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0分)
-
1.“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這句農諺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h2>
組卷:412引用:6難度:0.5 -
2.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登頂過程中,隨著海拔升高,空氣越來越稀薄,當海拔超過8000米時,對人類來說,就意味著進入了“死亡地帶”。限制人類在“死亡地帶”存活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h2>
組卷:143引用:11難度:0.4 -
3.下列實驗中關于放大鏡、顯微鏡使用正確的是( ?。?/h2>
組卷:44引用:4難度:0.4 -
4.生產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與目的不一致的是( ?。?/h2>
組卷:181引用:36難度:0.5 -
5.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種植物)中發(fā)現(xiàn)了抗瘧“利器”--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細胞內指導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h2>
組卷:211難度:0.9 -
6.下列實驗操作及其目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r />
選項 實驗操作 目的 A 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水平放下 防止出現(xiàn)氣泡 B 觀察小魚尾鰭血液流動時,選擇尾鰭色素少的活小魚 便于觀察血液流動 C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將饅頭切碎 模擬牙齒的咀嚼 D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生理鹽水 為了保持細胞形態(tài) 組卷:57難度:0.5 -
7.分別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相同位置摘取形狀、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葉子,用打孔器取同樣大小的圓片,脫色后用碘液處理,結果最可能是( )
組卷:285引用:27難度:0.9 -
8.捕蟲植物瓶子草捕獲的小蟲被瓶內細菌分解,瓶內細菌獲得有機物,瓶子草獲得氮素。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
組卷:54引用:5難度:0.5 -
9.有關松鼠和松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3難度:0.5 -
10.安全無小事!下列有關食品安全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組卷:29引用:5難度:0.7 -
11.冬天來臨時皮膚干燥,當護膚油涂到手背上時會很快被吸收,首先發(fā)揮吸收作用的人體組織是( )
組卷:64引用:13難度:0.7
二、解答題(共10小題,滿分50分)
-
34.請據如圖的5種生物回答:
(1)腎蕨屬于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
(2)水杉是我國特有植物,有“活化石”之稱,其種子外無果皮包被,屬于
(3)大鯢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俗稱娃娃魚,但它不是魚類,與青蛙、蟾蜍同屬于脊椎動物的
(4)蝗蟲體表具有堅韌的
(5)紅腹錦雞體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有喙無齒;有組卷:6引用:1難度:0.6 -
35.曾經,網上有很多關于小龍蝦的傳聞。很多網友都在轉發(fā)“小龍蝦是蟲不是蝦”的帖子,提醒大家不要再吃小龍蝦了,那么小龍蝦究竟是什么呢?
(1)小龍蝦(如圖1)應屬于
A.環(huán)節(jié)動物
B.軟體動物
C.節(jié)肢動物
D.爬行動物
(2)小龍蝦是否如網上傳言愛吃腐敗食物呢?針對這個問題,某中學七年級的“未來生物學家”活動小組的同學對此作了探究:
①提出問題:
②作出假設:
③制訂計劃(略)。
④設計實驗并實施(如圖2):“我們做過小龍蝦在腐敗食物和新鮮食物的選擇試驗,做了一個Y型的迷宮,A側放了新鮮魚塊,B側放了腐敗魚塊,經過幾百次觀察,發(fā)覺小龍蝦99%趨向于新鮮魚塊。”
⑤分析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
(3)實驗中放不同魚塊的目的是形成組卷:7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