陌生人構成,社會結構松散,那么此類聲譽機制的殺傷力便不可能大——一個人的“壞名聲”會傳播得很慢,而且當事人也不會在乎名聲。其次,在傳統(tǒng)社會中,由于交通不便,生活大抵自給自足等原因,個人生活通常以家族為重心,沒有太多其他選擇,一個族人被迫退出宗族網(wǎng)絡的后果,遠不止失去一份“保險單”那么簡單,還可能因此喪失得到互助的所有機會,甚至謀生也變得困難。也就是說,家族的確立與鞏固,以“雙管齊下”的方式消解了人際跨期交換的風險:若要阻止一個人在跨期交易中欺騙或違約,就需要讓欺騙行為的預期收益小于預期損失。
事前信任與事后懲罰結合在一起,讓宗族成為一種“令人放心”的跨期合作模式。這不僅體現(xiàn)在禮制使宗族勢力在中國歷史上僅次于皇權,而且家族的威力在世界其他社會也得以體現(xiàn),包括歐洲、東南亞等地區(qū)的許多利潤豐厚的行業(yè),都掌握在家族手中。如果沒有家族的這些職能,在傳統(tǒng)社會的條件下,伴隨人際跨期交易的將是頻繁的糾紛與暴力沖突,人類因為早期的宗族組織發(fā)展而變得更文明。
從宋元之后到20世紀之前,家族秩序的創(chuàng)新建設從未停止過,科舉、家譜、祭祖、族產(chǎn)、義莊等,得到持續(xù)完善,使族內(nèi)交易成本降到極低,信用達到高點,宗族邊界變得明顯。一些創(chuàng)舉強化了宗族凝聚力,如在乾隆六年(1741),陳宏謀上任江西巡撫,不久遇到江西米荒,貧富沖突四起,他大舉改革宗族體制,以巡撫身份發(fā)起江西的宗族制度改革,把懲治違法族人的權力下放到族長:一旦房長發(fā)現(xiàn)族人違法,必須報告族長,由后者組織族內(nèi)長者在宗祠開會,并由宗族對違法者就地懲罰,收效顯著??考曳ㄗ逡?guī)規(guī)范每個人的行為,遠比國家規(guī)范的效率高、效果好,也可以省掉官府的許多麻煩。
(摘編自陳志武《文明的邏輯——人類與風險的博弈》) 材料二:
定居農(nóng)業(yè)的主要消費品是糧食。糧食作物生長期長而收獲期短,所以農(nóng)戶必須將糧食儲存起來供一年(季)消費,這就需要安全儲存。為對付盜匪偷劫,農(nóng)民就必須組織起來或者雇用他人對莊稼或村莊進行保護。另外,聚居的村落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會發(fā)生矛盾糾紛,解決糾紛需要有人進行“仲裁”或調(diào)解,也就是需要有人提供“公正”?,F(xiàn)代經(jīng)濟學把“保護”和“公正”稱為“公共產(chǎn)品”,并把政府看作向居民提供“公共產(chǎn)品”而以稅收作為報酬的組織,這一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從春秋戰(zhàn)國時代起,中原地區(qū)和關中地區(qū)就形成了由縣衙承擔對農(nóng)戶提供“保護”和“公正”的制度。雖然秦漢以后形成了大一統(tǒng)王朝,但由于縣衙就足以為縣域居民提供公共產(chǎn)品,所以以縣為基礎的行政結構一直延續(xù)了下來??h域范圍內(nèi)的行政管理以及刑事、民事案件,都由縣官(縣太爺)一手處理。但是邊遠村莊都到縣衙解決糾紛(享受“公正”),顯然很不方便,于是宗族也經(jīng)常承擔為其族人提供“保護”和“公正”的任務。
(摘編自許平中《宗族文化和宗族政策的經(jīng)濟學解讀》)(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跨期交換指的是家族內(nèi)部跨越時間所做的一種貿(mào)易,它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B.“眾叛親離”是指失信者的失信信息被快速公開,失去了與族人做跨期交換的機會。
C.“雙管齊下”指的是讓失信者面臨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境和被迫退出宗族難以謀生的威脅。
D.材料二的“公共產(chǎn)品”,不是實體產(chǎn)品,而是指家族、政府所提供的“保護”和“公正”。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沒有發(fā)達的組織,全由陌生人構成的社會,社會結構松散,失信者對聲譽的在乎程度較低。
B.在歷史上宗族已成為一種“令人放心”的跨期合作模式,因而宗族的勢力僅次于皇權。
C.宋元后到20世紀之前,家族秩序的建設在持續(xù)進行,它處在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狀態(tài)下。
D.宗族的權力不僅限于經(jīng)濟領域,在道德建設、治安維護和訴訟調(diào)解方面也發(fā)揮著作用。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前兩段觀點的一項是
A.云南鄉(xiāng)下參加資(錢會,一種信任互助組織)的成員之間的關系有兩種傾向:一是避免同族的親屬,二是側(cè)重在沒有親屬關系的朋友之間。
B.東南亞一些行業(yè)貿(mào)易由特定家族的成員牢牢掌控。在族親間交易時,他們不需要契約,幾句話就可以敲定十萬、百萬規(guī)模的交易。
C.費孝通談到,鄉(xiāng)村街集常設在村外的一片空場上,各處來的人把原來的關系暫時擱開,一切交易都得當場清算。
D.寄居在血緣性社區(qū)邊緣上的外人成了商業(yè)活動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對他可以講價錢,不必講人情,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4)有經(jīng)濟學家說,家族是“內(nèi)部金融市場”和“內(nèi)部貿(mào)易市場”。請結合材料一從原理上對其“令人放心”的機制進行分析。
(5)宗族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凝聚著血脈相連的親情,發(fā)揮著獨特的功效,請結合材料分析其多方面的社會作用。組卷:0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徙汪曾祺 先生名鵬,字北溟。家世業(yè)儒。嘗受業(yè)于邑中名士談甓漁,為談先生之高足。談先生說:“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鵬終將徙于南溟。”
果然,高先生在十六歲的時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眾人說:高家的風水轉(zhuǎn)了。
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舉。
廢科舉,興學校,這個小縣城里增添了幾個瘋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著油膩的長衫,一邊走,一邊念。念到曾經(jīng)業(yè)師濃圈密點的得意之處,搖頭晃腦,昂首向天,面帶微笑,如醉如癡。一直念到兩頰緋紅,雙眼出火,口沫橫飛,聲嘶氣竭。長歌當哭,其聲冤苦。他這樣哭了幾年,一口氣上不來,死在街上了。
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聽到徐呆子從門外哭過來,哭過去。他恍恍惚惚覺得,哭的是他自己。
