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學高一(下)入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5 14: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4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2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近年來,“國潮”悄然興起,并刮起強烈風暴。在天貓上搜索“國潮”,會出現(xiàn)各種貼著“國潮”標簽的服裝;在微博:上搜索“國潮”,會找到上千個起名“國潮”的博主??梢姡皣薄币殉蔀橐环N時尚,不僅是年輕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營銷的賣點。
盡管“國潮”如此火爆,但人們對“國潮”的定義卻莫衷一是。有人把“國潮”理解為“中國本土設計師及主理人創(chuàng)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網絡上大量以“國潮”為關鍵詞的文章討論的僅僅是時尚潮牌,理解相對片面。還有人認為“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既能滿足年輕消費者個性的張揚及其對時尚的追求,又是對傳統(tǒng)文化自然回歸而產生的一種流行現(xiàn)象。它相對全面地概括了“國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國、品牌、潮流和文化。
“國潮”的字面釋義雖簡單明了,但其內涵卻豐富多維。從表現(xiàn)形式看,“國潮”既可以是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復古中國風,也可以是展現(xiàn)國際潮流的創(chuàng)新中國風,中國元素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中巧妙結合,形成燦爛多姿的時尚潮流。從載體看,“國潮”既有以實物產品為載體的中國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現(xiàn)象為載體的中國文化之潮流,比如漢服文化的興起等。從影響范圍看,不僅本土的時尚品牌紛紛爆紅,而且其他領域的國產品牌也逐漸被國人所接受和喜愛;不僅華為李寧等中國新制造在國際社會受到人們的追捧,而且許多中華老字號也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皣薄钡难杆倩鸨此剖且环N偶然的社會現(xiàn)象,其實是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其背后有著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動因?!畤薄睙針酥局a業(yè)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高品質國貨贏得了市場,中國制造已經進軍全球中高端產業(yè)鏈,“中國速度”正在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經濟在轉型中實現(xiàn)了成功起跳。
現(xiàn)在,從一定程度上看,中國制造不缺少高質量的產品,不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缺少的是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和認知度。不過,被先進技術、創(chuàng)意文化賦能的中國創(chuàng)造不斷釋放潛力,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皣薄钡呐d起,是中國人從滿足溫飽、看重產品的實際使用效果的消費偏好,轉向注重品質消費的必然結果。
“潮”,代表了一種時尚潮流、一種流行趨勢。“國潮”不僅可以用年輕人的語言詮釋古老文化賦予現(xiàn)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現(xiàn)為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時尚的創(chuàng)意?!皣薄睙嵴宫F(xiàn)的是人們對國家現(xiàn)在和未來發(fā)展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
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的“國潮”熱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我國制造業(yè)供需結構性失衡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一些落后企業(yè)還在利用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市場上魚龍混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有的企業(yè)利用“國潮”的熱度生產劣質產品,影響了國貨聲譽;一些行業(yè)的品牌跟風模仿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與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制造在很多領域的技術水平、工藝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
(摘編自姚林青《“國潮”熱何以形成》) 材料二:
“國潮”,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就是“中國風十中國潮流”。它是具有獨特文化元素的被廣大民眾認可的時尚。它與國家和民族所傳承的物質、精神、行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關的人、物、技、藝等息息相關,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僅與年輕人有關聯(lián)的物質消費品或流行文化,藝術。
“國潮”,不是什么舶來品,是新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來的潮流,是綜合國力、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是一種在血脈中流淌,由內而外涌現(xiàn)甚或噴射而出的心理傾向,具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質。
