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xué)年上海市崇明中學(xué)高三(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按要求填空。10分

  • 1.(1)
     
    ,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2)忽魂悸以魄動,
     
    。(李白《
     
    》)
    (3)曹操在《短歌行》中自比周公,既表明自己接待賢才的熱切,又委婉流露出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這兩句詩句是:“
     
    ,
     
    ?!?/h2>

    組卷:1引用:3難度:0.9

二、按要求選擇。(5分)

  • 2.當(dāng)人們贊美他人交往的都是高雅之士時,可以用到的句子是( ?。?/h2>

    組卷:6引用:4難度:0.7
  • 3.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橫線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
    中國古書,由簡牘向雕版發(fā)展,也是由繁向簡。      。因為工業(yè)時代,手工一定是專門技藝,沒有普及的意義了。
    ①中國古書傳統(tǒng)的裝訂形式也極度完美
    ②中國雕版印刷何等精美
    ③但人類書籍的最后裝訂形式還是走向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洋裝,這是沒有辦法的事④但最終人類的印刷方式?jīng)]有止步于雕版而是走向了雙面機械印刷
    ⑤因為雕版屬于手工,而雙面輪轉(zhuǎn)技術(shù)出現(xiàn)則是工業(yè)時代的標(biāo)志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三、閱讀70分

  • 8.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菜園院佛殿記
    曾鞏
          ①慶歷八年四月,撫州菜園僧可棲,得州之人高慶、王明、饒杰相與率民錢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來乞予文以為記。
          ②初,菜園有籍于尚書,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踐之,求屋室居人焉,無有也。可棲至,則喜曰:“是天下之廢地也,人不爭,吾得之以老,斯足矣。”遂以醫(yī)取資于人,而即其處立寢廬、講堂、重門、齋庖之房、棲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獨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為,乃使其慶、明、杰持簿乞民間,有得輒記之,微細無不受。浸漸積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棲之來居至于此,□十年矣。
          ③吾觀佛之徒,凡有所興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專,不肯茍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難致易,而其所為,無一不如其志者,豈獨其說足以動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若可棲之披攘經(jīng)營,攟摭纖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豈不近是哉?噫!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學(xué)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習(xí)圣人之道,既自以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則未嘗有勤行之意,堅持之操,少長相與語曰:“茍一時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為教化之漸,而待遲久之功哉!”相薰以此,故歷千余載,雖有賢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間也。
          ④由是觀之,反不及佛之學(xué)者遠矣。則彼之所以盛,不由②此之所自守者衰歟?與之記,不獨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曾鞏記。
    (選自中華書局版《曾鞏集》)【注】①攟摭:采取,采集。②由,同“就”,猶如,就是。
    (1)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正確的一項是
     

    A.乃
    B.竟
    C.則
    D.蓋
    (2)對第②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菜園并非無主之地,在尚書省有登記。
    B.菜地長滿草木,牛羊隨意踐踏,大家都不愿意住在這里。
    C.可棲和尚靠行醫(yī)籌錢,建造了一系列的寺廟建筑。
    D.可棲還讓他的門徒到處化緣,涓滴畢受,才成就了這番功業(yè)。
    (3)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
    (4)聯(lián)系第③段具體內(nèi)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得出“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軟”的結(jié)論的。

    組卷:26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70分

  • 9.寫作。
          生活中常有這樣現(xiàn)象,有的人雖然很喜歡花,但因為不愿意看到花的凋落,所以從不種花;有的人雖然很喜歡寵物,但因為不能承受寵物的逝去,而不敢養(yǎng)寵物;有的人雖然很希望交到朋友,但因為擔(dān)心朋友離開,而寧愿忍受孤獨……為了避免某種結(jié)果,而拒絕了開始。
          這種現(xiàn)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擬題目;(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組卷:12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