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長垣市宏力學校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每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老子對“道“的追尋      說主張“無為”的道家的“道”其實是“君人南面之術”,今天的許多人會以為是一種誤解。但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年代的老子,他作為“周守藏室之史”,歷史文獻的閱讀使他洞察歷代君王的盛衰興替,因而他的“道”自然包含有“君人南面之術”。眾所周知,《老子》一書中的“圣人”既是道的體現者,也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最高統(tǒng)治者。而《老子》書中也一再為君王策劃治國之術。而這恰恰是漢初文景之治采用黃老之術的理論基礎。這說明中國思想家最重視的還是人與人的關系。而要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關系付諸實現,就必然有其用世的一面。
          像許多思想家一樣,老子并不滿足于對人類社會規(guī)律的分析,他們還要尋求一個總的規(guī)律。在25章,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的法是效法,地、天實際上是人所生存的環(huán)境,道則涵蓋了整體世界,因而是整體世界的總規(guī)律,換言之,世界規(guī)律統(tǒng)一于道。也許有人會問,不是還有最后一句“道法自然”嗎?這豈不是否認了道的最終規(guī)律性質嗎?其實“道法自然”正是“道性自然”的結果。自然者,自然而然,無須外力,無勞外界,無形無言,恍惚無為。這就是道的本性所決定的。只要我們看一下25章的前半部分就知道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梢詾樘煜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一焉。”這一章是老子聞釋“道”的本始性的重要篇章。首句無論是“物”還是“道”,都是素樸的、混沌的、原始的。它是絕對的同一,“獨立不改”。它是天下萬物的始源,“為天下母”。它是不可命名的,“道”“大”都是勉勉強強的名字,無論強調過程還是說明狀態(tài),這些名字都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它的運行是一個無限循環(huán)的過程。
          老子的“道”所具有的超驗的、彼岸的、非概念所能闡釋的諸多性質,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進展。老子所說的“無”恰恰相當于古希臘巴門尼德、亞里士多德等人的“存在”“是”“有”等概念,因為古希臘語里有系詞“是”,隨著語法的發(fā)展,這一系詞具有了不同的人稱、分詞、不定式形式,以至于最終名詞化了,而巴門尼德就是從此出發(fā)來追問“是”“是什么”——這便是“形而上學”或“存在論”。我們知道,古代漢語在先秦時代根本沒有系詞,王力先生七十年前對此進行了全面論證,在今天這已是古漢語學界的常識了。正因為如此,我們古代的思想家就不會像古希臘學者那樣提出問題。可以說,老子從漢語的現實出發(fā),在“形而上”的追尋上,開辟了一條中國式的探討道路。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老子“道”的含義的一項是
     

    A.“道”中包含著老子為君王策劃的治國之術。
    B.“道”中包含著對人類社會規(guī)律的分析和概括。
    C.“道”中包含著整體世界的總規(guī)律。
    D.“道”中包含著一個無限循環(huán)運行的過程。
    (2)本文在老子“道”的含義的追尋上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作者獨特見解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道家雖然主張“無為”,但老子主張的“道”,其實卻是“君人南面之術”。
    B.作者認為老子在“道”的追尋中,并不僅僅滿足于對人類社會規(guī)律的分析,還要尋求一個總的規(guī)律。
    C.作者認為老子的“道”,是素樸的、混沌的、原始的。它是絕對的同一,“獨立不改”。
    D.作者認為老子的所闡述的“道”中所具有的超驗的、彼岸的、非概念所能闡釋的諸多性質,推動了中國思想史的發(fā)展。
    (3)下面各項是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初文景之治采用黃老之術作為自己治國的理論基礎,可有力地證明,老子的思想對最高統(tǒng)治者治國十分有用。
    B.“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的是天下萬物的始源,“為天下母”。它是不可命名的。
    C.“道”涵蓋了整體世界,是整體世界的總規(guī)律,世界規(guī)律統(tǒng)一于“道”。“道”具有最終規(guī)律性的性質。
    D.老子從漢語的現實出發(fā),不像古希臘學者那樣提出問題,而是在“形而上”的追尋上,開辟了一條中國式的探討道路。

    組卷:4引用:2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共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蘇東坡十一歲時,進入中等學校,認真準備科舉考試。為應付考試,當時的學生必須讀經史詩文,經典古籍必須熟讀至能背誦。最努力苦讀的學生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東坡讀書時也就是用這種方法。若對中國詩文樸質的經典,以及正史中常見的名稱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這種讀書方法,自有其優(yōu)點。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后,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決非僅僅閱讀多次所能比。這種用功方法,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
