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xué)年湖南省株洲二中高一(下)開學(xué)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4 16:30:6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6分,每小題6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今天,如何穿出中國范兒
    《史記》載,趙武靈王“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xí)騎射”,卻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紛紛進言,認為“衣服習(xí)俗,古之禮法”,拋棄自身傳統(tǒng)而改夷狄裝束,乃是一種罪過。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內(nèi)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漢服,以達到去除鮮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漢族的目的。
          自古以來,服飾一直是體現(xiàn)國家民族風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華是禮儀之邦,最重服飾,“衣食住行”,以“衣”為首。歷經(jīng)幾千年流變,發(fā)展出的服飾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從漢服、唐裝到旗袍、中山裝,經(jīng)典的中華服飾也曾成為世界眼中靚麗的風景。
          然而,在當代中國,這種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飾文化卻似日趨式微。最簡單的例子便是,當我們被要求“著正裝”的時候,腦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禮服。這對于有著幾千年傳承的服飾文化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民族服飾,于個人,是身份的標簽和文化認同感的載體;于國家,是形象的展示與禮儀的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政治中,特色鮮明的民族服飾,更會成為國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國服”,如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和東歐、北歐諸國,阿拉伯國家更是重視。
          相比之下,我們的重視程度似乎還不夠。新中國成立初期,曾規(guī)定外交人員的正裝為中山裝。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山裝似乎顯得不太符合當下的審美觀,因而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外交官們也開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國家眼中并不算正裝,在最隆重的外交場合,穿西服會被視為過于隨便、不尊重外交禮儀的行為。
          所幸的是,已經(jīng)有不少人意識到并試圖彌補這一缺憾,“中式禮服文化研究熱”正在國內(nèi)悄然興起。日前在北京召開的“國服文化研討與服裝探索展示大會”,就是熱潮中的一股涓流。這次由民族文化藝術(shù)工作委員會等聯(lián)合主辦的會議,以傳承和弘揚民族服飾文化為宗旨,探討最多的話題就是為什么要有“國服”、“國服”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的確,如果我們在重大集會、節(jié)日慶典與外交場合能穿“國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樹立充滿文化自信的中國形象。這就要求“國服”具有對普通民眾的親和力,便于普及。它不僅僅是在設(shè)計上加入中國元素那么簡單,更應(yīng)體現(xiàn)中華民族對于衣著的文化理念。
          服飾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魏晉風流,士人愛穿敞襟寬袍,以顯自由不羈;大唐盛世,開放自信,服飾因之雍容華貴;在國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國范兒,看來真不是一件小事。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民族服飾,于國家,是形象的展示與禮儀的體現(xiàn),尤其是在現(xiàn)代政治中,特色鮮明的民族服飾,會成為國家的文化名片。
    B.趙武靈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xí)騎射”遇到巨大阻力,因為王公大臣認為拋棄自身傳統(tǒng)而改夷狄裝束,是一種罪過。
    C.自古以來,服飾一直是體現(xiàn)國家民族風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最重服飾,“衣食住行”,以“衣”為首。
    D.在當代中國,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飾文化好像逐漸衰弱了。當我們被要求“著正裝”時,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禮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有著幾千年傳承的服飾文化,歷經(jīng)流變可謂博大精深,漢服、唐裝、旗袍、中山裝,都曾成為世界眼中靚麗的風景。
    B.與趙武靈王“革衣服之制”的內(nèi)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漢服”,但他們都由此達到了融入漢族的目的。
    C.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國服”,比起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和東歐、北歐諸國尤其是阿拉伯國家,我們的重視程度好像還不夠。
    D.由民族文化藝術(shù)工作委員會等聯(lián)合主辦的“國服文化研討與服裝探索展示大會”,是“中式禮服文化研究熱”的一種體現(xiàn)。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當下審美觀的中山裝,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場合,這種穿著會被視為不尊重外交禮儀的行為。
    B.“探討為什么要有‘國服’、‘國服’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象可以證明,當下有不少人正在試圖彌補我們沒有“國服”的缺憾。
    C.大唐盛世雍容華貴之服,彰顯開放自信。服飾反映社會,因此在國家崛起之今日,我們都應(yīng)該把“如何穿出中國范兒”當成一件大事。
    D.我們只有在重大集會、節(jié)日慶典與外交場合穿具有中國范兒的“國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樹立充滿文化自信的中國形象。

