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上冊《第5課 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2021年同步練習卷(1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9小題)

  • 1.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33引用:7難度:0.9
  •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35難度:0.9
  • 3.下列句子中引號的作用,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br />例句:“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變成我的墓志銘。”不久前,一位生產智能電器的企業(yè)家如是感慨。

    組卷:145引用:11難度:0.8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人們相信偽科學和謠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類個體的“偷懶”習慣--我們在認如上的“吝嗇”,會讓我們通過捷徑來處理信息。  ①這種認知捷徑會受到先入為主的信息左右,  ②起初我們接受的信息存在著偏差,  ③后續(xù)改變這種態(tài)度和觀點的難度就會很大,  ④我們會用已有的觀點來同化后續(xù)的信息和觀點。  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要注重科學傳播的質量--這不僅包括科學性,  ⑥要和公眾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科學更接地氣。 
     
    A雖然但是/所以
    B/即便然而雖然因此而且
    C如果那么因為/
    D然而因為所以因而其實/

    組卷:78引用:12難度:0.9
  •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59引用:4難度:0.8

三.現代文閱讀(共3小題)

  • 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國氣質”
    張柏春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殊不知,自古以來,工匠精神就是“中國氣質”之一。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和工匠精神的國度。工匠在古代的社會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魯班、李冰是以心靈手巧而成就事業(yè)的標桿人物。明朝宋應星撰寫的《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中國古代各類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藝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作出過不少重要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為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繁榮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工匠們往往以打造精品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國人開始制作玉器。朱熹對《論語?學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治玉石者,既環(huán)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边@是中國思想家對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說。
          其實,在工業(yè)化早期階段,德國生產的產品根本談不上精致。德國人到英國展出產品被要求標注“Made in Germany”,相當于劣等產品的標簽。這種標注產地的做法給德國人以很大刺激,他們立志要摘掉劣等產品的帽子,經過上百年努力才后來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為精品的標記。曾幾何時,“東洋貨”也曾是劣質產品的代名詞,現在日本產品卻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產出,當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標注“Made in Germany”,中國很早就形成了標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為控制產品質量、推行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基礎。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前,秦國就實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產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考核工匠的技藝。秦代制器,不僅要刻上工匠之名,還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級追查產品質量的責任人。如果不刻寫名字,就要被罰款。秦朝還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系統(tǒng)的技術與產品質量管理機構,及分工負責制度。做得好的,也有具體的獎勵辦法。由于有了這些制度,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秦朝能夠制造出精湛的銅車馬、兵馬俑等藝術品了。
          在中國歷史上,工匠制度的傳承發(fā)展,漸漸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對工匠的行為有很強的約束力。以瓷器工匠為例,官窯(如龍泉客)生產的好產品呈給皇家,出現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實力的廠家都堅守一個傳統(tǒng):仿品不能當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證,中國歷朝歷代才能不斷產出名揚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銅器、瓷器、絲綢等,鑄就東方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
          今年以來,工匠精神之所以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是因為它切中時弊、符合時代需求。在當代中國產業(yè)界和其他行業(yè)都應當弘揚,或者說找回中國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會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創(chuàng)造力和貢獻,使“Made in China”成為精致美好、質量信得過的標簽。
    《摘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的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做出不少輝煌的成績,為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B.中國工匠們往往以打造精品為追求,早在6000多年前制作玉器時就講究琢磨,精益求精,這是對工匠精神的最好注解。
    C.在產品上標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為推行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基礎,并且便于逐級追查產品質量的責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D.秦朝之所以能夠制造出銅馬車、兵馬俑等精湛的藝術品,是因為秦朝建立的質量管理制度,不光有懲罰規(guī)定,還有獎勵辦法。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方式,論證了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國氣質”的觀點。
    B.文章論證兼顧歷史與現實,既有歷史沿革的敘述與分析,又有對現實的思考。
    C.文章在論證工業(yè)化早期階段的工匠精神時,將德國和日本進行了對比。
    D.文章以瓷器工匠為例,論證了工匠理念對工匠的行為有很強的約束力。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德國制造、東洋貨,現在被普遍認為是精品,然而在工業(yè)化初期階段,德國制造、東洋貨卻是劣質產品的代名詞。
    B.只要當代中國產業(yè)界和其他行業(yè)都找回并積極弘揚中國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那么“Made in China”必將成為精致美好、質量信得過的標簽。
    C.目前工匠精神之所以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是因為它切中時弊、符合時代需求。我們應找回逐漸被遺忘的工匠精神。
    D.中國歷史上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以及相關制度,鑄就了歷朝歷代名揚四海的精品和燦爛輝煌的文化。

    組卷:29引用:6難度:0.8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工匠精神是中國人自古及今、綿延百代____.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chuàng)之國、商品出口國及匠人之國。而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金銀器、壁紙等產品曾是世界各國王公貴族和富裕階層的寵兒。早在西周時期就已設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國制造”______。
          中國自古就有追求“精確”的傳統(tǒng)?!安钪晾?,繆以千里”的說法就是例證。歐陽修《歸田錄》載,汴京開寶寺塔“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預浩所造也”。預浩把塔建好后,卻是“望之不正而勢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這是怎么回事,預浩解開了謎團:“京師地平無山,而多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也?!币獯罄人_斜塔的傾斜并不是設計者的初衷,而開寶寺塔則是在充分考慮到氣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舉。這樣來看,不光前人要感嘆預浩______,就連今人也定會豎大拇指。
          中國古代工匠_____,( ?。?,創(chuàng)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編鐘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稀世珍寶”。
          總之,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如今,尊重工匠的勞動,以良好的環(huán)境催生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綻放異彩。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
    B.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
    C.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
    D.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真正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他們把自己的揣摩感悟,連同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
    B.他們把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連同自己的揣摩感悟
    C.他們把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連同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
    D.他們把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連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傾注于一雙巧手
    (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孜孜以求 聞名遐邇 精益求精 匠心獨運
    B.孜孜以求 如雷貫耳 千錘百煉 匠心獨運
    C.夢寐以求 聞名遐邇 千錘百煉 獨辟蹊徑
    D.夢寐以求 如雷貫耳 精益求精 獨辟蹊徑

    組卷:12引用:10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