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江蘇省南京師大附中新城分校九年級(上)化學國慶作業(yè)(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對于化學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chuàng)立
②綠色化學的提出
③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使用
⑤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進行微觀探測.組卷:45引用:5難度:0.9 -
2.下列成語含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43引用:20難度:0.9 -
3.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11引用:10難度:0.9 -
4.我國城市及周圍地區(qū)的環(huán)境中,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h2>
組卷:1696引用:71難度:0.9 -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3難度:0.5 -
6.下列關于“決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5引用:4難度:0.7 -
7.下列變化中,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8.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是( ?。?/h2>
組卷:93引用:15難度:0.7 -
9.最近科學家用鈣原子轟擊銪原子,合成117號元素(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269引用:94難度:0.9
二、解答題
-
28.甲、乙兩個小組分別通過實驗探究蠟燭的燃燒產物(裝置如圖1),觀察到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
甲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
乙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燒杯底部有黑色固體。
根據(jù)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可得出蠟燭的燃燒產物有
【提出問題】乙組實驗中出現(xiàn)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進行猜想】根據(jù)顏色和狀態(tài),猜想黑色固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
【實驗探究】利用如圖2實驗裝置,設計了下表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方案一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a中,緩緩通入空氣,點燃酒精燈 黑色固體燃燒,發(fā)出 方案二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a中,緩緩通入 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試管b中溶液變渾濁
【交流反思】
(1)以上實驗中,黑色固體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氧化反應D.緩慢氧化
(2)通過以上實驗推測,石蠟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拓展延伸】進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位置越低,產生的黑色固體越多。查閱資料可知:
石蠟+氧氣(足量)→二氧化碳+水;
石蠟+氧氣(少量)→一氧化碳+水;
…
由此推測,乙組實驗產生黑色固體的原因是組卷:52引用:6難度:0.5 -
29.某學習小組對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組成有什么不同?
【查閱資料】通常條件下,白磷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
【實驗操作、記錄、分析】
實驗一:
(1)先檢查裝置的
(2)打開彈簧夾
(3)關閉彈簧夾 K1、K2,再
實驗二:
(4)把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測濕度)探頭放入袋中,開始采集數(shù)據(jù),然后向袋內呼出氣體。采集的數(shù)據(jù)經處理如圖,表示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變化的是
【數(shù)據(jù)處理】
(5)實驗一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是
(6)實驗二中,200s 時沒有采集數(shù)據(jù)的所有氣體的總體積分數(shù)為
【評價與反思】有人認為教材中空氣成分的“其它氣體和雜質”主要是指水蒸氣,由實驗二判斷此說法是_【拓展延 伸】圖 1 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與集氣瓶相連的壓強傳感器等電子設備能 將集氣瓶內氣體壓強精確地記錄并保存下來。圖 2、圖 3 是用該裝置測得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集氣瓶中燃燒的壓強-時間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 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 和 p′分別是反應結 束后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
(1)寫出木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從微觀角度解釋圖 3 中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的原因是
(3)p=0.79p0,p′=p0,組卷:56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