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4.13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年同步練習卷(39)
發(fā)布:2024/8/4 8:0:9
一、選擇題
-
1.《清史稿》記述,清代內(nèi)閣“沿明舊名,例稱政府”,但“內(nèi)閣實權,遠不逮明”,“內(nèi)閣宰輔,名存而已”。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h2>
A.清朝前期以武立國 B.六部分掌行政權力 C.軍機處的出現(xiàn) D.貴族特權不斷削弱 組卷:0引用:4難度:0.6 -
2.早在明末清初,諸先賢就曾將傳統(tǒng)時代一切政治體制的弊病悉歸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專制……但若認定傳統(tǒng)政治制度僅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維持兩千余年就成為不可理解的‘啞謎’.事實上,支撐中國君主制長期存活的社會機制極為復雜,而且在一種特定的社會體制內(nèi)還長期有效?!边@段論述意在強調(diào)( ?。?/h2>
A.君主制的存在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chǎn)物 B.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長期存在的原因無從解釋 D.君主專制存在諸多弊病 組卷:74引用:81難度:0.9 -
3.密折是奏折的一種,創(chuàng)建于康熙年間,雍正帝即位后,進一步發(fā)展并完善了密折制度,使用密折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逐漸擴大到地方的防駐將軍、總督、提督、巡撫等軍政負責人,使地方官吏能及時將地方情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由此可知( ?。?/h2>
A.密折制度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 B.雍正時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 C.密折制度威脅到軍機處的權力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日益僵化 組卷:7引用:3難度:0.6 -
4.清雍正年間,軍機處設在皇宮內(nèi),與皇帝日常生活辦公地毗鄰。軍機大臣多從“親臣重臣”中遴選,任命諭旨通常說,命某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這表明軍機處官員( )
①在皇宮內(nèi)辦公②按才德標準遴選③多為臨時差遣④權力取決于皇帝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組卷:10引用:13難度:0.5
二、材料題
-
11.閱讀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清代的軍機處和內(nèi)閣并不是兩個相互對立的權力系統(tǒng),二者在權力分配上不存在此消彼長的對應關系,而是在維護皇帝獨裁權威,完善獨裁體制原則指導下進行的政務分工,當然,新的分工體制反過來也微妙地改變著清廷內(nèi)部復雜的權力關系。而奏折制源于關外政治傳統(tǒng)的事實則告訴人們:清代專制皇權的強化并非僅僅是漢族儒家文化作用的結果,尤其不是軍機處這樣一個簡單的辦事班子所能辦到的。應該看到,清朝政府是以滿洲貴族為主體的政治實體,如果這一政權本身不存在有利于皇權進一步加強的因素,單純?nèi)寮覍W說也不可能造就出“乾綱獨斷”的獨裁局面。熱衷于強化皇權的雍正帝對此知之甚悉,故他反復強調(diào)“我滿洲人等純一篤實忠孝廉節(jié)之行”遠勝于“漢人之文藝,蒙古之經(jīng)典”。而對皇帝獨裁至關重要的奏折制不過是基于關外政治傳統(tǒng)的一種能動工具罷了。
--摘編自高翔《也論軍機處、內(nèi)閣和專制皇權》材料二:20世紀初,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后,政治體制改革被納入到憲政的軌道。編制館“厘定中央各衙門官制”奏折遭到了守舊勢力反對,慈禧一方面宣布“內(nèi)閣軍機處一切規(guī)制,著照舊行”,另一方面改組了中央各部,組成度支部、禮部、陸軍部等十一部,各部設尚書一員,侍郎二員,不分“滿漢”,還設立了“資政院”以博采群言,設“審計院”以復查經(jīng)費。在厘定中央官制之后,清政府致力于改革地方官制,批準了編制館上奏的《修訂各直省官制情形折》。該折以司法獨立和地方自治為原則對地方官制進行厘定。分1907年設立資政院,接著命令各省盡快設立咨議局和預籌各州縣的“議事會”。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了臣民權力。1909年,各省咨議局相繼成立,其領導權多為立憲派把持他們發(fā)起三次國會請愿運動,迫使清政府將立憲預備期由9年改為5年。1911年5月,清政府發(fā)布上諭,宣布首屆內(nèi)閣成立,在13位閣員中,7人為皇族,所以人們把歷史上的這屆內(nèi)閣稱作“皇族內(nèi)閣”。沒多久,清政府被推翻,憲政嘗試也告終結。
--摘編自楊寧一主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代政治體制的基本特點,并分析其影響。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初清朝政治體制的變化及其歷史背景。組卷:1引用:3難度:0.4 -
12.材料一 在康熙帝統(tǒng)治期間,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健全科舉取士,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組織編撰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Ⅸ康熙字典>等書籍;重視蒙、藏地區(qū)事務,同內(nèi)外蒙古首領會盟,接受全體喀爾喀蒙古貴族和喇嘛的臣服。
1681年,平定三藩,統(tǒng)一南方;1683年,收復臺灣,設臺灣府,加強對臺灣的管理:1685年、1 689年取得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勝利;1698年,平定噶爾丹叛亂。
--摘編自人教版<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二 康熙親自向南懷仁等傳教士學習幾何學、測量學、解剖學和醫(yī)學,并在宮中設實驗室,進行化學和藥學的研究。康熙于1692年3月22日發(fā)布敕令,準許天主教在中國自由傳教,敕令指出:天主教的教義大致與中國禮教相符。中國政府既容許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回教等諸外來宗教,自無禁絕基督信仰的理由。
--《康熙帝傳》(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康熙帝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主要事跡。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康熙帝對待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及對中國的影響。組卷:10引用:6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