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lián)合體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60分,每小題3分)

  • 1.牙齒的主要成分是[Ca5(PO43OH]。從物質的分類角度上考慮,Ca5(PO43OH不屬于( ?。?/h2>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古籍中的記載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2引用:9難度:0.9
  • 3.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h2>

    組卷:34引用:2難度:0.6
  • 4.下列有關溶液和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96引用:6難度:0.7
  • 5.下列選項所表示物質間轉化關系不能一步轉化的是( ?。?/h2>

    組卷:55引用:6難度:0.6
  • 6.下列物質的性質跟其用途有對應關系的是(  )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7.下列關于等物質的量的NH3和CH4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br />①所含的氫原子數(shù)目之比為3:4
    ②所含的質子數(shù)目之比為1:1
    ③所含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1:1
    ④質量之比為17:16

    組卷:78引用:1難度:0.7
  • 8.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化學反應屬于陰影部分的是( ?。?/h2>

    組卷:21引用:3難度:0.9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40分)

  • 23.某學習小組探究潮濕的Cl2與Na2CO3反應的產(chǎn)物,進行如圖實驗:

    請回答:
    (1)試劑Y是
     
    。
    (2)請寫出裝置A中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
    (3)裝置C中潮濕的Cl2與Na2CO3以等物質的量反應,生成NaHCO3、氣體Cl2O和另一種鹽,試寫出該反應化學方程式
     
    。
    (4)若將上述裝置中的C、D、E部分換成下圖所述裝置,其中Ⅰ與Ⅲ是干燥的有色布條,E中盛裝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C的作用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則裝置C中Ⅱ的作用是
     
    。
    ②D中應裝入的物質是
     
    。
    a.濃硫酸
    b.生石灰
    c.NaCl固體
    d.NaOH固體

    組卷:91引用:4難度:0.6
  • 24.自然界水體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碳酸鹽、碳酸氫鹽和有機物形式存在。某化學科研小組,查閱資料得到以下信息:
    Ⅰ.水體中有機物含量是水質的重要指標,常用總有機碳衡量。(總有機碳=
    水樣中有機物所含碳元素的質量
    水樣的體積

    Ⅱ.部分有機物加熱易揮發(fā)。
    該化學科研小組用如下實驗方法測定采集水樣的總有機碳。
    步驟1:量取50mL水樣,加入足量硫酸,加熱,通N2,并維持一段時間(裝置見圖,夾持類儀器省略)。

    步驟2:再向水樣中加入過量的K2Cr2O7溶液(可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氧化成CO2),加熱,充分反應,生成的CO2被含0.0205molBa(OH)2溶質且過量的Ba(OH)2溶液吸收。
    步驟3:將吸收CO2后的濁液過濾并洗滌沉淀,再將洗滌的濾液與原濾液合并,加水配制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指示劑,并滴加H2C2O4溶液,發(fā)生反應:Ba(OH)2+H2C2O4=BaC2O4↓+2H2O,恰好完全反應時,共消耗H2C2O4溶液中溶質H2C2O4的物質的量為0.001mol。
    (1)步驟1的目的是
     
    。
    (2)步驟2中CO2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的化學方程式為:
     

    (3)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所取水樣的總有機碳為
     
    g/L(寫出計算過程)。
    (4)用上述實驗方法測定的水樣的總有機碳一般低于實際值,其原因可能是
     
    。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