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內蒙古包頭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國舊小說的第三人稱全知視角,是指敘述人并不進入作品,而是站在統(tǒng)攬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間萬事萬物無所不知曉、無所不能表現(xiàn)。如此,雖便于展現(xiàn)廣闊的生活場景,自由地刻畫、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學聯(lián)系生活和讀者的最寶貴的東西:真情實感。
          魯迅對全知全能的外視角敘事的突破和改造,運用的是限制敘述原則。所謂限制敘述,是指敘事者所知道的和書中的人物一樣多,這就從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種居高臨下妄斷一切的專制態(tài)度,以有限的職能和平等態(tài)度建立起作者與讀者的新型關系,從而賦予作品以真誠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稱小說在《吶喊》和《彷徨》中超過半數(shù)。第一人稱敘事的一種情況是內部第一人稱敘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當事人,如《狂人日記》。魯迅在必須真實的體裁——日記中去虛構一個“迫害狂”的文學故事。當狂人成了小說的敘述者后,立刻把讀者引人到他自己觀察和體驗到的世界,他對世俗社會,歷史文化的“吃人”本質的認識,他的濃重的“罪感”意識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掙扎,在常人看來是語無倫次甚至荒唐的格調中顯示出驚人的真實性。以第一人稱敘述所沖淡和消解的文學故事的虛構性也許是《狂人日記》的最大藝術成功。
          第一人稱敘事的另一種情況是,“我”雖是故事的講述人,卻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xiàn)。這可稱之為外部第一人稱敘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小伙計,他對周圍的世界和社會世相沒有多少明確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觀念,但孔乙己的窮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這個世界對社會“苦人兒”的態(tài)度,都在他的帶有童真的眼光和心靈中被不動聲色朦朦朧朧地折射出來。讀者自然會伴隨著敘述人,開始以一種超然的、調侃的態(tài)度對待孔乙己,說不定還會“附和著笑”。最后隨著孔乙己的慘死而“我”的敘述口吻反倒越發(fā)輕松、平靜起來時,表層敘述與真正意義的矛盾沖突也達到了高潮。這種矛盾所產生的壓力和張力往往能產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導更強烈的藝術效果。最終必然會使讀者從表面的“誤導”中走出來,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和矛盾,感受到社會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礎上的人心的“冷漠”,從而以內省的態(tài)度思考自己與悲劇故事的關系和應負的道德責任。
          內部第一人稱敘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語調和明確的思想傾向性構成直接作用于讀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稱敘述則是借助敘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無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經驗經由完全中立的敘述間接轉移到讀者的靈魂波動中。無論“內部”或“外部”,第一人稱“我”的“當事人”和“在場者”的身份,使小說這種虛構的形式具有了極大的藝術真實。
    (摘編自姜振昌《<吶喊><彷徨>》: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舊小說的第三人稱視角以及外部第一人稱視角的優(yōu)點都是便于展現(xiàn)社會生活,自由刻畫人物形象,統(tǒng)攬全局。
    B.《狂人日記》虛構了一個“迫害狂”的形象,運用內部第一人稱視角向讀者敘述了一個他體驗到的“吃人”的世界。
    C.小說敘述者的敘述口吻越是輕松、平靜,就越能使矛盾沖突達到高潮,小說帶來的戲劇張力就越大。
    D.第一人稱敘述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都會使虛構的故事具有真實性,讓讀者受到觸動。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是在明確了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舉例論證,論述了魯迅作品對中國舊小說的突破和改造。
    B.文章三四段,以《狂人日記》和《孔乙己》為例,論述了內部第一人稱敘述和外部第一人稱敘述的區(qū)別。
    C.文章重點論證了魯迅小說的藝術成就,即用第一人稱敘述賦予作品“真情實感”,消除了小說的虛構性。
    D.文章的開頭兩段和結尾部分對概念進行了具體闡釋,以突出第一人稱限制敘述在小說中的作用。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讓小說中的敘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調動讀者去體會文學故事所表現(xiàn)的社會現(xiàn)實。
