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于教,優(yōu)于學
旗下產品
校本題庫
菁優(yōu)備課
開放平臺
菁優(yōu)測評
菁優(yōu)公式
小優(yōu)同學
菁優(yōu)App
數(shù)字備考
充值服務
試卷征集
申請校本題庫
智能組卷
錯題庫
五大核心功能
組卷功能
資源共享
在線作業(yè)
在線測評
試卷加工
游客模式
登錄
試題
試題
試卷
課件
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高中歷史
小學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奧數(shù)
科學
道德與法治
初中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語文
英語
道德與法治
歷史
科學
信息技術
高中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語文
英語
政治
歷史
信息
通用
中職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推薦
名校
高考
期末
期中
月考
單元
同步
開學
假期
模塊
|
組卷
測評
備課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2.7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2021年同步練習卷(13)
發(fā)布:2024/10/29 0:0:2
一、選擇題
1.
“漢、魏以下,州郡縣官得就地自辟僚佐,后魏、北齊多由吏部選授,隋確立制度,全國任何小官,任用權都操在吏部?!边x官方式的變化反映出( )
A.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趨勢
B.政治制度的發(fā)展缺乏延續(xù)性
C.官員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D.吏部已成為核心的決策部門
組卷:1
引用:10
難度:0.6
解析
2.
《中國傳統(tǒng)政治》記載:因為當時地方騷亂,全國選舉難于推行,乃由中正官采訪同鄉(xiāng)輿論,開列各地區(qū)人才,送中央政府作為錄用根據(jù)。該材料分析了( )
A.九品中正制的必要性
B.察舉制的弊端
C.世卿世祿制的必要性
D.科舉制的弊端
組卷:2
引用:9
難度:0.7
解析
3.
史學家錢穆評價科舉制“乃一種直接的民權,乃一種由社會直接參加政府之權”。這句話說明科舉制的意義在于( )
A.削弱了中央集權
B.擴大了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
C.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D.使“學而優(yōu)則仕”由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
組卷:15
引用:10
難度:0.9
解析
4.
古代中國的某項制度的實施,“適應了普通地主勢力發(fā)展的需要,對于封建政治的新陳代謝和良性循環(huán)具有積極意義”。該制度是指( ?。?/h2>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漢代的中外朝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隋唐時代的科舉制
組卷:10
引用:11
難度:0.6
解析
當前模式為游客模式,
立即登錄
查看試卷全部內容及下載
二、非選擇題
1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職官設置的整體,三省是對重要最高權力的劃分,將以前屬于宰相的政府決策和執(zhí)行權分開,由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承擔。中書、門下兩省是以皇帝的名義草擬和頒發(fā)詔令,且門下審復的第一個手續(xù)就是向皇帝復奏畫敕,最后一個手續(xù)是用皇帝的寶璽進行“印逢”,就是說其工作運轉受到了皇帝的嚴密控制,其權力完全是皇帝所賦予。在以皇帝和三省為核心的最高領導機構之下,政令的具體執(zhí)行由六部與尚書省具體負責。唐代的六部設置于尚書省之下,分別為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個部下面又設置了四個司,這樣中央的領導機構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執(zhí)行機構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這些機構統(tǒng)領著全國的行政事務。
--摘編自趙冬云《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設置及其發(fā)展》等
材料二 以中書、門下較漢代之宰相,以尚書六部較漢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謂非一種絕大之進步。……尚書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書惟在政務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奪,尚有中書、門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說是政制上之一進步。
--摘編自錢穆《國史大綱》
材料三 從理論上講,皇帝擁有天下所有權力,尚書省是貫徹皇權的具體辦事機構,尚書省的首腦即為丞相。歷史沿革中,尚書省的一枝獨大,勢必造成相權過重,為了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簡明來說為了抑制相權,中書省和門下省應運而生?!叭×恐啤笔潜腥寮宜枷?,汲取歷代治權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稱為相對成熟的政治制度。
--摘編自《唐代政治制度設計》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作用。
(2)有學者認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理解。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稱為相對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現(xiàn)。
組卷:44
引用:14
難度:0.4
解析
1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學者在研究人類社會歷史變遷的動力時,采用了層次論和流動論這兩種理論。層次論把人類社會存在按地位或職業(yè)分成不同的,并考察各層次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互動關系。從而分析人類的結構狀態(tài)。流動論是分析人群在不同層次之間的易位過程及其原因和影響。
--摘編自李振宏《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
運用中外古代史的相關史實例證該史學研究成果。(要求:可以就其中一種理論成果進行例證分析,也可以同時例證材料中的兩種史學理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
組卷:5
引用:7
難度:0.3
解析
0/60
進入組卷
0/20
進入試卷籃
布置作業(yè)
發(fā)布測評
反向細目表
平行組卷
下載答題卡
試卷分析
在線訓練
收藏試卷
充值會員,資源免費下載
商務合作
服務條款
走進菁優(yōu)
幫助中心
兼職招聘
意見反饋
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10006842號
公網(wǎng)安備44030502001846號
©2010-2024 jyeoo.com 版權所有
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
主體身份認證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
隱私協(xié)議
|
第三方SDK
|
用戶服務條款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
網(wǎng)站地圖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