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山東省煙臺市牟平一中高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11/28 11:0:2

一、單選題

  • 1.下列有關遺傳規(guī)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2.2020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曉,表彰了三維科學家在“發(fā)現丙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的貢獻。丙肝病毒(HCV)是一種單鏈RNA病毒,通過RNA復制進行繁殖。藥物治療丙肝的原理是利用核糖核苷酸類似物(如圖)代替正常的原料(UTP)摻入,病毒RNA復制時,若連接上的是類似物,會導致子鏈延伸終止,RNA復制失敗,HCV喪失繁殖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br />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3.親代的兩個體雜交得到子代,正常情況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4.某研究小組開發(fā)出一項新的血液檢測技術,該技術能檢測出胰腺癌患者血液中一種名為HSATⅡ的非編碼RNA,即不編碼蛋白質的RNA。這一特殊RNA可以作為胰腺癌的生物標記,今后有望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診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3難度:0.7
  • 5.下列四幅圖中,不能確定細胞的分裂方式的是( ?。?/h2>

    組卷:33引用:2難度:0.7
  • 6.某科學工作者研究某細胞的組成成分時,提取到兩種物質D和T,其基本組成單位分別是d和t。已知d是葡萄糖,且D遇碘不變藍,T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難度:0.8
  • 7.某小島上蜥蜴原種的腳趾原為分趾型,以后腳趾逐漸出現兩種性狀,W代表蜥蜴腳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聯趾(趾間有蹼)基因。如圖表示這兩種性狀與基因型比例變化的過程。對此圖解釋正確的是( ?。?br />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8.某種白色蚜蟲的部分個體,由于與真菌進行基因交換而獲得合成色素的基因,因此有了綠色、橙色等類型。有研究表明,在光下綠色個體較白色個體產生更多的ATP,橙色個體在光下較在黑暗處產生更多的ATP。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8
  • 9.張謙德在《朱砂魚譜》中總結的金魚選種經驗是:蓄類貴廣,而選擇貴精,須每年夏間市取數千頭,分數缸飼養(yǎng),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兩三缸蓄之,加意培養(yǎng),自然奇品悉具.對這段話蘊含的科學道理的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4引用:7難度:0.7
  • 10.大豆子葉顏色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B表現深綠;Bb表現淺綠;bb表現黃色,黃色幼苗階段死亡。用子葉深綠與淺綠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成熟群體中,Bb比例為(  )

    組卷:5引用:1難度:0.7

三、簡答題

  • 29.回答下列(1)、(2)題。
    (1)如圖分別表示某二倍體雌性動物(2n=4)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以及細胞分裂圖象。請分析并回答:

    ①圖1中a-c柱表示染色體的是
     
    ,圖2中表示二倍體體細胞分裂某時期是
     
    。
    ②圖1中Ⅲ的數量關系對應于圖2中的
     

    ③圖1中的數量關系由Ⅰ變化為Ⅱ的過程,細胞核內發(fā)生的分子水平的變化是
     
    ;由Ⅱ變化為Ⅲ,相當于圖2中的
     
     
    過程。
    (2)探究實驗設計及分析問題來源:在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前期,核膜解體,到末期又重新形成。對新形成的核
    膜的來源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主張認為是由舊核膜的碎片連接形成,另一種主張認為是不含舊核膜,是重新形成的?,F提供變形蟲、3H-膽堿(磷脂的成分)和其它必需儀器,請完成實驗設計過程,預測實驗結果,并說明結論支持哪一主張。
    實驗設計:①將部分變形蟲置于含3H-膽堿的介質中培養(yǎng),使其膜被標記。
    ②將已標記的核移入至未標記的去核的變形蟲中,在無標記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使其進行
     
    。
     
    。
    預測結果1:
     
    ;結論1:
     
    。
    預測結果2:
     
    ;結論2:
     
    。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0.磷酸丙糖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中最先產生的糖,下圖為綠色植物椰肉細胞中磷酸丙糖的代謝途徑。
    (1)圖中能產生ATP的場所是
     
    。影響物質C釋放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光照等條件適宜時,圖中物質B來源于
     

    (2)磷酸丙糖運出葉綠體時,必須與細胞質基質中的無機磷(Pi)等量交換,輸出到細胞質基質合成蔗糖。當無機磷缺乏時,磷酸丙糖從葉綠體中輸出
     
    (填“增多”或“減少”)。為提高甘蔗的品質,在生產上應該采取
     
    的措施。
    (3)葉肉細胞合成的蔗糖被相關酶水解為
     
    ,再被轉入各種細胞利用。
    (4)若磷酸轉運器的活性下降,葉肉細胞中蔗糖的合成和輸出受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進入葉綠體的Pi數量減少
    b.卡爾文循環(huán)過程會增強
    c.葉綠體中儲存較多淀粉
    (5)如果向培養(yǎng)植物的溫室內通入14CO2,光照一定時間后殺死該植物,提取細胞中產物并分析。實驗發(fā)現,段時間內CO2就已經轉化為許多種類的化合物。如果要探究CO2轉化成的第一種產物是什么物質,應如何操作?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