          蘇東坡與弟弟蘇轍正在這樣熟讀大量的文學經典之時,他父親趕考鎩羽而歸。蘇洵對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雖未能考中,但他以純粹而雅正的文體教兒子,教兒子深研史書為政之法。這樣的家庭氣氛,正適于富有文學天才的青年的發(fā)育。
    (摘編自林語堂《蘇東坡傳》)材料二
          蘇軾生活在佛教傳播相當發(fā)達的四川,處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蘇軾家庭的宗教氣氛也十分濃厚,其父蘇洵是云門宗四世圓通居訥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優(yōu)婆夷,其弟和其繼妻都信佛,這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蘇軾的經歷看,他剛開始雖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對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沒有真正信奉佛教,元豐三年“烏臺詩案”后,四十一歲的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政治上的挫敗使他開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意義,并借佛老的方法來凈化自心。這一時期,他審視自己的經歷以及處世態(tài)度,重新尋找心靈的支撐點,開始思考人生真諦,開始接受佛教思想。謫居黃州以來,蘇軾躬耕東坡,作詩賦詞,向世人展現了一個極富魅力的“東坡居士”形象。
          黃州詞如此豐產的數量也預示著它內容的豐富性,其中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貶后曠達心情的抒發(fā),有登高臨水、吊古傷今,有對親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對世間丑惡的譏諷;既有火樹銀花的都市,也有靜謐祥和的鄉(xiāng)村……題材之廣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氣磅礴,豪放奔騰如洪水破堤,一瀉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則空靈雋永、樸質清淡。
          蘇軾詩詞的主導風格是灑脫曠達,其曠達風格的形成并非因其個人與偶然,同時也是整個宋代文化浸染下的產物。蘇軾從來都是以一種無所不適的超然態(tài)度來面對自己所遇到的種種挫折,佛學思想的影響讓他形成了一種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詩詞中抒發(fā)人生如夢的感觸,表現超然自如的人生態(tài)度,營造出一種空靈、恬淡而又清雅的獨特意境,從而構建出一個“詞意高妙”的超然曠達的藝術高境。
    (摘編自趙凡龍《蘇軾黃州詩詞論析》)材料三
          相比唐詩,詞在日本的影響要弱一些,這是因為觀念上詩為正宗,詞為詩余,而且寫作技術更難。盡管如此,日本文人寫詞還是代不乏人,他們學習、模仿唐宋詞人,其中特別喜歡效仿蘇軾的詞作。蘇軾是開辟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詞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早就流傳到了東亞各國。夏承燾在《論詞絕句》中云:“坡翁家集過燕山,垂老聲名滿世間?!闭f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國外廣為傳播。
          日本詞人學習、效仿蘇軾的詞,首先是仿調,即采用蘇軾創(chuàng)作的詞調。蘇軾最有名的豪放詞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水調歌頭》,許多日本詞人也喜歡用此詞調作詞。在日本詞人中,森槐南特別心折于蘇軾,也最有蘇詞之風,夏承燾在《域外詞選》序言中稱贊他:“日本詞人為蘇辛派詞,當無出槐南右者?!彼小鄂隆贰邦}髯蘇大江東去詞后”,與蘇軾進行跨時空的對話:“我思坡老,鐵綽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東去意,試問南飛烏鵲。斜月熒熒,明星爛爛,撐住曹瞞槊。人生知幾,仰天長嘯寥廓?!鄙蹦嫌锰K軾詞調憑吊蘇軾,一方面揣摩蘇軾創(chuàng)作該詞時的心路歷程,對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對蘇軾的人格魅力和風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評價,稱其“文章卓犖”,為“一世之雄”,可稱是東坡的“異代知己”。