功名道斷,高北溟怎么辦呢?
頭二年,談先生還沒有死。有人求談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壽序挽聯(lián),談先生都推給了高先生。所得潤筆,尚可鬻粥。談先生壽終,高北溟緦麻服孝,盡禮致哀,寫了一篇長長的祭文,泣讀之后,憂心如焚。
他也曾像祖父和父親一樣,開設私塾教幾個小小蒙童,教他們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然而除了少數(shù)極其守舊的人家,都已經(jīng)把孩子送進學校了。他也曾掛牌行醫(yī)看眼科。談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醫(yī)生,他也給高鵬講過平熱瀉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文章不能鍋里煮,百無一用是書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半升米下鍋,如之何?如之何?
有一個平素很少來往的世交沈石君來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幾歲,也曾跟談老先生讀過書,開筆成篇以后,到蘇州進了書院。書院改成學堂,革命、“光復”……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邊做事。他有志辦教育,在省里當督學,他勸高北溟去讀兩年簡易師范,取得一個資格,教書。
讀師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師范生被人稱為“師范花子”,但這在高北溟這里是一條可行的路。簡師只有兩年,一晃也就過去了。簡師畢業(yè),高先生在“五小”任教。
高先生教書是認真的,講課、改作文,鄭重其事,一絲不茍。同事起初對他很敬重,漸漸地在背后議論起來,說這個人的脾氣很方。高先生落落寡合,不茍言笑,不愛閑談,不喜交際。他按時到校,到教務處和大家略點一點頭,拿了粉筆、點名冊就上教室。下了課就走。有時當中一節(jié)沒有課,就坐在教務處看書。
高先生家的春聯(lián)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換。都是述懷抱、舒憤懣的詞句,全城少見。這年是辛未年,板門上貼的春聯(lián)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
辛夸高嶺桂未徙北溟鵬 也許這是一個好兆頭,未徙者將徙也。第二年,高北溟竟真的徙了。
這縣里有一個初級中學,辦得不好。教育局局長下決心對這個學校進行改組。恰好沈石君在家閑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來掌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辭,禁不住不斷有人踵門勸說,也就答應了。他只提出一個條件:所有教員,由他決定。教育局局長沉吟了一會兒,說:可以。
國文教員,他聘了高北溟。許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談了一些他對教學的想法,沈石君認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教書教人,要了解學生,知己知彼。不管學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為瞎教;學生已經(jīng)懂得的,再來教他,是白費;暫時不能接受的,勉強教他,是徒勞。他要看著、守著他的學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進步,一年有一年的進步。如同注水入瓶,隨時知其深淺。他說當初談老先生就是這樣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課本之外,自選教材。他說教的是書,教書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讀,真懂,我所喜愛的文章,我自己為之感動過的,我才講得好?!彼浅V匾曌魑?。他說學國文最終的目的,是把文章寫通。他說,作文要如駛船,撐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驢轉(zhuǎn)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轉(zhuǎn)。
在縣立初中讀了三年的學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識豐富,他們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學時,國文分數(shù)都比較高,是高先生給他們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欣賞文學,為人正直仁愛。
教室里響起了高唱校歌的聲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詞。玻璃一樣脆亮的童聲高唱著。瓦片和樹葉都在唱。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對面的一條巷子里。高先生用歷年的積蓄,買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雖也舊了,但間架磚木都還結實。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階,草色入簾,很是幽靜。
(摘編自《汪曾祺全集》)(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采用人物傳記的寫法,介紹小說的主要人物,簡潔明了。并引用談先生的評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
B.多處運用比喻手法,“如同注水入瓶”將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取喻自然貼切、生動形象。
C.沈石君對高鵬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先勸說他去讀師范,后聘他做國文教員,正是有沈石君的引導,才讓他避免了同徐呆子一樣的結局。
D.小說以景作結,最后一段描寫了高先生的小小四合院之景,營造了幽靜的意境,更襯托出人物淡雅的情致,引人深思,余味無窮。
(2)關于文中刻畫徐呆子這個人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展現(xiàn)當時的社會風貌,揭示人物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徐呆子是科舉時代求取功名的代表,科舉廢止,許多像徐呆子一樣求取功名的人或瘋或死,這就是高鵬生活的時代背景。
