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4課 [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2018年同步練習(xí)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chǔ)知識

  • 1.給下列劃線字加拼音。
     
        
     
        
     
     
        
     

    組卷:248引用:1難度:0.9
  • 2.文學(xué)常識填空。
    a.《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凈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
     

    b.《天凈沙?秋思》作者
     
    ,是
     
    代著名
     
    作家、
     
    家。他與
     
    、
     
     
    被稱為“雜劇四大家”。他的《天凈沙?秋思》被稱為“
     
    ”。

    組卷:254引用:1難度:0.8

三、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0分)

  • 7.閱讀下面的散文,回答問題。
    多謝西風(fēng)
    劉雨農(nóng)
          ①多謝西風(fēng)!
          ②它把后園的桂花一齊吹放了,桐葉的飄零與黃花的憔悴,是詩人的形容詞。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莊嚴(yán)而純潔,以及一切蟲兒的歌唱。
          ③我曾徘徊池邊:那池中的游魚,兩兩三三,交頭接耳地過去了;戲水的白鵝,清影在波中浮耀,紅掌兒翻向青天,年輕的魚兒羞躲了;綠衣仙女似的翠鳥兒,嚶然一聲,仿佛報(bào)道晨妝才了;白鷺有時飛到堤邊,靜悄悄地站著,恰似一個披蓑衣的釣叟。
          ④我曾小立斷橋: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紅光似火。我小立斷橋,消磨了幾度黯淡的黃昏,癡等新月的東升,驚醒了棲鴉之夢。垂楊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黃橙添蓋了顏色,青藤橫撐了纖腰,天上的星兒搖搖欲墜。
          ⑤我曾慢步登梯:郊外的山光,郊外的村莊,遍野的牛羊,淺水湖中,尚有殘荷點(diǎn)點(diǎn),不是殘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開了?樹葉青青,有如春草之爭妍;雁兒陣陣,有如夏云之飛翔;蒼煙渺渺,和著輕云裊裊,是誰在那噓氣如蘭?望不斷的天邊,也許有蝶兒成雙的飛舞,也許有鶯兒歌唱,燕子裁衣。
    (1)通讀全文,概括說明作者為什么要“多謝西風(fēng)”?
    (2)文中第②段描寫秋景,可謂“有聲有色有味”,你能找出相應(yīng)的語句么?
    (3)作者在第⑤段中寫秋天的殘荷、樹葉、雁陣、蒼煙輕云等景物,都想像作春夏的景物,你認(rèn)為這樣寫好么,為什么?

    組卷:85引用:1難度:0.8
  • 8.古詩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A首聯(lián)由“望”入詩:國都淪喪,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蒼蒼
    B頸聯(lián)中“抵萬金”是運(yùn)用借代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家書的珍貴,表達(dá)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強(qiáng)烈情感
    C尾聯(lián)中刻畫了一位憂愁萬分,蒼老頹唐的詩人形象,白發(fā)越來越少、越來越短,簡直連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這首詩是作者中年所寫,充分體現(xiàn)了詩作“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2)結(jié)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說說詩人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

    組卷:348引用:8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