          其次是用韻,即按照蘇軾詞的韻腳來進行創(chuàng)作。如林讀耕齋有次韻蘇軾的《滿庭芳?警世》詞;野村篁園有次韻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梅巖蓉湖枉過,詞以記喜,用坡老韻”;森川竹磎有次韻蘇軾的《勸金船》“送橫川唐陽赴任豐橋,用蘇東坡原韻”;鈴木豹軒有次韻蘇軾的《念奴嬌?汴京懷古》。這些詞不光次韻,大都也是以蘇軾詞為范本創(chuàng)作。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蘇詞的語詞句式、立意、風格來進行創(chuàng)作。有的直接擷取化用蘇軾詞的經典語詞,表達其相似情懷。如用“瓊樓玉宇”,森槐南的《水調歌頭》:“摩壘曉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备咭爸耠[的《水龍吟》:“料瓊樓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學句法,對蘇軾詞中的經典句法進行效仿。如對蘇軾《水調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模仿,高野竹隱的《水調歌頭》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邊鷗。”有的效仿已脫略蘇詞形跡,達到自出機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調歌頭》:“論填詞,板敲斷,笛吹酸。聲裂哀怨第四,猶道動人難。摩壘晚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在詞中抒發(fā)胸襟懷抱,表達詞學見解,與蘇軾一樣境界宏闊開放、豪健清雄。
    (摘編自錢錫生《日本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宋時期,學生科舉應考必須熟讀經史詩文并背誦經典古籍,蘇軾則常常用抄錄經書和正史的辦法閱讀經典。
    B.蘇軾的思想以及灑脫曠達的詩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尤其在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之后。
    C.夏承燾先生對蘇軾的詩詞頗有研究,并作詩加以稱道,因而對日本的詞人及其作品也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D.日本詞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蘇軾的人格和詞作,常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效仿蘇軾的詞調和詞意,堪稱蘇軾的“異代知己”。
    (2)根據材料,下列對蘇軾詩詞成就及影響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詩詞題材非常廣泛,涉及到個人情緒和生活的諸多方面,這與其作品豐產的數量有很大關系。
    B.蘇軾詞作雖然有其主導的風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風格迥乎不同,相對來說后期作品更趨成熟。
    C.蘇軾構建了一個“詞意高妙”的藝術境界,其作品無論生前還是身后,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廣為傳播。
    D.蘇軾的詩詞作品,在詞調、用韻、詞意等方面部備受青睞,成為日本詞人學習效仿的重要方面。
    (3)蘇軾作為“開辟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請結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組卷:3難度:0.2

(三)文學來文本閱讀(共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幸福的光亮
    張金鳳
          小區(qū)臨街的店鋪,可謂五花八門。理發(fā)店、電腦維修店、童裝店、早餐屋……只有一間店鋪還閑著。它比別家的租金略高,但門前環(huán)境也最好:地面寬敞,綠化帶植被茂盛,還有棵巨大的合歡樹,如同撐著一把大傘。
          合歡樹下是街坊大媽們平日聊天休閑的場所,平時熱熱鬧鬧。但今天,這棵樹下卻靜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鋪終于來了房客。一個年輕婦女一手抱著個可愛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掃地。男人在店鋪里清理雜物。這個孩子,叫旺旺。沒多久,大媽們就了解到這家新房客的情況——聽說男主人找了家工廠上班,一家人從鄉(xiāng)下剛進城,結婚時欠了債,在老家掙不到錢,進城來打工掙錢。
          白天,他們家敞著門,幾個月大的小孩在一個涼席上玩兒,旺旺媽就在旁邊穿手鏈、剪線頭、縫玩具,總也不閑。
          沒成想,沒過多久,就遇到了麻煩。旺旺爸騎摩托車不小心撞斷了腿,治療費用讓這個小家難以承受。旺旺爸在醫(yī)院久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倆夜里的哭聲,隔著門都傳出很遠。
          旺旺媽率先振作起來。她把家隔成兩半,鍋碗瓢盆和簡易的木板床塞進小小的隔間,更大的地方放了貨架,“旺旺超市”開張了。
          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歡樹下,給他們擺上熱騰騰的早飯。太陽移,樹蔭動,旺旺媽便將竹椅小床不斷往樹蔭里挪。她一天到晚樂呵呵的,把笑容帶給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顧客。
          小區(qū)里的人,漸漸地都愿意來這里買東西,因為旺旺媽樂觀,看著喜氣,總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說話柔,做事利索。別看店面小,貨卻備得很全。她嬌小的身軀跨上大號摩托,先去批發(fā)市場上貨,再到蔬菜市場進水果和青菜?!昂觅u就賣,賣不掉的我就吃了?!彼呛堑卣f。
          這天,旺旺媽操刀削土豆皮,將十幾個土豆切絲浸泡著。本是要自己吃的,卻被買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買去,還經常預定。旺旺媽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絲拓展開。她開始做些加工好的凈菜,回家下鍋炒炒就能吃,生意愈發(fā)紅火。雖然腿上有傷,但旺旺爸開始力所能及地給家里幫幫忙,臉上也逐漸有了笑容。