    B.魯迅創(chuàng)作的小說,統(tǒng)統(tǒng)把敘述的任務交給“我”這個第一人稱,“我”實則是作者抨擊社會的代言人。
    C.《祝福》中采用的是外部第一人稱敘述,是“我”對于祥林嫂悲劇的平淡敘述。作者是想用這份“冷漠”觸動讀者的內省和思考。
    D.以第三人稱視角敘事的小說非常常見,如《林黛玉進賈府》《智取生辰綱》《我的叔叔于勒》等,都是采用全知視角敘事。

    組卷:3引用:4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題。
          材料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疾病譜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此帶來了醫(yī)學目的、醫(yī)學模式變革。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報告中指出:“21世紀的醫(yī)學,不應該繼續(xù)以疾病為主要研究領域,應當以人類的健康作為醫(y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br />“世衛(wèi)組織的這一論斷,恰恰與中醫(yī)藥學的基本理念一致?!敝嗅t(yī)藥作為國際醫(y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為促進人類健康發(fā)揮積極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y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中醫(yī)藥學本質上是健康醫(yī)學的先驅:中醫(yī)藥學強調養(yǎng)生保健治未病的預防疾病思想,是一套完整的醫(yī)學知識體系。“這種學特色和優(yōu)勢契合了當前的醫(yī)學發(fā)展需求,這也是中醫(yī)藥學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不斷發(fā)展的根本原因與基礎。”
          目前,中醫(yī)針灸和藏醫(yī)藥浴法分別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以“簡便驗廉”著稱的中醫(yī)藥,成為受人追捧的養(yǎng)生保健方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
    (摘編自人民日報海外版10月29日《中醫(yī)藥越來越“國際范兒”》)
          材料二:
          伊朗有位“洋中醫(yī)”阿米爾?胡曼?卡扎米,現(xiàn)任世界針灸聯(lián)合會副主席,曾獲得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博士學位,主攻針灸臨床?,F(xiàn)在,他不僅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任教,還在北京、德黑蘭等城市出診,用手中的銀針醫(yī)治了眾多病患。
          同時精通中醫(yī)的他對這兩種醫(yī)療方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一些病,比如感染,最好用西藥進行治療;有一些病,比如糖尿病、心臟病等,主要用西藥治療,但將中西醫(yī)結合則能獲得更好的效果;而對于一些慢性病、神經性疾病、疑難雜癥等西醫(yī)已經沒有明顯療效的疾病,中醫(yī)卻往往有很好的治療和康復效果,對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幫助?!?br />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被中醫(yī)良好的療效征服。2019年數(shù)據(jù)顯示,中醫(y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qū),每年13000多名留學生來華學習中醫(yī)藥,有70多個國家設立了中醫(yī)學院或針灸學院,103個國家認可使用針灸療法,其中,18個國家已經將其納入醫(yī)保體系范疇。
    (摘編自人民網12月17日《洋中醫(yī) 胡曼:將針灸作禮物 送給世界更多患者》)
          材料三:
          上世紀60年代,引發(fā)瘧疾的瘧原蟲對當時常用的奎寧類藥物已經產生了抗藥性,全世界都在研發(fā)新的抗瘧藥。屠呦呦從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獲得啟迪,最終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屠呦呦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世界了衛(wèi)生組織推薦將基于青蒿素的復合療法作為一線抗瘧治療方案,拯救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使非洲瘧疾致死率下降66%,5歲以下兒童患瘧疾死亡率下降71%。
          近年來,中藥在治療危急重癥方面的良好成效,讓世界看到了中藥的“能耐”。美國耶大學的研究學者從中藥古方中萃取芍藥、黃芩、甘草、大棗等4種植物的有效成分,重新組合后制作出效果穩(wěn)定的抗病藥。日本的一項研究證明,黃芩對骨髓瘤胞有抗增殖作用。在日本,許多漢方藥企業(yè)建立了自己的漢方研究機構和中藥材生產基地。韓國也成立了漢方藥專門研究機構。在歐洲,英國、意大利等國也已經有公司以中草藥為基礎,進行中醫(yī)藥治療腫瘤、糖尿病的研究與嘗試。
