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部分學校高三(上)月考物理試卷(11月份)
發(fā)布:2024/10/25 2: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2023年6月10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三星堆遺址再現(xiàn)兩件跨坑拼對成功的大型青銅器。利用14C衰變測定年代技術(shù)進行考古研究,可以確定文物的大致年代,14C衰變方程為
C→146N+X,14C的半衰期是5730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147組卷:78引用:2難度:0.5 -
2.如圖所示,一位同學為了探究磁鐵的磁性是否與溫度有關(guān),做了如下的實驗:他將一塊永久磁鐵固定不動,再將一個磁性小球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線懸掛起來,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且懸點在磁鐵的正上方,最后拿一盞酒精燈對小球緩慢加熱,發(fā)現(xiàn)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緩慢變小,磁鐵和小球均可視為質(zhì)點且兩者斥力始終沿兩者連線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86引用:2難度:0.5 -
3.2023年高考的第二天上午,小明同學由于忘記準考證放在宿舍哪個地方了,在宿舍里尋找,從而錯過了乘坐校車。為了能夠準時到達考場,小明同學乘坐“鐵騎”比校車晚10分鐘從同一地點出發(fā),但是與校車同時到達考場同一地點。兩車的運動都可以看成直線運動,兩車的v-t圖像如圖所示,圖中兩段傾斜直線是校車的v-t圖像,曲線是“鐵騎”的v-t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4.中國博物館珍藏了一件古代青銅“魚洗”復制品,在其中加入適量清水后,用手有節(jié)奏地摩擦“魚洗”的雙耳,會發(fā)出嗡嗡聲,并能使盆內(nèi)水花四濺,如圖所示。“魚洗”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青銅器制造技術(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54引用:2難度:0.6 -
5.如圖所示,上方是我國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核心部件的縱截面圖,交變電流由兩個平行正對的很強的電磁鐵之間夾一個環(huán)形真空管道組成。如圖為正負電子軌道的俯視圖,電磁鐵中通入高頻正弦交流電,當對撞機正常工作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46引用:2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
-
14.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長為L1、寬為L2的單匝矩形閉合導體線框abcd,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有界勻強磁場中,其ab邊與磁場的邊界重合.線框由同種粗細均勻的導線制成,它的總電阻為R.現(xiàn)將用垂直于線框ab邊的水平拉力,將線框以速度v向右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出磁場,此過程中保持線框平面與磁感線垂直,且ab邊與磁場邊界平行.求線框被拉出磁場的過程中:
(1)通過線框的電流;
(2)線框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3)線框中a、b兩點間的電壓大?。?/h2>組卷:72引用:14難度:0.7 -
15.如圖所示,AB為水平軌道,A、B間的距離s=1m,BCD是半徑R=0.1m的豎直半圓形軌道,B為兩軌道的連接點,D為軌道的最高點,整個軌道處于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的大小E=103N/C。一電荷量為q=+5×10-3C的小物塊甲的質(zhì)量為m=1kg,它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另一個質(zhì)量為M=2kg的中性小物塊乙靜止在B點,兩個小物塊均可以看成質(zhì)點。小物塊甲在F=43.5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從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到達B點時撤去力F,同時與物塊乙發(fā)生瞬間碰撞,碰撞后兩者粘在一起,且碰撞過程電荷量不變,兩者碰撞后恰能通過D點,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試求:?
(1)撤去F時小物塊甲的速度大??;
(2)在半圓形軌道上兩個物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組卷: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