          合歡樹下的老人們說,旺旺家真不容易。小區(qū)里分布著好幾個超市,三步一戶、五步一家的,西門口剛開了個大型超市,生鮮齊全。要不是旺旺一家勤勞能干,這小超市很難支撐下去。
          旺旺超市開了一年多后,旺旺爸終于康復了,全心幫妻子打理小超市。買賣雖小,卻是一家人的根基。他們家水果蔬菜新鮮好吃,品質有保證。不跟別人硬拼價格,而是拼服務和時間:大清早出門,想買些東西,只有旺旺家早早就開著門,旺旺媽正在整理剛剛批發(fā)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鮮的食材。晚上,別家超市都是九點關門,只有旺旺超市的燈一直亮到十點半。剛來的時候,她還是滿臉羞怯、白白凈凈的模樣,現在已成為面頰黑紅的干練店嫂。
          丈夫干不了重活兒,旺旺媽一直自己干著上貨、搬運等活計。后來有了上門送貨的配送車,可她還是自己往批發(fā)市場跑。她說,有些居民想買的東西,還得她去淘。只有自己親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貨。
          隨著網上購物的飛速發(fā)展,旺旺超市門口暫存的快遞多起來。無論多忙,旺旺媽都將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細。她還專門騰出一個大紙箱放快遞,旺旺超市成了個小型中轉站。
          取快遞的人說,你收點費吧,要不我們以后不好意思麻煩你??赏鷭寛?zhí)意不收,鄰居間這么點小事都不能托付嗎?我一沒花本錢,二沒花勞動,哪里能要你們的錢呢?以后也盡管往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樣,不耽誤多少工夫。
          去年夏天,旺旺超市卻罕見地關了門,門口一塊紙牌上寫著:有事外出,歇業(yè)一周。旺旺超市自開業(yè)以來,幾乎沒有關過門,實在有事,最多關門半天。這次是怎么了?
          再次營業(yè)的時候,旺旺媽滿臉燦爛的笑容。鄰居問,這幾天干啥去了?她說:“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學了,我們兩口子也從來沒出過遠門。這次去北京好幾天,去天安門看了升國旗,還去了故宮、萬里長城!”
          她將招牌和燈盞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旺旺超市”那盞燈更加明亮了。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的環(huán)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場所,而合歡樹這一物象與主人公一家的形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有助于表達主題。
    B.小說多處運用對比手法來增強感染力,如夫妻倆痛哭,與下文“臉上逐漸有了笑容”“滿臉燦爛的笑容”形成對比,塑造了人物形象。
    C.“旺旺超市卻罕見地關了門”這一情節(jié)的設置,既表現了超市的生意好,同時也設置了懸念,使行文有起伏,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D.小說在塑造旺旺媽這一形象時,運用了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等多種手法,還通過合歡樹下老人們的評價側面烘托形象。
    (2)旺旺媽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小說以“幸福的光亮”為題,有哪些內涵?

    組卷:8引用:10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

  • 8.下面是樹德中學學生會邀請2022屆高三畢業(yè)生家長參加學校成人典禮邀請函中的部分內容,其中有五處不妥當,請指出并改正。
          我校將于2021年10月28日上午8時在學校體育場隆重召開2022屆高三畢業(yè)生成人禮儀式。18歲是人生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意味著成熟,意味著獨立,意味著責任擔當。因此成人禮對即將走進成人行列的高三學生而言意義匪夷所思。為確保儀式圓滿成功,學校領導和老師高度重視,精心策劃;我們每一個學生充滿熱情,鼎力協助。我們無比期待成人禮儀式的精彩呈現,更期待您們能前來見證這個莊嚴時刻。在此,我們謹代表全校師生誠邀所有高三學生家長務必撥冗出席。

    組卷: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馬云的助理陳偉在《這就是馬云》里寫到,某年年底,員工沒有年終獎還必須加班。馬云把大家組織起來開會,問道:“如果你有500萬年終獎,想怎么花?”員工們興奮地你一言我一語,幻想自己有錢后的樣子,暢談了一個小時。公司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大家繼續(xù)開心地工作。
          與馬云沒錢窮開心形成鮮明對比,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一文開篇就說道“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么辦?”任正非提出:“我們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我們可否抽一些時間,研討一下如何迎接危機……”
          馬云和任正非,一個沒錢,卻對未來很樂觀,讓員工幻想年終獎有500萬;一個有錢,卻對未來充滿憂患意識,讓員工念著冬天的寒冷。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從他們倆人中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3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