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九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0/19 7: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表現在( ?。?br />①各地紛紛開展墾殖運動
    ②墾殖者成為新開發(fā)地區(qū)的主人
    ③莊園制度逐漸衰落和瓦解
    ④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2.隨著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農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工人與雇主逐漸形成哪一性質的生產關系?( ?。?/h2>

    組卷:179引用:50難度:0.5
  • 3.在15世紀的西歐,學者、藝術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都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作品的數量比500-1400年的總和還要多。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7難度:0.7
  • 4.“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偉大人物為標志的”材料中的這位偉大人物就是文藝復興的先驅意大利人但丁,他的代表作是( ?。?/h2>

    組卷:0難度:0.9
  • 5.14-16世紀,遠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歐國家頗為流行。貴族們希望通過海上征服戰(zhàn)爭建功立業(yè),贏得君主歡心,從而獲取俸祿、封地和職位;商人們希望開拓新的商路和市場,獲得發(fā)財致富的機會;普通民眾則希望獲取新的土地。據此可知,在當時葡萄牙等西歐國家( ?。?/h2>

    組卷:25引用:5難度:0.8
  • 6.識讀歷史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對如圖所示示意圖解讀正確的是(  )
    菁優(yōu)網
    ①促進了古代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
    ②麥哲倫船隊完成環(huán)球航行
    ③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fā)現”美洲大陸
    ④世界各地區(qū)連為一個整體

    組卷:256引用:7難度:0.5
  • 7.殖民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通過海外殖民可以(  )
    ①積累原始資本
    ②提供工業(yè)原料
    ③開拓海外市場
    ④解決技術難題

    組卷:83引用:30難度:0.9
  • 8.劉宗緒在《世界近代史》中寫道:“它是17世紀的‘海上馬車夫’,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商船隊,掌握著各國商品運輸中的很大一部分?!薄八笔牵ā 。?/h2>

    組卷:49引用:2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21題7分,22題8分,23題7分,24題8分,共30分。

  • 23.科技的變革深深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影響了人類社會的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提供的信息,在序號處填寫相應內容。
    時間 人物 成就 影響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揭開了工業(yè)革命的序幕
    1785年 瓦特 改進蒸汽機 人類進入“②
     
    1825年 斯蒂芬森
     
    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
    材料一:工業(yè)革命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yè)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yè)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代之以工業(yè)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yè)社會。英國是工業(yè)革命發(fā)生最早的國家,也是工業(yè)革命及其后果表現最典型的國家。
    ——劉宗緒《世界近代史》(2)依據材料,分別概括工業(yè)革命中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
    材料二:“一個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br />(3)這句話中的“幽靈”指什么?這個“幽靈”出現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fā)展,試舉一例說明。

    組卷:9引用:1難度:0.3
  • 24.近代以來,各國在歷史發(fā)展的危機中抓住機遇,推動社會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到了19世紀60年代,它的弱點暴露無遺。內部很不穩(wěn)定,對外則比想象中虛弱許多,其關鍵弱點既是政治的,又是經濟的。亞歷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與其說是振衰起敝的靈丹妙藥,不如說是暴露疾病的癥狀。
    ——(英)艾璃克,霍布斯絕姆《資本的時代》(1)材料一中,該國的“關鍵弱點”是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作者對亞歷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評價是否恰當。并簡述理由。
    材料二:美國這場戰(zhàn)爭的意義在于,它粉碎了奴隸主階級的政治勢力,使工業(yè)資產階級掌握了全部國家政權,使其能夠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全面地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戰(zhàn)爭消滅了嚴重阻礙生產力發(fā)展的奴隸制度,無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為美國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
    ——摘編自劉祚昌、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2)材料二中的“這場戰(zhàn)爭”史稱什么?依據材料二指出這場戰(zhàn)爭使美國的階級關系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從而“為美國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
    材料三明治政府“殖產興業(yè)”的三個階段
    時期 內容
    第一階段(1870-1873) 國家開始進行軍事工業(yè)的建設,重點發(fā)展國營事業(yè),特別是把鐵路和礦山放在重要的地位
    第二階段(1873-1880) 資金由中央負責籌措、調配、繼續(xù)發(fā)展鐵路、礦山和機械制造,鼓勵經營務農、畜牧和農產品加工,縮小國營事業(yè)規(guī)模
    第三階段(1880-1885) 廉價處理國有企業(yè),大力扶植私人資本主義成長,重點放在紡織、玻璃、制糖等行業(yè)的經營
    ——摘編自浙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歷史》
    (3)根據材料三,歸納明治政府“殖產興業(yè)”的變化。
    (4)綜合上述材料,從三個國家的發(fā)展中,我們得到的經驗是什么?

    組卷:20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