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1-2012學年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黃橋初中九年級(上)化學雙休日作業(yè)(18)

發(fā)布:2024/10/29 6:30:2

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10分)

  • 1.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33引用:24難度:0.9
  • 2.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組卷:24引用:15難度:0.9
  • 3.2009年初,市面上出現(xiàn)了編號為HD開頭的100元假幣.而真幣其正面左下方的數(shù)字“100“采用了光變色防偽油墨印刷,垂直看為綠色,側看為藍色.防偽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F元素的化合價為一1價,那么Mg元素的化合價為(  )

    組卷:14引用:15難度:0.9
  • 4.圖中圖甲和圖乙所示實驗均可用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小瑩同學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能說明燃燒與氧氣的關系的是( ?。?br />
    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組卷:336引用:14難度:0.9
  • 5.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到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h2>

    組卷:52引用:28難度:0.9
  • 6.“信息”“材料”“能源”被稱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12難度:0.9
  • 7.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能與FeSO4溶液反應的是( ?。?/h2>

    組卷:21引用:9難度:0.9
  • 8.配制20%的氯化鈉溶液時,不會引起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偏小的是( ?。?/h2>

    組卷:81引用:22難度:0.9

四、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

  • 24.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就法國某公司拍賣我國兩件重要文物兔首和鼠首(見圖1),發(fā)表嚴正聲明: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目前我國正在積極追討這兩件文物.兔首和鼠首均為青銅器(銅、錫合金),表面呈綠色,這是銅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生成了銅銹(銅銹俗稱銅綠).為了弄清銅綠的組成和銅生成銅綠的條件,某化學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Ⅰ)探究銅綠的組成
    【查閱資料】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銅綠受熱易分解.
    【設計與實驗】
    (1)小芳從其它銅器上取下適量的干燥銅綠,按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試管口內有水珠出現(xiàn),說明了銅綠中含有氫、氧元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了銅綠中含有
     
    元素.
    (2)小芳取下少量試管內反應后的剩余物,放入另一支試管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溶液變藍色,說明銅綠中含有
     
    元素.
    【實驗結論】銅綠是由銅、氫、氧和碳元素組成的.
    (Ⅱ)探究銅生成銅綠的條件
    【查閱資料】銅綠的化學式是Cu2(OH)2CO3,它受熱會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
    銅綠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猜想與假設】據銅綠的組成和查閱的資料判斷,銅綠可能是銅與氧氣及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設計與實驗】借鑒課本“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小梁設計了“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實驗如圖3所示(所用銅片潔凈、光亮,試管內的“”為銅片):

    實驗較長時間后,發(fā)現(xiàn)
     
    試管中銅片最先生銹(填試管字母編號).
    【評價與改進】小曲認為小梁設計的實驗還不夠完善,要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要補充一個實驗.你認為要補充的一個實驗是(用圖表示亦可)
     

    【拓展與應用】小明發(fā)現(xiàn)從不同地點收集到的兩個銅器(一個是純銅做的,一個是青銅做的)中,純銅器的銅綠比青銅器的少,他據此分析認為青銅比純銅易銹蝕.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
     
    .請你說明理由
     

    組卷:23引用:3難度:0.5
  • 25.某化學調查小組的同學到鋼鐵廠做社會調查.他們抽取組成完全相同的質量為2.84g、4.26g、6.23g的三份鋼樣(假設鋼樣中只含鐵和碳),分別加入100g稀硫酸中進行實驗(實驗I、Ⅱ、Ⅲ),充分反應后,將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繪制出如圖:
    試回答(計算結果精確到0.1%):
    (1)寫出實驗中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I中鐵參加反應的質量為
     

    (3)稀硫酸完全參加反應的實驗中,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組卷:103引用:1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