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二中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題。
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具有以人為本的精神,是一種以人本主義為基石的人類文明。在中國古代的神話體系中,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其實都是有關人間英雄和氏族首領的英雄事跡的文學表述。在經過后人加工的中國上古神話中,神話的因素與歷史的因素以傳說的方式奇妙地結合起來了。神話人物主要不是作為人類的異已力量出現,而是人類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華。
中華的先民們確信文化是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種文化就必然以人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倫的幸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便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在中華文化中,人是宇宙萬物的中心,是衡量萬物價值的尺度,人的道德準則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內心。先民的這種思維定勢為中華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中華的先民把人間的圣賢當作崇敬、仿效的對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樹來實現生命的不朽;從日常人倫中追求仁愛心和幸福感。
只要對中國古代藝術進行歷時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隨著時代的推進,人本精神越來越成為占壓倒優(yōu)勢的價值取向。以詩歌為例,從先秦以來,人們強調詩歌源于人間的生活,是人們喜怒哀樂的自然表現。正是在這種文化土壤中,“詩言志”成為中國詩歌的開山綱領。在中華先民們看來,詩歌完全是抒寫人類內心世界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非人間的內容在詩國中是沒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華詩國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便是個人抒情的性質。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思想界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儒家思想并不輕視個體的意義,他們那么重視修身養(yǎng)性,正是著眼于個體人格的建樹。孔子深為贊賞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生活狀態(tài),正是充滿抒情意味的詩意人生。與儒家相反,老子和莊子從另一個方面實現了人生的詩化。老、莊是以浪漫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的,他們所追求的是超越現實環(huán)境的精神自由。儒、道兩家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除詩歌以外的其他樣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記》本是史傳文學,但因洋溢著濃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元雜劇《西廂記》本是敷演故事的戲曲,長亭送別時崔鶯鶯主唱的套曲,不是優(yōu)美的抒情詩又是什么?小說《紅樓夢》堪稱封建時代社會生活的全景圖卷,但是全書的主要內容如寶黛愛情等無不寫得優(yōu)美如詩。西方的文藝理論家著意于繪畫是空間藝術而詩歌是時間藝術的辨析,而中國的藝術家卻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融通境界津津樂道。這說明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在整體上帶有濃重的抒情性質,它是無數中華先民充滿個性的靈心慧性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編自莫礪鋒《人本精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底蘊》)(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民充滿文化自信,使得中華文化以人為本,重視人與自身、他人、自然的關系。
B.中國的神話傳說折射人間現實,先民會將對現實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話人物身上。
C.儒家與道家以相同的態(tài)度、方式追求詩意人生,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D.“詩言志”是中國詩歌的開山綱領,脫離生活實際的詩歌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認可。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開門見山,指出中華文明的特點、基礎,然后從古代神話入手展開論述。
B.文章以詩歌、戲劇、小說等為例,闡述了人本精神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影響。
C.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對比論證的手法,主要是為了突出中西方藝術觀點的差異。
D.文章論述人本精神在詩歌和在其他文學樣式中的體現時,著墨多少有所不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人本精神價值取向使得文學家注重表現情感、書寫內心世界。
B.神話傳說是對英雄人物的文學表述,但蘊含歷史因素,其史學價值高于文學價值。