    組卷:9引用:28難度:0.9

二、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14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乘電梯
    張愛國
          ①為了趕一份文件,李牧幾乎熬了個通宵,剛上床,鬧鐘就響了。李牧實在想再迷糊一陣子,卻突然想到最近局里正在狠抓“四風”,渾身一激靈--誰都知道,遲到雖然算不上什么大事,但眼下這形勢,也能大到自己無法承受的地步。
          ②時間真不是個東西,就在李牧這一想一激靈中就過去了一刻鐘。李牧一骨碌爬起來,披衣踏鞋,神速洗漱,奪門而去。下了公交車,李牧在局門口買了一塊燒餅,一邊大口撕咬著,一邊大步奔向辦公樓。
          ③跨進大樓,李牧抬頭看墻上的時鐘,謝天謝地,還有四分鐘,再看電梯,正在緩緩地關(guān)門。李牧一個箭步,一頭扎進了電梯。電梯里只有兩個人,李牧又咬一口燒餅,抬頭一看靠近自己的人,是科長,趕緊向科長一彎腰,同時一梗脖子咽下嘴里的燒餅,硬生生地憋出一句:“科長早!”科長白一眼李牧,一指身旁的人說:“是局長早!局長好!”李牧這才去看里面那人,天啊,竟然是局長,急忙將手里的燒餅揣進兜里,深深一彎腰:“局長早!局長好!”局長似乎點了點頭,沒搭話。
          ④局長怎么乘這部電梯?李牧想起來了,為了貫徹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shè),厲行節(jié)約,局里上周決定,關(guān)閉原有的那部領(lǐng)導(dǎo)專用電梯,實行領(lǐng)導(dǎo)和普通辦事員乘坐一部電梯的新舉措。為此,省里的媒體還進行了報道,說這不僅節(jié)約了一部電梯的費用,還有利于領(lǐng)導(dǎo)了解下情,密切了領(lǐng)導(dǎo)和群眾的關(guān)系,可謂一舉多得。想著這些,電梯已經(jīng)緩緩上升了,李牧急忙伸手按下自己所在的七樓按鈕。哪知李牧的手還沒縮回來,科長的手卻伸了過來,將李牧剛剛按亮的七樓給取消了,同時沒好氣地說:“領(lǐng)導(dǎo)忙,時間寶貴!”
          ⑤李牧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一個小辦事員,怎么能截斷局長的電梯,耽誤局長的時間呢?可一時又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只機械地說:“對不起,領(lǐng)導(dǎo)忙,時間寶貴。”
          ⑥“嘎吱嘎吱……”電梯到七樓了。李牧悄悄看了看手表,還有兩分鐘就遲到了,雖然心急如焚,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電梯繼續(xù)“嘎吱嘎吱”向局長的十二樓升去。
          ⑦終于到了十二樓,電梯門打開,科長一腳在里一腳在外地跨在電梯口上,彎著腰,后背抵著電梯門,一手護著門頂,一手向局長做著請的姿勢:“局長您慢走,局長請慢走?!本珠L“嗯”一聲,出了電梯。李牧這才回過神,急忙跟一句:“局長您慢走?!彪娞蓍T卻關(guān)上了。
          ⑧李牧的手指在指向七樓按鈕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剛才的錯誤,急忙轉(zhuǎn)向科長所在的九樓按鈕,按下。
          ⑨“不用!先到下面。”科長面無表情地說。
          ⑩“謝謝科長!”李牧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暖流:還是科長理解下屬的苦衷啊,知道我就要遲到了,讓我先下去。于是按了取消鍵,再按下七樓的。
    ?“一樓!”科長大聲說著,狠狠推開李牧還沒來得及放下的手,按下取消鍵,再按一樓的。
    ?李牧傻了,科長的辦公室明明在九樓,怎么要到一樓去?自己這是怎么了,一大早盡惹得領(lǐng)導(dǎo)不高興?李牧又畢恭畢敬地向科長一彎腰:“科長,對不起,我……我……”科長鼻孔里吭一聲。
    ?嘎吱嘎吱……”電梯沒心沒肺地慢慢下墜,又到七樓了,李牧一看表,已經(jīng)遲到一分鐘了。他知道,如果這時候能  出去,大家應(yīng)該還在排隊打卡,自己還不至于遲到??墒牵娞莸闹甘緹?,只有一樓的亮著。
    ?終于到了一樓,電梯門打開,李牧學(xué)著剛才科長對局長的樣子,一腳在里一腳在外地跨在電梯口上,彎著腰,后背抵著電梯門,一手護著門頂,一手向科長做著請的姿勢:“科長您慢走,科長請慢走。”哪知科長又狠狠地白他一眼,站到電梯口,掏出車鑰匙,對著自己停在院子里的汽車一按,“咔”一聲,車門鎖上了。
    ?“敢情科長剛才為了送局長上樓,連車門都沒來得及鎖啊?!崩钅料胫?,才意識到自己與科長的差距豈止是十萬八千里啊。
    ?“嘎吱嘎吱……”電梯門又關(guān)上了,科長按亮了九樓的按鈕……
    ?從此,李牧和其他普通辦事員一樣,每天寧愿步行爬上七樓,也不敢乘坐那部電梯了。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項是
     

