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震澤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1/3 4:30:2
一、單項選擇題
-
1.如圖表示孟德爾雜交實驗操作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80引用:12難度:0.8 -
2.A、a和B、b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正常情況下基因型AaBb的植株不能產(chǎn)生的配子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3.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順序是( ?。?/h2>
組卷:9引用:3難度:0.9 -
4.最能正確表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zhì)的是( ?。?/h2>
組卷:101引用:49難度:0.9 -
5.孟德爾利用純種的黃色圓粒豌豆(YYRR)和純種的綠色皺粒豌豆(yyrr)做親本,通過假說-演繹法設(shè)計雜交實驗得出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6.如圖為某生物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量變化的曲線圖。據(jù)圖判斷,C-D段細胞中核DNA分子和染色單體的數(shù)目分別為(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7.關(guān)于對基因與生物體性狀關(guān)系的理解,判斷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8.如圖遺傳系譜圖(黑色為患者)中,肯定不是紅綠色盲遺傳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3.圖甲為某二倍體動物(2N=4)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變化示意圖,圖乙為該動物體某一器官內(nèi)部分細胞分裂圖。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Ⅰ→Ⅱ過程中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
(2)圖乙中B細胞含有
(3)圖乙中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4)若該動物的原始生殖細胞中每對同源染色體僅有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兩條鏈均被15N標記,讓該細胞在含14N的環(huán)境中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B細胞中含有15N標記的染色單體有
(5)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繪出圖乙中A細胞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柱形圖,并在橫坐標下的方框中注明該細胞的分裂時期。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24.果蠅的眼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僅位于X染色體上。A和B同時存在時果蠅表現(xiàn)為紅眼,B存在而A不存在時為粉紅眼,其余情況為白眼。
(1)果蠅具有飼養(yǎng)管理容易、繁殖快、染色體數(shù)目少便于分析、有較多易于區(qū)分的
(2)一只純合粉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F(xiàn)1代全為紅眼。
①親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②將F1代雌雄果蠅隨機交配,所得F2中粉紅眼果蠅的比例為
(3)果蠅體內(nèi)另有一對常染色體的基因T、t與A、a不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當t基因純合時對雄果蠅無影響,但會使雌果蠅性反轉(zhuǎn)成不育的雄果蠅。讓一只純合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雌雄比例為3:5,無粉紅眼出現(xiàn)。
①果蠅的兩對基因T、t與A、a在遺傳時遵循基因的
②F2雌果蠅共有
③用帶熒光標記的B、b基因共有的特異序列作探針,與F2雄果蠅的細胞裝片中各細胞內(nèi)染色體上B、b基因雜交,通過觀察熒光點的個數(shù)可確定細胞中B、b基因的數(shù)目,從而判斷該果蠅是否可育。在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若觀察到
(4)果蠅的某些性狀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如果某基因突變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碼信息)如圖所示(注:起始密碼子為AUG,終止密碼子為UAA,UAG或UGA)。
甲鏈如圖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轉(zhuǎn)錄時,以組卷:15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