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顯出來,足以激發(fā)眾多個體共鳴,也足以讓品牌符號更為鮮活,更顯價值。中國“國潮”產品以美好的品質,切合了新時代年輕人的內在需求,它凸顯了消費者內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國潮”產品作為國粹文化的可視載體,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潑的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將真,情實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和時空轉換力。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無論是時間脈絡上文化氣質的變化,還是以某種單一形式為載體的文化演變,如戲曲、刺繡、古董等,有無限空間等待我們去了解與挖掘。我們要以虔誠與敬畏的態(tài)度,精巧而精致的藝術形式將其在“國潮”上表現(xiàn)出來,其中無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消費觀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個性化。自然,一千個人眼里也會有一千種“國潮”,但中國“國潮”產品的根本都是一樣的,不可動搖。那就是,有中國特色、中國元素、中國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認同認可。中國“國潮”是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歷史性轉變,“國潮”產品站位高,舞臺廣。不難發(fā)現(xiàn),除了大紅大紫的故宮文創(chuàng)IP、國際時裝大秀上的李寧,還有許許多多“國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給我們帶來一波又一波令人夢牽魂縈的驚喜。
浩浩蕩蕩的中國“國潮”,是中國心靈、中國靈感與中國文化的交匯與交響,既然來了,就如嘹亮的中國歌謠,眾口同聲,和合有序,抑揚頓挫;有致有情,勢不可擋。
(摘編自程應峰《國潮,文化自信的光芒》)(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近年來,“國潮”風起云涌,已成為一種時尚,它是僅與年輕人相關的消費品,但人們對其定義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
B.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國潮”就是“中國風+中國潮流”,是具有獨特文化元素的被廣大民眾認可的時尚,不是舶來品。
C.中國制造行業(yè)雖然還存在各方面的問題,但是仍然有高質量和創(chuàng)新型的產品,它的潛力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肯定。
D.中華優(yōu)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國“國潮”產品發(fā)揚光大,而后者也會因前者的附著而產生更好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國潮”產品涉及范圍很廣,既可以是復古型的,又可以是創(chuàng)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國新制造,又可以是中華老字號。
B.雖然“國潮”代表著一種時尚潮流,但傳統(tǒng)文化與這種時尚潮流并不矛盾,它們可以在“國潮”品牌產品中得到完美統(tǒng)一。
C.“國潮”熱雖然仍面臨著一些問題,但也給“中國制造”帶來了歷史性突破,導致中國正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chuàng)造”。
D.“國潮”不是來自國外,它是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自然而然衍生出來的,要做好“國潮”產品,可以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挖掘。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一旦得以充分釋放,14億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為本土市場注入巨大的市場空間與品牌想象力。
B.未來品牌小眾化、個性化、定制化、各種潮牌成為大趨勢,商家也更注重與年輕人的互動,進行全方位的互動化傳播,從而打動消費者。
C.中國本土品牌“國潮”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入創(chuàng)新品牌中,用年輕化的形象演繹中式情懷,引領潮流營銷,紛紛走向廣闊的國際舞臺。
D.現(xiàn)在不管是淘寶、京東還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臺,都在搶灘“小鎮(zhèn)青年”市場,三線及以下消費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
(5)中國“國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組卷:23引用:18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沙棘
侯發(fā)山 日頭爬到半空中了,老黨還沒走到目的地。這條路天天走,雖是沙漠,但已經被他硬實實地踩出了一條路,其實,這兒已經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到處是蓬勃的沙棘,這些可都是老黨家?guī)状说慕茏?。汗水從老黨的頭上往下流,漫過黑紅的臉龐,匯集到脖子那兒繼續(xù)往下淌,被溻濕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圖,花花搭搭的。老黨喜歡這樣的天氣,因為沙棘喜歡陽光,有了陽光它才能生長。
走了十幾里,老黨還沒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種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圍繞沙棘轉圈,不是種植就是維護。經過父輩的實踐,老黨知道沙棘最適合在沙漠里生長,耐干旱、貧瘠、寒冷和炎熱,再沒有植物能比得過沙棘了。路途越遠,老黨心里越高興,說明他們種的沙棘越來越多。老黨走得氣喘吁吁,休息了一下。老黨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兒子,每每想到兒子心里就一沉。
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兒子回來了。父子倆就兒子的去留談了大半夜。
“爹……”
“別叫爹,我是鄉(xiāng)長!”兒子剛開口說話,老黨就黑著臉打斷了兒子的話。
兒子忍不住笑了:“鄉(xiāng)長,咱這個鄉(xiāng)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個人嗎?!”
“你的戶口在這里,就是這里的百姓,你還是副鄉(xiāng)長呢,一點兒覺悟都沒有?!崩宵h說得沒錯,他的鄉(xiāng)長還有兒子的副鄉(xiāng)長,都是縣上任命的。老伴兒去世前,也是鄉(xiāng)干部呢。
“爹,不,鄉(xiāng)長,您這樣做有意義嗎?”
“意義比天大。這里是邊境,有人居住,就說明這里還是中國的土地。沙棘種到哪兒,就說明哪兒是中國的地盤,任何國家任何人別想侵占!”
兒子晃了晃手里的書本:“鄉(xiāng)長,沙棘……”
老黨打斷兒子的話,說:“咱國家的邊境線長,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這里兔子都不過夜,養(yǎng)啥都不行,只能種沙棘!”