C.古代每部文學作品都充滿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學具有濃重的抒情性質。
D.中國古代文學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一定會忽略作品的現實性和教化功能。組卷:7引用:1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韌性城市”不是個新詞,早幾年就在國際學術圈中被普遍提及。什么是韌性城市?韌性城市是指城市承受災難險情時,能夠從容應對,保證城市的正常運行。日前,“十四五”規(guī)劃中,“韌性城市”的字眼首次出現,一時間在行業(yè)內引起熱議。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城市韌性的差距就一目了然了。如何讓城市提高應對疫情等“黑天鵝事件”的能力,值得相關部門警醒和關注。
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fā),“打”得一些城市措手不及,也讓一些人猝不及防。不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城市迅速調整防疫防控策略,扭轉了疫情局勢。城市恢復正常運行,復工復產,直至第三季度GDP增速“轉負為正”??梢哉f,我國城市的韌性空間是非常大的。然而,后疫情時代,城市發(fā)展格局必然有所改變,對于城市領導者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
近些年,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高歌猛進,成績斐然??梢钥吹?,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豐富不少,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指數也節(jié)節(jié)升高。城鎮(zhèn)化發(fā)展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極大地便利。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前提是安全與健康,是公共衛(wèi)生。安全與健康是城市產生發(fā)展的初心與使命。“安全是1,其余是0”。只有安全排在了城市發(fā)展第一位,其他發(fā)展成果才有價值和意義。如果忽略了韌性城市這一重點指標,城市發(fā)展成果就面臨“貶值”的風險。
早在2017年6月,中國地震局就提出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提到了關于韌性城市的建設計劃。這也是韌性城市建設第一次在國家層面獲得肯定。饒是如此,一些城市應對各類突發(fā)險情的能力依然捉襟見肘。
究其原因,一些城市的標準體系為建設而建設,缺乏運營和治理的理念,重建設、輕運營,重硬件、輕軟件的思路需要扭轉。可見,增強城市“免疫力”,需要苦練“內功”,需要相關部門聚焦于城市內涵式發(fā)展。無論如何,韌性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題中之義,相關部門須臾不可懈怠。
(摘編自喬妙妙《“十四五”規(guī)劃為何首次提到韌性城市》,有刪改)材料二:
極端天氣事件概率很小,但是一旦發(fā)生,帶給死難者及其家庭的災難是百分百難以抹掉的痛。2021年鄭州遭遇極端強降雨就是如此。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一場大暴雨,考驗一座城市。在這場極端大暴雨面前,海綿城市建設、地下排水系統(tǒng)、地下空間設計,都顯得太無力。
“海綿城市“并非萬能。完成“海綿城市”目標,并不意味著城市永久不內澇,而是將城市的雨洪安全標準進行了提升,改善了局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昂>d城市“建設的目標也不是解決這種極端的降雨問題。海綿城市要在一定條件下發(fā)揮一定作用,像鄭州這么大的洪水,海綿城市是應對不了的。就像一小塊海綿,你倒一碗水它可以吸進去,但如果你一次倒一桶水,它就吸收不了?!昂>d城市”一般是小洪水起大作用,大洪水起小作用,洪水越大,它的相對作用就越小。
毋庸置疑,這次沉痛教訓也說明,在超預計的重大自然災害面前,我們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對于城市規(guī)模已發(fā)展為特大、超大級的城市而言,由于人口集中、資源集聚能力強,遭遇重大災害的時候暴露度更高,損失更大。
實際上,進入汛期,不止鄭州,內澇早已成為不少城市的普遍性難題。
除了不斷建設海綿城市,構建更完善的排澇系統(tǒng)也是解決內澇的根本舉措。雨水管網是當前排澇的主要手段,作用非常大。在老城區(qū),由于以前雨水管網口徑比較小,不能在暴雨時充分排水,造成澇災,老城區(qū)管網擴容比較難,淺層地下已有大量建筑樁基和地下車庫,所以建設深隧很有必要。而且現在挖隧道工程技術已經成熟,投資也不是很大。
針對洪澇災害問題,多位專家認為,提高城市的防洪標準是基礎。除規(guī)劃方面要防控在前、減災在后,還應提高應急響應能力和災后恢復能力。例如,通過擴大氣象臨報的覆蓋面,在可能的重大災害來臨前,提前預警,做更寬松更保守的預案;同時加大預演預案工作,讓老百姓知道遇到這種極端的情況該怎么辦,什么災難等級首先是保命,什么條件下盡可能保住財產,什么情況下要避免財產損失。
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發(fā)布的中國“十四五”規(guī)劃中,在“推進新型城市建設”中提及“韌性城市”。規(guī)劃要求:“順應城市發(fā)展新理念新趨勢,開展城市現代化試點示范,建設宜居、創(chuàng)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
按照國際組織倡導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國際理事會定義,“韌性城市”是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御災害,減輕災害損失,并合理的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
鄭州暴雨,讓城市文明在天災面前如此脆弱,推進韌性城市建設任重道遠。
