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廣東省中山市多校中考地理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7/10 8: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圖為我國東南部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周末,小明與家人一起去圖示地區(qū)爬山,從a地爬到山頂b,大約爬升了( ?。?/h2>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2.如圖為我國東南部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四地最適宜發(fā)展種植業(yè)的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60
  • 3.如圖示意我國東南部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分布,讀圖完成4~6題。
    A處發(fā)生泥石流時,正確的逃生方向是( ?。?/h2>

    組卷:5引用:0難度:0.60
  • 4.“中國菠蘿看廣東,廣東菠蘿看徐聞”,徐聞被譽為“中國菠蘿之鄉(xiāng)”。為全力做好菠蘿的銷售工作,當?shù)卣l(fā)展規(guī)模龐大的菠蘿加工產業(yè),還開啟了“徐聞菠蘿”高鐵專列,跨越1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如圖為我國菠蘿主要種植省級行政區(qū)域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按照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我國菠蘿主產區(qū)主要分布在(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 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東北黑土區(qū)是世界主要的黑土帶之一,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東北黑土地開墾以來,一直處于高強度利用狀態(tài),重用輕養(yǎng),土地肥力長期透支,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生態(tài)功能退化,加上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出現(xiàn)黑土變“瘦”了、變“薄”了、變“硬”了的現(xiàn)象,這給我國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糧食安全帶來挑戰(zhàn)。
    材料二: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為保護黑土地,東北地區(qū)多地采取了相關措施。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人們采用“梨樹模式”耕作,即以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栽培技術為核心保護黑土地,既減少了土壤的風蝕和水蝕,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黑龍江省將每年5月25日所在周設定為黑土地保護周,同時,種養(yǎng)結合,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保護措施,推進侵蝕溝綜合治理,建立黑土地長效保護機制……近十年來,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逐漸成為共識。2022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從國家層面首次就保護黑土地立法。
    材料三:如圖分別為我國黑土主要分布區(qū)示意圖、哈爾濱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

    (1)我國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
     
    (填地形區(qū)),主要是因為當?shù)貧夂?
     
    ,有利于發(fā)育黑土厚重的腐殖質層。
    (2)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守護好每一寸黑土地。為此,我國制定
     
    的基本國策。在春秋季節(jié),受
     
    影響,東北地區(qū)容易發(fā)生低溫凍害。
    (3)結合材料,分析東北地區(qū)的黑土變“瘦”了、變“薄”了、變“硬”了的原因。
    (4)為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東北地區(q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丹麥陸地面積有限,自然資源較貧乏,除石油和天然氣外,其他礦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進口。丹麥政府積極支持風能發(fā)電的研究和開發(fā),技術日臻成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風電設備生產國之一,目前風能約占丹麥整體供電的42%,其風力發(fā)電量遠超本國電力需求,多余的電力向挪威、瑞典出口。丹麥為了建造更多新能源儲存樞紐,計劃在海上建造一個巨大的新能源人工島。丹麥政府表示,在能源島上利用風力生產氫氣并轉換成液體燃料。
    材料二:丹麥示意圖(圖1)和丹麥海上風電場景觀圖(圖2)。
    ?
    (1)丹麥位于
     
    洲西部,瀕臨
     
    海和
     
    海。
    (2)從自然資源的可再生、非可再生的特性看,風能屬于
     
    資源。丹麥是世界碳排放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低碳”應對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
    (3)分析丹麥大力發(fā)展風能發(fā)電的原因。
    (4)說出建設新能源人工島對海上交通的意義。

    組卷: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