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濟寧市兗州一中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21 13: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文學的自覺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它貫穿于整個魏晉南北朝,經(jīng)過大約三百年才實現(xiàn)。
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志:首先,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漢朝人所謂的文學是指學術,特別是儒學,《史記》中“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所說的文學顯然是指學術。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于學術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并立。同時又有文筆之分,劉勰《文心雕龍》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绷涸凼捓[對文筆之分有進一步說明:“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汎渭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笔捓[所說的文筆之別已不限于有韻無韻,而強調(diào)了文之抒發(fā)感情以情動人的特點,并且更廣泛地注重語言的形式美,他所說的“文”已接近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了。
其次,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文體辨析可以上溯至《漢書?藝文志》,更為明晰而自覺的文體辨析則始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將文體分為四科,并指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段馁x》進一步將文體分為十類,對每一類的特點也有所論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將詩和賦分成兩類,并指出“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特點。到了南朝,文體辨析更加深入、系統(tǒng)。《文心雕龍》和《文選》對文體的區(qū)分更系統(tǒng),討論更深入?!段男牡颀垺飞掀闹饕懻撐捏w,分33大類。其《序志》說:“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tǒng)?!睂γ糠N文體都追溯其起源,敘述其演變,說明其名稱的意義,并舉例加以評論?!段倪x》是按文體編成的一部文學總集,當然對文體有詳細的辨析。如果對文學只有一種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區(qū)分,還不能算是對文學有了自覺的認識,所以文體辨析是文學自覺的重要標志。
再次,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離不開審美特性。所謂文學的自覺,最重要的或者說最終還是表現(xiàn)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上面所說的“詩賦欲麗”的“麗”,“詩緣情而綺靡”的“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瀏亮”,便已經(jīng)是審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聲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詩歌中的運用,再加上對用事和對偶的講究,證明他們對語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覺的追求,這對中國文學包括詩歌、駢文、詞和曲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文心雕龍》以大量篇幅論述文學作品的藝術特征,涉及情采、聲律、麗辭、比興、夸飾、練字等許多方面,更是文學自覺的標志。
(摘編自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材料二:
文學自覺是一個漸進的進程。以文字記述事件,表達思想與情性,進而描摹物象,傳神寫照,娛情悅性,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進,日益積累了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與體會。從此,文學的表現(xiàn)內(nèi)容擴大,文學性日趨明確、豐富。內(nèi)容的擴大與豐富,不僅關注“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發(fā),而且關涉“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的廣泛的人生悲歡離合。動蕩社會中的民生百態(tài),開始進入了建安、曹魏時代作家的視野,盡情展示時代亂離與悲苦人生,抒寫個體命運的焦灼憂慮。漢代體物瀏亮的大賦,難見個人情性,至此遂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王粲《登樓賦》、向秀《思舊賦》等,旨在表現(xiàn)個人悲苦以及對他人悲慘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趨多樣和深切。即使實用文體,如阮籍《大人先生傳》、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等,亦有著鮮明的個性特色。就文學性而論,曹丕“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旨在強調(diào)作家才情、生命體驗的獨特性;陸機“詩緣情而綺靡”,明確主張詩歌應基于個人情感,而有“綺靡”之美;劉勰兼重“風骨”與“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體驗、才情。
文學自覺,指的是一種自覺之創(chuàng)作意識與狀態(tài)。為藝術而藝術,僅僅指作家看重藝術,借藝術(文學)表達自己獨特的生命意識和人生體驗。魏晉張揚文學的個人情性表現(xiàn)、審美追求,打破寓訓勉于文學的樊籬,也并不意味著否定文學應該承載的社會責任。曹丕說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價值,也強調(diào)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以自我的努力,達到超越權勢、生命局限的不朽。而這正可以視為文學自覺的宣言。由此,文學自覺,乃是魏晉時期的特殊文學現(xiàn)象,開啟于建安時期,興盛于曹魏、兩晉,影響于南朝。因而,魏晉文學自覺正是對這一特殊文學現(xiàn)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終開啟了唐代文學之雍容大雅和豐富多樣。
(摘編自雷恩?!蹲杂X是魏晉文學的特征》)(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宋文帝立四學,將文學中廣義的學術中分離出來,已接近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文學概念。
B.關于“文”與“筆”的區(qū)分,蕭繹強調(diào)文之抒情并且注重語言形式美,比劉勰又進了一步。
C.“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明確區(qū)分了詩與賦的文體特征,標志著文學自覺的成熟。
D.曹丕根據(jù)對不同體裁的特點的把握,將文體分為四科,是文體辨析開始與文學自覺的標志。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晉時并不否定文學的社會責任,但更強調(diào)借文學表達獨特的生命意識和人生體驗。
B.“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強調(diào)了作家的才情與生命體驗,是文學性明確的表現(xiàn)。
C.文學自覺擴大了文學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開始關注物象描摹,強調(diào)人生悲歡離合。
D.在曹丕看來,文章不僅具有突出的價值,也可以借此使作者超越權勢與生命局限。
(3)下列各項中不能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碑披文以相質(zhì),誄纏綿而凄愴。
B.文溫以麗,意悲而遠。
C.文家承其體式,故辨別不淆。
D.萬物雖并動作,卒復歸于虛靜。
(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何特點?請簡要說明。
(5)請結合上述材料相關論述,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為例,談談你如何理解文學的自覺。組卷:29引用:10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師傅領進門
黃平 這天下午,樊威從鎮(zhèn)上回家,半路上看見幾個地痞正在欺負一個外地中年人。樊威上前趕走地痞。那人不住道謝,說自己叫潘貴山,是外鄉(xiāng)人。樊威見天色已晚,又怕地痞去而復返,便邀請他到自己家里留宿一晚。
樊威回到家,家里卻亂糟糟的。半個時辰前,青龍山上的土匪竄到村里,把樊威六歲的弟弟擄走了,并讓樊家三天內(nèi)送上一千塊大洋,否則撕票,樊老爺急得快瘋了。
樊威拿起木棒就往外沖,樊老爺趕緊攔住,說土匪心狠手辣,人多勢眾,你單槍匹馬去還不白白送命。
這時,潘貴山忽然開口問道:“樊老爺,家里能拿出多少大洋?”