兒子索性不再說話,似乎藏著滿腹的心思。
臨睡前,老黨氣呼呼地說:“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兒子?!?br /> 兒子痞著臉說:“是不是您說了不算。”
天還沒亮,老黨發(fā)覺兒子的被窩已經空蕩蕩的。兒大不由爺,翅膀硬了要飛出去,老黨能有什么辦法?
老黨嘆了口氣,把左肩上的?頭換到了右肩。不想這糟心事,還是欣賞眼前的沙棘吧??粗臣宵h的氣就消了,眼里滿是憐愛,滿是歡喜。金黃色的葉片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果子有的橘紅,有的橘黃,雖然還不到成熟的季節(jié),但已經散發(fā)出淡淡的香味兒。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黨的心思,隨著風勢,擠擠扛扛地搖擺著,仿佛在說:老黨,別生氣,兒子走了不是還有我們嗎?我們都是你的子女,都是你這個鄉(xiāng)的子民。
老黨呢,似乎聽到了沙棘的心聲,渾身充滿了力量。他長出一口氣,邁開大步往前走。
忽然,老黨的眼睛變直了——昨天他種植沙棘的地方有個晃動的身影!他心里一緊,揉了揉眼睛,原來是兒子!兒子在挖樹坑。兒子光著膀子,連衣服都沒穿。
老黨心里爽快極了,像個孩子似的跑了過去。
“你,不走了?”
兒子狡黠地眨巴了兩下眼睛,說:“誰說我要走了?”
“……”老黨欲言又止,心里隱隱有一絲愧疚,覺得自己似乎誤會了兒子。
兒子說:“我查了資料,知道沙棘為藥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里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除了食品、醫(yī)藥外,還廣泛應用于輕工、航天、農牧漁業(yè)等領域……”
“真的?”老黨兩眼一亮,繼續(xù)說道,“兒子,你是說,沙棘不但能防風固沙,而且還有大用處?還能幫助咱們鄉(xiāng)脫貧?”
兒子甩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呵呵地笑著說:“鄉(xiāng)長同志,是有大用處哩?!?br /> 大用處?老黨給說糊涂了。
兒子說:“鄉(xiāng)長,沙棘趕走了沙漠,這里人會越來越多,家會越來越好……”
“原來是這樣!”老黨明白了。
“傻孩子,這樣會曬脫皮的?!崩宵h忙拿起掛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兒子身上,心疼地說。
“鄉(xiāng)長……”
“別鄉(xiāng)長鄉(xiāng)長的,我是你爹!”老黨上前慈愛地拍著兒子堅實的肩膀,心里莫名的踏實。他的眼睛濕潤了。
遠遠望去,老黨父子已經與沙棘林融為一體。
(選自《芒種》2020年第9期)(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這條路天天走,雖是沙漠,但已經被他硬實實地踩出了一條路”,充分表現(xiàn)出老黨無怨無悔地對沙漠的付出與堅守。
B.老黨被溻濕的衣服像地圖,然而他卻喜歡這樣的熱天氣;去種沙棘,路途越遠,心里越高興。矛盾的表述更見他對這片土地的深切情義。
C.文章中老黨任鄉(xiāng)長,認為種沙棘的意義重大,關系到國家領土,這表明邊境上基層干部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對工作的奉獻精神。
D.老黨的兒子最后留下來與父親一起守護沙漠,主要是因為他看到了沙棘防風固沙之外的其他大用處,這可以給他們帶來豐厚的收益。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黃色的葉片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散發(fā)出淡淡的香味兒”是環(huán)境描寫,既寫出沙棘的勃勃生機,也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B.文章主要采用了人物對話的形式展開,這使故事情節(jié)緊湊集中,更有利于展現(xiàn)父子兩代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讓讀者更有代入感。
C.文章中“兒子晃了晃手里的書本”“似乎藏著滿腹的心思”兩處描寫,為后文兒子說沙棘用處廣泛,并決定留下來等內容埋了伏筆。
D.文章始終以含蓄雋永的風格來進行敘述,“遠遠望去,老黨父子已經與沙棘林融為一體”的結尾使主題表達既深刻又隱晦。
(3)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老黨對兒子態(tài)度的變化過程。
(4)文章以“沙棘”為題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組卷:27引用:4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
-
7.中國自古不乏愛好美食的文人,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組卷:4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寒假自主學習期間,有些同學逐漸喪失了砥礪奮發(fā)的精神,變得懶惰、散漫。“網課不積極,作業(yè)出問題”“做卷就想睡,管他錯與對”等聽來荒誕的順口溜,成為部分同學假期生活的真實寫照。
為了鼓舞同學們的學習士氣,革除假期中的懶散風氣,校團委擬舉辦“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主題征文,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