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高級中學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關于艾滋病和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21引用:19難度:0.6
  • 2.下列關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敘述中有幾項正確(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腸桿菌都屬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體和DNA
    ③T2噬菌體中只有一種細胞器,即核糖體
    ④細胞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細菌只含有RNA

    組卷:50引用:27難度:0.9
  • 3.草履蟲體內(nèi)既含DNA又含有RNA.將草履蟲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徹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組卷:19引用:32難度:0.7
  • 4.蛋白質(zhì)和核酸是生物體內(nèi)普遍存在的生物大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3難度:0.6
  • 5.以下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4引用:7難度:0.9
  • 6.把一個細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來,在空氣和水界面上將它們鋪成單分子層(假定單分子間距離適當且相等),推測在下列生物中空氣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層的表面積與原細胞的表面積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細胞分別是(  )
    ①洋蔥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
    ②蛙成熟的紅細胞
    ③小鼠胰腺腺泡細胞
    ④乳酸菌細胞
    ⑤酵母菌細胞

    組卷:22引用:8難度:0.7
  • 7.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3難度:0.9
  • 8.下列有關高爾基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9.圖為變形蟲攝食、消化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2引用:1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50分)

  • 28.如圖所示,圖甲為某綠色植物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乙表示在密封恒溫小室內(nèi)測定的該植株上一組幼葉和成熟葉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間的關系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A、B、C、D分別表示參與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質(zhì),則A、B、C、D依次是水、CO2
     
    、
     
    。
    (2)從圖甲可知,在a中發(fā)生的反應稱為
     
    ,在a中含有的參與此過程的物質(zhì)有
     
    和酶。
    (3)當光照強度為0klx時,E組葉肉細胞中能產(chǎn)生[H]的具體場所是
     
    ,此時,F(xiàn)組葉肉細胞中消耗O2的具體場所是
     

    組卷:1引用:1難度:0.7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 29.高溫淀粉酶在大規(guī)模工業(yè)生產(chǎn)中有很大的實用性。研究者從熱泉中篩選出了能高效生產(chǎn)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圖所示。

    (1)Ⅰ號培養(yǎng)基從物理狀態(tài)來看,屬于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時要加入
     
    作為凝固劑,從用途來看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應以
     
    作為唯一碳源。
    (2)配制固體培養(yǎng)基的基本步驟是
     

    A.計算、稱量、倒平板、溶化、滅菌
    B.計算、稱量、溶化、倒平板、滅菌
    C.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D.計算、稱量、滅菌、溶化、倒平板
    (3)溶化時,燒杯中加入瓊脂后要不停地
     
    ,防止瓊脂糊底引起燒杯破裂。對培養(yǎng)基滅菌的方法一般為
     
    。
    (4)①過程是
     
    ,②過程所使用的接種方法是
     
    法。
    (5)部分嗜熱菌在Ⅰ號培養(yǎng)基上生長時可釋放
     
    分解培養(yǎng)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挑選相應的菌落,接種到Ⅱ號培養(yǎng)基進一步分離純化后,再對菌種進行
     
    培養(yǎng)。

    組卷:5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