B.襯托高鵬的心理。高鵬聽到門外徐呆子的哭聲,“恍恍惚惚覺得,哭的是他自己”,這也表現(xiàn)了高鵬在科舉廢止而斷了前程時,對未來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
C.與高鵬形成對比,突出了高鵬的形象??婆e廢止,徐呆子失去上進的路,就此瘋了死了,而高鵬不懼“被人看不起”,報考師范,做了小學教師,兩相對照,更突出了高鵬的理性選擇。
D.揭示小說的主題。徐呆子的故事,真實地寫出了求取功名是當時讀書人唯一的出路,出路斷了,很多讀書人就沒了生路,或瘋或死,從而批判了當時社會對讀書人的摧殘。
(3)作者在小說中運用了多種手法來刻畫高鵬,使這一人物形象鮮明而豐滿。請結合文本概括這一人物的形象特點。
(4)詩化小說是法國象征主義運動的一個產(chǎn)物,這一類小說具有散文和詩的某些特征。請結合本文分析詩化小說的特點。組卷:12引用:6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文本一:
女子必自擇絲麻,良工必自擇完材,賢君必自擇左右。勞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譽,則必謹其左右。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茲甚。六馬之乖離,必于四達之交衢;萬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愛之則存,惡之則亡,長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君子蒞民,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若責民所不為,強民所不能,則民疾;疾則僻矣。水至清即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民有小過,必求其善,以赦其過;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輔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則善也。
政不和,則民不從其教矣;不從教,則民不習;不習,則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見信也,莫善乎先虛其內(nèi);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則無可以取親于百姓者矣;內(nèi)外不相應,則無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節(jié)選自《孔子家語?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瓱o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節(jié)選自《孟子》)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B.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C.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D.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絲麻,絲指蠶絲,是綢緞的原料;麻指麻類植物的莖皮纖維,可制繩索、織布。
B.左右,左邊和右邊,意思是“身旁,身邊”,代指在身邊侍候的人,有時指近臣。
C.百姓,這個詞語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義項,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個。
D.孟子,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茲甚”,以比喻的修辭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擔心有災患,這就為后文不要失政的論述提供了依據(jù)。
B.“水至清即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在提醒君子進行統(tǒng)治的時候千萬不要苛刻,而要本著寬容、與人為善的原則處理事務,這兩句頗有哲理意義,已成名句。
C.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無論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確道理進行教化、忠誠而有信義,都是在上位者應該做到的,這樣才會有良好的政局。
D.“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數(shù)句,運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diào)了“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是人的基本屬性,讀來氣勢酣暢。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蒞民,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
②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5)兩篇文本的共同觀點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組卷:9引用:6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5分)
-
8.閱讀以下優(yōu)秀廣告文案,從三個方面概括其共同特點。(每點不超過15個字)
某品牌拍照手機:照亮你的美。
某品牌剪刀:只有親情剪不斷。
某品牌巧克力:牛奶香濃,絲般享受。組卷:5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共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南方周末》2021年12月29日刊發(fā)“2022新年獻詞”——《每一次抉擇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引起公眾熱議。文中寫道:
抉擇是堅忍持久的愛,是為自己為親人為路人為家與國的明天籌謀。
抉擇是責任擔當,是縱然身在沙漠,也要變身駱駝,不為鴕鳥。
抉擇是勇氣,是直面慘淡后的奮起,是橫下心接納陌生、改變和結果。
抉擇是較量,是狠狠扼住命運的咽喉而且還要以堂堂正正的姿勢。
抉擇是新生,是涅槃后更為強壯的靈魂,是摧枯拉朽、洗髓換骨后的輕盈如燕,是從悲觀中升華出的達觀,是最終化成的不老青山。
上述材料對中學生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中你感觸最深的一段或兩段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