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8/9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 1.2022年10月12日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開播,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神舟十四號”里生活的下列細節(jié)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637引用:16難度:0.5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244引用:24難度:0.9
  • 3.下列各種“水”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60引用:3難度:0.7
  • 4.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37引用:4難度:0.5
  • 5.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h2>

    組卷:29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 16.同學們學習完木炭的性質(zhì)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究木炭的性質(zhì)。
    任務一:認識木炭的吸附性
    (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有很強的吸附性,同學們?nèi)∠嗤?guī)格、不同質(zhì)量的木炭放入紅墨水溶液中進行實驗,實驗結(jié)果如表:
    實驗編號 10%紅墨水溶液體積 木炭的質(zhì)量 紅墨水褪色的時間
    10mL 5g 10min
    10mL 10g 5min
    10mL 15g 4min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木炭的質(zhì)量越大,吸附效果越
     
    (填“好”或“差”),實驗結(jié)束后可采用
     
    的方式將溶液中的木炭除去。
    任務二:認識木炭的可燃性
    (2)某同學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加熱到發(fā)紅,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任務三:認識木炭的還原性
    (3)同學們將木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置于硬質(zhì)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然后點燃酒精噴燈加熱(如圖),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后觀察到裝置A中玻璃管中的固體全部變?yōu)?
     
    色,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
     
    ,說明實驗中有銅和二氧化碳生成,硬質(zhì)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小組同學認為木炭和氧化銅的反應中還可能生成CO,于是同學們稱取16g氧化銅和1.6g木炭粉,用上述裝置繼續(xù)進行實驗,實驗結(jié)束后得到12.8g固體,且無黑色固體,則說明反應生成的氣體為
     

    (5)影響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生成物的因素可能有
     
    、
     
    。(至少回答兩點)

    組卷:30引用:3難度:0.3
  • 17.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進行氧氣制取實驗,稱取16g高錳酸鉀進行加熱,反應后稱量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14.4g,
    (1)請計算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
    (2)剩余固體的成分為:
     
    (用化學式填寫)。

    組卷:96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