樊老爺說:“現(xiàn)在只能拿出二百來塊?!?br />“差不多了。樊老爺如果信得過我,明天我上山一試?”潘貴山竟然主動請纓。
樊老爺雖然有點猶豫,事到如今,只好如此了。
第二天一早,樊老爺叫來一個膽大的佃戶,把潘貴山帶到青龍山腳下。潘貴山一個人上了山,中午時分就把小孩帶了回來。
樊威好奇地問:“潘師傅,您用了什么功夫?給我們說說?!?br /> 潘貴山卻口風很緊:“這是江湖規(guī)矩,不能說?!?br /> 樊老爺點頭贊道:“潘師傅深藏不露,俠肝義膽,真是高人!”
晚上,潘貴山正要休息,樊老爺帶著樊威過來了。樊威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嘴里說:“請師父收我為徒?!?br /> 潘貴山一愣,馬上婉言推辭:“樊威心浮氣躁,還是不學的好。再說習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怕樊威受不了這個苦?!?br /> 樊老爺說,“樊威雖然魯莽沖動,卻心地善良,為人仗義,肯定不會恃強凌弱?!?br /> 樊威也說:“師父,我不怕苦不怕累,一切聽從師父教誨。”
見樊家父子真情實意,潘貴山考慮再三,終于答應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潘貴山對樊威說:“從今天開始,你每天早上去山上抓野兔。”
不久,潘貴山又指著那只健壯的大黃牛說:“每天下午你跟它摔跤?!?br /> 又過了幾天,潘貴山說:“你每天找人打你,但你只能躲閃,不能還手?!?br /> 于是,樊威每天都按照師父要求的去做,盡管枯燥辛苦,卻從不偷懶。
一晃兩年過去了,樊威力能扳牛,快能逮兔,手臂粗的木棒打在身上,棒斷了人卻沒事。
潘貴山開始傳授他一些簡單的拳腳兵器功夫。招式簡單,要求卻嚴,每天千遍。
這一年,鎮(zhèn)上來了一伙日本浪人,他們武藝高強,橫行霸道,小鎮(zhèn)被攪得雞犬不寧。
鎮(zhèn)上商會氣不過,聽說樊家村有高人,就上門來請潘貴山出馬趕走那些日本浪人。當時潘貴山不在家,樊威義憤填膺,替師父答應下來。
沒想到潘貴山回來聽說這事臉色一變:“誰叫你自作主張答應的?糊涂……”
樊威急了,沒等潘貴山把話說完:“師父,保家為民,人人有責。習武之人,怎么能臨陣脫逃?”
“其實我……我不會武功。我騙了你們!”
潘貴山平靜下來,緩緩說出真相……原來,潘貴山是威遠鏢局的人不假,但只是個馬夫。
“您沒有功夫,當年怎么能從青龍山救出我弟弟?”
潘貴山苦笑了一下,從懷里掏出一塊威遠鏢局的腰牌。戴百川遣散鏢局時,送給鏢局每人一塊腰牌。他名氣大、朋友多,黑白兩道都給他面子,即使救不出人,也能全身而退。萬一把人救回來,樊家肯定得重重酬謝他,所以才到了山上,亮出腰牌,土匪一看,果然客客氣氣……說到底還是沾了戴大俠的光。
“今天不把話說清楚,對不起這幾年樊家對我的恩情。”
潘貴山說完,轉(zhuǎn)身就走。
看著潘貴山蹣跚的身影,樊威心里百感交集。不知為什么,他竟然一點都恨不起師父來。他追上去,動情地說:“師父,您別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后您就在樊家養(yǎng)老吧!”
