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市德成學校高一(上)期中政治試卷
發(fā)布:2024/10/17 1:0:1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9小題,每小題3分,共57分)。
-
1.人類社會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tài)劃分的依據(jù)是( ?。?/h2>
A.人的發(fā)展狀況 B.地理環(huán)境的狀況 C.生產力的水平 D.生產關系的性質 組卷:21引用:27難度:0.6 -
2.關于生產力發(fā)展、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下列選項傳導正確的是( ?。?/h2>
A.生產力發(fā)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 B.生產力發(fā)展→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 C.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fā)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 D.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fā)展 組卷:56引用:76難度:0.6 -
3.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茖W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是因為它( ?。?br />①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原則性描述
②對現(xiàn)存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
④找到了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465引用:51難度:0.6 -
4.《荷馬史詩》描述的時代是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此時期又被稱為“英雄時代”,正處在“文明時代的門檻上”。下列能說明其處在文明時代“門檻”的有( ?。?br />①出現(xiàn)私有制、文字乃至國家
②出現(xiàn)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
③氏族制度尚不成熟,戰(zhàn)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
④金屬工具出現(xiàn)、商業(yè)繁榮、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出現(xiàn)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59引用:13難度:0.5 -
5.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當中,科學分析了中國和世界形勢,準確劃分了整個歷史時代,鮮明指出了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正確指明了國家革命的前途和方向,進而提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進行的戰(zhàn)略思想。這一戰(zhàn)略思想可以這樣理解( ?。?br />①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決定了當時的基本國情
②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③這兩個革命階段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④這兩個革命的革命性質不同,革命任務也不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8引用:14難度:0.7 -
6.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對此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 B.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C.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D.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組卷:14引用:9難度:0.7 -
7.以下是幾位同學在討論“1956年,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意義”時的發(fā)言,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使我國由落后的農業(yè)國成為先進的工業(yè)國 B.乙: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C.丙: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D.?。簩崿F(xiàn)了人民當家作主,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組卷:18引用:9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小題共3小題,共43分)。
-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從13個方面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黨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改革開放走過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實踐發(fā)展,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日益顯現(xiàn),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突出制度建設,注重改革關聯(lián)性和耦合性,真槍真刀推進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這鮮明地展現(xiàn)了“中國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
結合材料,運用“偉大的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說明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的改革開放仍然“永遠在路上”。組卷:15引用:9難度:0.7 -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對浩瀚的星辰,中華民族從未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世代傳遞著飛天的傳說和夢想。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航天事業(yè)從零開始,艱苦奮斗、奮發(fā)圖強、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從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的發(fā)射成功,再到后來的“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際,中國航天探索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航天堅持滿足經(jīng)濟建設、科技發(fā)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zhàn)略支撐,通過獨立自主的大膽探索,成功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展現(xiàn)了強大的科技實力;堅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fā)展的基礎上,同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回顧歷史,我國航天事業(yè)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就離不開幾代航天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展望未來,偉大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夠續(xù)寫航天新傳奇,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科技新高峰,再創(chuàng)人間新奇跡。
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說明中國航天是如何助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組卷:4引用:6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