    A.上班遲到,這是與“四風”沒啥關(guān)系的事情,可是,想到當前的形勢,李牧還是嚇得渾身一激靈,剛剛上床的他不得不趕緊起床上班。
    B.李牧在電梯里遇到了局長和科長,本來可以不遲到,但因為要先送局長,再送科長,最后還是遲到了。
    C.文章善于運用細節(jié)描寫,如李牧在電梯里向科長問好時一梗脖子咽下嘴里的燒餅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內(nèi)心深處對領(lǐng)導(dǎo)的反感。
    D.李牧跟著科長下到一樓,才知道科長為了送局長上樓,連車門都沒來得及鎖,對此,李牧深刻感受到自己與科長工作能力上的差距。
    (2)小說對科長這一形象的刻畫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3)文中多次提到電梯“吱嘎吱嘎”的聲音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組卷:1引用:3難度:0.6

三、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12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張中行:“都市柴門”中的布衣學(xué)者
    宋鳳英
          1909年,張中行生于河北香河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31年,22歲的張中行考入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在北大,張中行先后師從多位名家學(xué)者,如熊十力、周作人、胡適、梁漱溟、劉半農(nóng)等,并與呂叔湘、葉圣陶等文人學(xué)者有過交往。
          北大紅樓的求學(xué)經(jīng)歷,讓張中行獲益匪淺。他涉獵廣泛,打下了深厚的學(xué)術(shù)功底,是真正學(xué)貫中西的大家。他語言、文學(xué)、哲學(xué)、宗教、歷史、戲劇、文物、書法的學(xué)識之淵博,文化界早有公論。張中行研究國學(xué)、邏輯學(xué)、哲學(xué),不僅醉心于思索老莊、孔孟、佛學(xué),而且研究羅素、培根。有人曾問張中行:“總結(jié)一生,您認為給你戴一頂什么‘帽子’比較適合?比方文學(xué)家、教育家、哲學(xué)家,等等?!睆堉行谢卮鹫f:“如果硬要戴一頂‘帽子’,我想可能是思想家。這一生中我自認為不糊涂?!薄俄樕摗繁闶菑堉行姓軐W(xué)著作的代表,它是張中行自認為最費力氣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有人把它稱作“當代中國論語”。書稿醞釀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最終完成于1992年5月,整個成書過程約40年。
          張中行與啟功、季羨林等國學(xué)大師交往甚密。啟功一度稱張中行為“老夫子”,說他“說現(xiàn)象不拘于一點,談學(xué)理不妄自尊大”。對于張中行,季羨林曾評價他“學(xué)富五車,腹笥豐盈”,并用“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來形容這位老友。
          張中行是個謹言慎行的人,但在“文革”中也未能幸免于被放逐的命運。然而這一切并沒有改變他達觀的性格。學(xué)識、閱歷、人生,為張中行積累了豐厚的財富,這些都厚積薄發(fā),化作他如泉的文思。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張中行直到80歲才“暴得大名”,被稱為“文壇老旋風”,著有《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月旦集》《流年碎影》等。
          他吃飯時從不會把飯粒掉在桌子上,總是吃得干干凈凈,曾在農(nóng)村生活過的他深知“粒粒皆辛苦”。張中行平日愛酒,尤好“二鍋頭”,曾有人因景仰而送他一瓶“人頭馬”,可張中行沒見過這酒,很不在意地將它隨手置于墻角。后來張中行從報紙上得知這樣一瓶“人頭馬”竟要1800元,便端詳那酒,心想“喝一兩就等于喝180塊”,因而實在難以下口。但在女兒們的印象中,在待人處事方面,父親非??犊T袀€中學(xué)生給張中行寫信,說很喜歡他的書,但是沒錢買。張中行就非常高興地把書寄給他了。他總教育年輕人,希望他們生活向下看,學(xué)問向上看。對于向自己索字、要簽名、要書的人,張中行總是來者不拒,書法還常常自己裝裱好了才送人。不但如此,他還幫別人向啟功、金克木索墨寶、要簽名。金克木一般不給人簽名,他就把筆硬塞到人家手里,命令他“簽”。可是他從來不為4個女兒向別人索墨寶,他自己的字也不給女兒,他說他是天生的左撇子,字寫得并不好,但別人向他要,他不能拒絕。
    “文革”中,張中行吃了不少苦。1968年,張中行開始離開正常工作崗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內(nèi)掃廁所、干零活。他雖然出身清貧,卻被定了個“富農(nóng)”成分,被發(fā)配到安徽鳳陽干校勞動改造。在干校,張中行挨過批斗。因為他夜里看星星,別人說他是想變天。還有一次在挑水的時候,他把水桶掉到井里了,沒撈上來,被認為是破壞“抓革命,促生產(chǎn)”。他喜歡唐詩宋詞,不鉆研“紅寶書”,為此又挨了批。
          1978年,張中行回到了北京。回京后,張中行和老伴李芝鑾長年借住二女兒張文家,直到1994年他85歲時才分到一套三居室房子。整個家沒進行任何裝修,白墻灰地。張中行特為自己的簡樸住所取名“都市柴門”。他告訴來賀喬遷之喜的友人:“搬家前只是掃帚一把,頂棚一張,墻四面,地一片,過一遍,了事?!薄叭珮且话俣鄳簦瑳]裝修的僅我一家。”“那地面若是變得軟騰騰的(鋪了地毯),那墻壁、屋頂若是變得亮星星的(安了吊燈),怕是白日寫不出文章,睡覺夢不見周公。”
          張中行新家的家具很簡單,桌椅板凳都是舊的,破藤椅腿上打著繃帶,門廳里有一個老式掛鐘。張中行說:“這鐘要每7天上一次弦,大概和我的年齡差不多?!睆堉行屑孀鲿康呐P室中堆滿了書。一張老式的寫字臺上放著一個很大的乾隆時期的硯臺,還有文稿、筆等。一把他當年在北京大學(xué)上學(xué)時買的藤椅,已發(fā)黃變黑,許多地方都纏繞著繩子。這些年來,張中行就是坐在這張?zhí)僖紊?,寫下了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政治、對人生和對百姓深刻思考。
    (摘自《世紀采風》,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出身農(nóng)家,但張中行還是憑借涉獵廣泛考入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這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學(xué)術(shù)功底,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chǔ)。
    B.張中行之所以認為自己是思想家,是因為他自認為一生都不糊涂,一生都在醉心于思索老莊、孔孟、佛學(xué),而且研究羅素、培根。
    C.有人稱贊《順生論》為“當代中國論語”,該書稿醞釀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最終 完成于1992年5月,整個成書過程約40年。
    D.“文革”期間,張中行因各種各樣的理由而挨批挨斗,但他依然不改初心,喜歡看唐詩宋詞,勤于思考。
    (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
     