(摘編自許倩《城市在天災面前如此脆弱,韌性城市任重道遠》,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十四五”規(guī)劃中,首次出現“韌性城市”字眼,但是在國家層面關于韌性城市的建設計劃此前已經出現。
B.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不同城市在城市韌性方面存在的差距,也必然會改變后疫情時代城市發(fā)展的格局。
C.“鄭州之殤”提醒我們,建設韌性城市必須以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并能憑自身能力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為終極旨歸。
D.鄭州極端暴雨造成的重大生命及財產損失,表明城市文明在超預計天災面前仍然很脆弱,推進韌性城市建設任重道遠。
(2)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韌性城市”建設內涵的一項是
A.鹽城市在揚州突發(fā)德爾塔疫情、措手不及、形勢極其嚴峻的關鍵時刻,接收來自揚州的醫(yī)學觀察人員到本地實施隔離,以緩解揚州防疫壓力。
B.南寧市推行基礎設施補短板地下管網建設行動,大力推進城鎮(zhèn)供水、污水、雨水、地下綜合管廊等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完善地下管網體系。
C.上海市整合涉及城市危機管理的跨部門資源和力量,健全城市風險應對的“無縫高效聯動,數據瞬時共享”機制,搭建智能化應急平臺。
D.北京市舉辦以“韌性城市?健康人居”為主題,針對韌性健康城市設計、社區(qū)治理創(chuàng)新實踐、智慧城市技術應用等熱點問題的研討活動。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韌性城市”話題,但論述的側重點不同,請簡要說明。組卷:1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沙堆里的城隍
梁衡 西方的神話中都是些離人很遠的女神、酒神、愛神等,哪怕幫人找對象,也是派個天使躲在暗處遠遠地射上一箭。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神總是在人的身旁,如影隨形,朝暮不離,無時不在護佑著你。
2021年9月,我到陜北采風,聽說靖邊縣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廟,便立馬趕到現場?,F在正挖掘的這個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周長不到兩公里,里面也設了個城隍。隨著歷史的變遷,整個堡子漸為風沙所埋,現沙面上已固化為耕地、草坡、灌木林,間有大樹,城隍爺就埋在下面。
最可看的是北邊的正殿,城隍爺端坐高臺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裝,雙耳垂肩,白臉紅唇,身威而面慈。他寬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張成接物狀,目視前方。廊下的武士則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個胡人,作猙獰狀以驅惡鬼??脊湃藛T為防風化正準備以塑料蒙面處理。我們正趕上將蒙未蒙之時,難得一見的佛光乍現的這一刻。城隍爺和眾文武的紅袍、黑靴、藍袖口,甚至金腰帶上的云紋都歷歷在目。只是猶裹沙土半遮面,有的剛露出一個頭,有如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有的半邊身子鉆出土外,目光炯炯,剛從古代穿越而來。
中國土地遼闊,各地風俗信仰不同,但城隍無分南北,是一個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按轄區(qū)工作,保佑百姓平安。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習慣上總要拿一個現實的人來做軀殼,就像寫小說要有個原型。比如關公被推舉來作財神,秦瓊、尉遲恭被選來作門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無統(tǒng)一規(guī)定,由當地百姓自己選舉產生。比如杭州曾是南宋都城,它的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么,這座長城腳下的明代小城堡,該選誰來任城隍呢?這一帶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數范仲淹。
北宋與長城外的西夏長年對峙,屢遭敗績,守邊武將已畏敵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帶兵。范保家衛(wèi)國真是赤子忠心,他帶著自己16歲的長子,親自上陣,一夜之間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闊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將領,連打了幾個勝仗,終于使邊防鞏固,人民安居。范長年在這里風餐露宿,枕戈待旦,有《漁家傲》為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彼麖氐讓嵺`了自己“先憂后樂”的思想。