“好吧!樊家大恩,我無以為報?,F(xiàn)在戴大俠在河南老家隱居,我賣個老臉寫一封推薦信,樊威你去拜師。如果戴大俠肯收你為徒,你就能學到真功夫趕走日本人,這是我唯一能幫你的了。”
樊威高興極了,帶上書信即刻動身,日夜兼程,趕往河南戴家。
戴百川看完信,忍不住哈哈大笑:“樊威呀樊威,你真是個傻小子!這么多年了竟然沒發(fā)現(xiàn)潘貴山不會功夫?你這么笨,哪是練武的料?還是回家去吧!”
樊威:“戴大俠,我雖然笨,卻不怕吃苦。請大俠收我為徒,我要學好功夫,趕走日本人?!?br /> 戴百川說:“潘貴山騙了你,樊家還能善待他,實在難得??丛谶@個份上,你先留下,我天天派徒弟打你,直到把你打跑為止。當然你不能傻乎乎地挨打,要學會還手,就把他們當作日本人,不要客氣。”
一開始,樊威只有挨打的分,過了一段時間,開始有輸有贏。再到后來,竟然勝多負少了。
這天,樊威以一敵五,把他們?nèi)看驍?。戴百川忽然現(xiàn)身,拍手叫好:“樊威,可以回去啦!”
樊威奇怪地問:“大俠,我還沒有學功夫呢?”
戴百川笑道:“傻小子,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高手啦!說起來你還得感謝潘貴山,他雖然不會功夫,但教你練功的那些鬼點子卻很實用。加上你心無旁騖,勤學苦練,倒是歪打正著練好了基本功。這半年來你每天和人搏斗,武功已經(jīng)突飛猛進,江湖中難有敵手了。”
樊威恍然大悟,拜別戴大俠回到家。那些不可一世的日本浪人被打得屁滾尿流,狼狽地逃離了小鎮(zhèn)。
樊威得勝回家,見到潘貴山,跪拜在地:“師父,您不會功夫,卻能教徒弟,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師父!”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樊威一聽弟弟被土匪擄走后的舉動,表現(xiàn)了他的心浮氣躁,為后文故事發(fā)展埋下伏筆。
B.在樊家對土匪擄走孩子束手無策時,潘貴山自告奮勇,說明他對救出孩子已胸有成竹。
C.潘貴山有恩于樊家,且與樊威師徒情深,當他說出不會武功的真相時,樊威百感交集。
D.樊威經(jīng)過河南戴百川的精心傳授后,武功突飛猛進,最終打跑了作惡多端的日本浪人。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樊威拜師習武為線索,使文章脈絡清晰,情節(jié)集中,又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B.小說描寫人物時,多用精彩的語言描寫,聞其聲,如見其人,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C.小說所講的故事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江湖豪俠、英雄義氣等因素,富有傳奇色彩。
D.小說運用倒敘的手法,敘述潘貴山不會武功還能從青龍山救出樊威的弟弟這一情節(jié)。
(3)小說講究伏筆,潘貴山不會武功,作者在文中早有暗示,請舉例說明。
(4)小說結尾“師父,您不會功夫,卻能教徒弟,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師父!”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示?請結合材料說明理由。組卷:3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 ?。?,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diào),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① ”的同時“飛入世界尋常百姓家”。② ,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類歷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鑒的絢麗宏偉畫卷??v觀人類歷史,任何有重大影響力的文明,其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必定是兼收并蓄的過程。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關乎文明之間的和平和諧,③ 。讓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同放異彩,實現(xiàn)“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現(xiàn)代表達形式
B.使其時代內(nèi)涵和現(xiàn)代表達形式得以充分體現(xiàn)
C.挖掘出其時代內(nèi)涵和闡發(fā)出現(xiàn)代表達形式
D.時代內(nèi)涵和現(xiàn)代表達形式會讓其煥發(fā)生機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3引用:2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會上,女翻譯官張京強勢出圈,圈粉無數(shù)。當時中美對話爭鋒相對,為回擊美方,中國外交官員作了近二十分鐘的即興發(fā)言,張京臨危不亂,流暢自如、完整準確完成任務,展現(xiàn)了新時代大國外交人員的風采。
材料二:
兩會有代表建議取消英語在中小學的主課地位,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為高考必考科目,同時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參加非官方的各種外語考試,讓學生用更多時間學好母語,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英語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張京的出圈,就是英語在中國與世界交流、競爭時重要作用的一個縮影。而全民學習英語耗時耗力,甚至遠超學習母語,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降低英語教學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的呼聲,日趨強烈。
英語教學的比重或輕或重,對于國家和百姓都影響深遠。對此也許你有自己的思考,請綜合材料,自擬標題,發(fā)表自己的主張,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