    (摘編自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9月9日《中醫(yī)藥與世界的70年:讓界看到了中醫(yī)藥的魅力》)
    (1)下列不屬于中醫(yī)藥在治療危急重癥方面具有良好療效的一項是
     

    A.對一些西醫(yī)沒有明顯療效的慢性病有康復效果。
    B.日本研究證明黃芩對骨髓瘤細胞有抗增殖作用。
    C.世衛(wèi)組織推薦基于青蒿素的復合療法用于抗瘧。
    D.耶魯大學萃取植物有效成分用于制作抗癌藥。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類疾病譜發(fā)生巨大變化,由此帶來了醫(yī)學的目的、醫(yī)學模式的變革,當代醫(yī)學應以人類的健康作為主要研究方向。
    B.中醫(yī)藥學強調養(yǎng)生保健治未病的積極預防疾病思想,與當前醫(yī)學以人類健康作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發(fā)展震求是相契合的。
    C.胡曼精通中西醫(yī),他認為主要用西藥治療的疾病:比如感染、心臟病、糖尿病等,如果中西醫(yī)結合則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D.在瘧原蟲對奎寧類藥物產生了抗藥性的背景下,屠呦呦受我國中醫(yī)藥古籍的啟迪,發(fā)現(xiàn)了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
    (3)請結合材料,分析中醫(yī)藥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不斷發(fā)展的原因。

    組卷:4引用:3難度:0.7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問題。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災大難不會讓我悲傷。我親眼目睹過戰(zhàn)爭,人類的殘酷暴行令我們發(fā)出恐懼和憤怒的吶喊,但絕不會令我們像看到某些讓人感傷的小事那樣背上起雞皮疙瘩。有那么兩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眼前,它們像針扎似的,在我的內心深處留下又細又長的創(chuàng)傷。我就跟您講講其中的一件吧。
          那時我還年輕,有點多愁善感,不太喜歡喧鬧。我最喜愛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獨自一人在盧森堡公園的苗圃里散步。
          這是一座似乎被人遺忘的上個世紀的花園,一座像老婦人的溫柔微笑一樣依然美麗的花園。綠籬隔出一條條狹窄、規(guī)整的小徑,顯得非常幽靜,在這迷人的小樹林里,有一個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據(jù)。它們的小窩坐落在木板上,朝著太陽打開頂針般大的小門。走在小路上,隨時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黃色的蜜蜂,它們是這片和平地帶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徑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發(fā)現(xiàn),經常到這里來的不只我一人。我有時也會迎面遇上一個小老頭兒。
          他穿一雙帶銀扣的皮鞋、一條帶遮門襟的短套褲和一件棕褐色的長禮服,戴一頂長絨毛寬檐的怪誕的灰禮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長得很瘦,幾乎是皮包骨頭;他愛做鬼臉,也常帶微笑。他手里總拿著一根金鑲頭的華麗的手杖,這手杖對他來說一定有著某種不同尋常的紀念意義。
          這老人起初讓我感到怪怪的,后來卻引起我莫大的興趣。
          一個早晨,他以為周圍沒有人,便做起一連串奇怪的動作來:先是幾個小步跳躍,繼而行了個屈膝禮,接著用他那細長的腿來了個還算利落的擊腳跳,然后開始優(yōu)雅地旋轉,把他那木偶似的身體扭來絞去,動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頻頻點頭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繼續(xù)散起步來。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復一遍這套動作。
          我想和他談一談。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禮以后,我開口說:
    “今天天氣真好啊,先生?!?br />      他也鞠了個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從前的天氣一樣?!?br />      一個星期以后,我們已經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國王路易十五時代,他曾是歌劇院的舞蹈教師。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萊蒙伯爵送的一件禮物。一跟他說起舞蹈,他就絮叨個沒完沒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說:
    “先生,我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樂意,我可以介紹您認識她,不過她要到下午才上這兒來。這個花園,就是我們的歡樂,我們的生命。過去給我們留下的只有這個了。如果沒有它,我們簡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們整個下午都是在這兒過的。只是我上午就來,因為我起得早?!?br />      我一吃完午飯就立刻回到公園。不一會兒,我就遠遠望見我的朋友,彬彬有禮地讓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婦人挽著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經深受那整個風流時代寵愛的偉大舞蹈家。
          我們在一張石頭長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陣陣花香在潔凈的小徑上飄溢;溫暖的太陽透過樹葉在我們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連衣裙仿佛整個兒浸潤在春暉里。
    “請您給我解釋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嗎?”我對老舞蹈師說。
          他意外得打了個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們的舞蹈。您懂嗎?自從沒有了國王,也就沒有了小步舞?!?br />      他開始用夸張的文體發(fā)表起對小步舞的贊詞來,可惜我一點兒也沒聽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嚴肅的老伴轉過身去:
    “艾麗絲,讓我們跳給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樂意嗎?”
          于是我看見了一件令我永生難忘的事。
          他們時而前進,時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裝腔作勢,彎腰施禮,活像兩個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驅動這對木偶的機械,已經有點兒損壞了。
          我望著他們,一股難以言表的感傷激動著我的靈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靈現(xiàn)身,看到一個時代已經過時的幻影。
          他們突然停了下來,面對面佇立了幾秒鐘,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擁著哭起來。
          三天以后,我動身去外省了。我從此再也沒有見到過他們。當我兩年后重返巴黎的時候,那片苗圃已被鏟平。沒有了心愛的過去時代的花園,沒有了它舊時的氣息和小樹林的通幽曲徑,他們怎樣了呢?
          對他們的回憶一直縈繞著我,像一道傷痕留在我的心頭。
    (張英倫譯,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初見老舞蹈師時見他拿著一根手杖,后來得知這是德?克萊蒙伯爵送給他的一件禮物,二者不僅前后照應,也暗示著人世的滄桑。
    B.老舞蹈師在一個早晨,“以為周圍沒有人,便做起一連串奇怪的動作來”,他之所以避開別人,是因為他出身高貴、性情高傲、孤芳自賞。
    C.老舞蹈師夫婦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擁著哭起來”,這種失態(tài)其實是一種宣泄,說明當時他們的內心壓抑痛苦。
    D.小說注重從小事中感受大時代,雖然“我”與老舞蹈師夫婦的相遇相識十分平常,但偶爾提到的“國王路易十五時代”,卻使尋常故事有了歷史感。
    (2)請以老舞蹈師形象為例,談談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3)小說中的盧森堡公園苗圃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組卷:712引用:38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如圖是中國一汽的車標,請寫出該標識的構圖要素及寓意。要求語句通順、簡明,不超過70個字。

    組卷:1引用:3難度:0.7

四、作文(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2020年高考的最后一門考試結束后,某中學考點外,一個身著黃色T恤的高個男孩,走到母親跟前,突然跪下來,說:“媽,謝謝您,這些年您辛苦了!”反應不及的母親一下子懵住了,之后雙手抱住孩子的頭哭了出來。原來為了兒子,母親李女士停掉了服裝生意,專門陪讀陪考……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1)此事對即將步入高三的你一定有所觸動,請給你的父母或老師寫一封信,結合此事談談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認識與成長。
          (2)學校擬組織高二年級舉辦一次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主題的演講活動,你作為演講選手,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演講稿。
          (3)假設你是這一事件當中的母親,在收到兒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后,應本地晚報編輯之約,為該報“家教故事”欄目撰寫一篇隨筆,題目是“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