我仔細研讀出土的碑文,它先交代城隍的設置:“城隍有祠,遍于環(huán)宇,非只大都巨邑而也。雖一村一井,莫不圖像而禋祀之。”古代的政治家早就明白,單純的行政管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既要依法治國,也要依德治民??档抡f有兩種東西,總是讓人敬畏,那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國,遍布于城鄉(xiāng)的城隍,就是這種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動,600年仍衣帶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勸人行善,還導人審美,亦是一尊美神。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個周長兩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個點,但它是長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著一種地貌,一種氣候,一段自然生態(tài)的輪回。你只要看看腳下被深埋著的這一座城、一座廟、一個神,就知道這里曾經是怎樣的沙塵肆虐。當地傳統(tǒng)說書中有一個代表作《刮大風》:“刮得那個大山沒頂頂,刮得那個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樹連根拔,萬年的頑石亂翻滾?!?0年前我在這一帶工作時,一夜醒來,風刮沙壅都推不開門??墒乾F在呢?高處一望,綠滿天涯,藍天如鏡。新華社2020年發(fā)文,宣布橫跨長城內外的毛烏素沙漠已經消失。因為,這里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數不清有多少。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長一個夢,直到有一天考古隊員把他輕輕推醒,他朦朧中看星漢搖落,旭日東升,浩浩乎綠海無垠。
走出開挖現場,我有了一個小小的遺憾。土坑旁堆著一大堆剛挖出來的老樹根,虬曲纏繞,須亂如麻,根部已有一抱之粗。原來,這城隍廟里與正殿相對著還有一個戲臺,這些樹就長在戲臺上的沙土里。清理遺址時工人嫌它們礙手礙腳,就統(tǒng)統(tǒng)鋸斷挖去。我扼腕頓足。古樹也古啊,它們同是我們民族的記憶,更是一段鄉(xiāng)愁!試想,當年這荒僻之地,常年草盛人稀,鳥飛獸亡,軍民無以為樂,只有逢年過節(jié)時廟里才給城隍爺唱一回戲,胡漢交易,人神共樂,喧聲滿院。這些老樹也于黃沙中吐出綠葉,撫慰者守邊人苦寂的心。何不留下這些古樹,把整座廟宇開辟成一個旅游場所,城隍歸座,武士揚眉,綠樹遮陰。讓外來的游人在土堆上吼一陣信天游,再邀城隍爺同坐喝一壺馬奶酒,唱一首《出塞曲》,看一出600年前的地方戲,那該多有味道!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結構清晰,“立馬趕到現場”“最可看的是北邊的正殿”“走出開挖現場”等句子彰顯出行文思路。
B.文章開頭把西方的神話和中國的神話進行對比,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突出了中國“神”的特點。
C.作者善用細節(jié)描寫,“握拳支膝”“作猙獰狀”“金腰帶上的云紋”等描寫,使城隍爺和眾文武形象鮮明生動。
D.文章引用《漁家傲》是為了表現戍邊的艱苦,引用《刮大風》是為了表現“清平堡”的環(huán)境特點。
(2)假如今天梁衡的夢想成真一一整座廟宇真的被開辟成一個旅游場所,范仲淹當選了這里的城隍爺。請聯系文本分析范仲淹當選的理由。
(3)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選》自序中說:“散文美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描寫敘述的美,第二層是抒情的美,第三層是哲理的美?!闭埥Y合文本,分析本文的抒情美。組卷:4引用:4難度:0.3
四、寫作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1929年5月4日,筆名為“醉夢人”的讀者向上?!渡睢分芸陡?,展望“未來之中國”,提出“吾國何時可稻產自豐、谷產自足,不憂饑饉?吾國何時可自產水筆、燈罩、自行車等物什,供國人生存之需?吾國何時可產巨量之鋼鐵、槍炮、艦船,供給吾國之邊防軍?”等十問。
材料二:
1935年在獄中飽經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的最后時刻表達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
材料三:
習近平總書記說:“他們信仰的理想正在實現,他們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正在繼續(xù),他們書寫的歷史必將由我們繼續(xù)書寫下去?!?br /> 如今,當年“醉夢人”的“十問”和方志敏的憧憬和遺愿已悉數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展現在眼前。作為當代新青年,你對此肯定深有感觸。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學校擬以“今日之中國,正如您所愿”為主題進行演講比賽,請你寫一篇演講稿,體現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2難度:0.1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1929年5月4日,筆名為“醉夢人”的讀者向上?!渡睢分芸陡?,展望“未來之中國”,提出“吾國何時可稻產自豐、谷產自足,不憂饑饉?吾國何時可自產水筆、燈罩、自行車等物什,供國人生存之需?吾國何時可產巨量之鋼鐵、槍炮、艦船,供給吾國之邊防軍?”等十問。
材料二:
1935年在獄中飽經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的最后時刻表達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
材料三:
習近平總書記說:“他們信仰的理想正在實現,他們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正在繼續(xù),他們書寫的歷史必將由我們繼續(xù)書寫下去。”
如今,當年“醉夢人”的“十問”和方志敏的憧憬和遺愿已悉數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展現在眼前。作為當代新青年,你對此肯定深有感觸。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①學校擬以“今日之中國,正如您所愿”為主題進行演講比賽,請你寫一篇演講稿,體現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②請在“醉夢人”和方志敏等革命先輩中選一個作為敘說對象,寫一篇文章參加某雜志社舉辦的“×××,我想對您說”專欄征文活動,表達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1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