    A.北大紅摟的求學(xué)經(jīng)歷,是張中行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在求學(xué)期間,他廣泛地涉獵各種知識,學(xué)貫中西,為日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B.啟功先生、季羨林等國學(xué)大師都與張中行交往甚密,他們對張中行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稱他為“高人”
    C.“文化大革命”期間,張中行惡運不斷,不斷地被放逐,被批斗,正是因為這些耽誤了他的創(chuàng)作,致使他直到80歲才“暴得大名”。
    D.“文化大革命”的經(jīng)歷,讓張中行吃了很多苦,因此,他生活極為節(jié)儉,吃飯時,從不會把飯粒掉在桌子上,即使愛喝酒,面對“人頭馬”也不舍得喝下。
    E.中行生活節(jié)儉,但他的思想極為富有,就在那張破得不能再破的藤椅上,他不斷地對社會、對政治、對人生和對百姓進行深刻思考。
    (3)在本文中,體現(xiàn)了張中行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質(zhì)?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

    組卷:0引用:1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3小題,19分)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管晏列傳
    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br />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腹珜嵄闭魃饺?,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br />      管仲富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選自《史記?管晏列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時常與鮑叔牙 游:交往
    B.嘗與鮑叔 賈:做買賣
    C.天下不管仲之賢 多:多數(shù)
    D.管仲富于公室 擬:類似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管仲善于為政的一組是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②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③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
    ④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⑤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
    ⑥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管仲年輕的時候,常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賢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終善遇之。
    B.管仲曾侍奉齊國公子糾,公子小白立為桓公后,公子糾被殺,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會”以三個典型事例寫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D.鮑叔牙推薦了管仲,而管仲讓鮑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屬,這種行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評指責。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②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組卷:5引用:5難度:0.5

六、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14分)

  • 11.閱讀下面這幅漫畫,回答后面的問題。

    (1)請概括敘述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要求不照搬漫畫中的文字,不超過45個字。
    (2)請談?wù)勀銓@幅漫畫的感悟,要求表達準確、簡練,不多于100個字。

    組卷:0引用:1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賽點,本是體育術(shù)語,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比賽一場進行到最后階段,一方再得分即可獲勝,這時稱為比賽的賽點。其實,在人生長河中,同樣有類似的賽點現(xiàn)象,把握住了人生賽點,人生就會亮麗多彩。
          請你以“賽點”為題寫一篇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