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5/17 8: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繪畫與現(xiàn)實是兩個世界,需要溝通。繪畫需要在平面上找到與“現(xiàn)實”相應的構(gòu)圖秩序,使之入畫。單單再現(xiàn)眼睛所見的“現(xiàn)實”,難以造就繪畫。
觀察16世紀畫家文伯仁《秋山游覽圖》中的林蔭道和霍貝瑪?shù)摹读质a道》,或許能夠感受中西繪畫的大分歧。這兩幅畫都目光正對縱深的林蔭道,不同的是,霍貝瑪置身路上,平視前方,而文伯仁避開平視相接,從空中俯瞰。在中國古代畫家看來,17世紀荷蘭畫家霍貝瑪《林蔭道》的角度不入畫,因為中國古代繪畫沒有消失點透視這一布局秩序,《林蔭道》這樣的構(gòu)圖只能產(chǎn)生于西方焦點透視繪畫的體系當中。
眾所周知,中國畫久已落得個不講科學的名聲,科學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焦點透視畫。焦點透視法改變了繪畫,繪畫卻不一定非要焦點透視不可,中國山水畫放棄焦點透視,同樣能夠表現(xiàn)空間感。舍棄消失點的同時,中國繪畫也發(fā)展出自己的透視法,有利于調(diào)和空間透視與時間移動,也有利于調(diào)和歷時性與共時性。歐洲的焦點透視與中國的非焦點透視各有長短,要言之,焦點透視長于表現(xiàn)縱深的景深,拙于延續(xù)橫向的時間流動。相反,中國式非焦點透視長于延續(xù)時間,不利于營造景深。或許可以這么說,焦點透視是一種傾向空間性的透視,中國式的非焦點透視是一種傾向時間性的透視,更精確地說,是一種時間與空間統(tǒng)一的透視法。
(摘編自韋羲《照夜白》)材料二:
現(xiàn)代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在他的《西方之衰落》里面曾經(jīng)闡明每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他的基本象征物,具體地表象它的基本精神。在埃及是“路”,在希臘是“立體”,在近代歐洲文化是“無盡的空間”。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臘的雕像,近代歐洲的最大油畫家倫勃朗的風景,是我們領悟這三種文化的最深的靈魂之媒介。
我們?nèi)粲眠@個觀點來考察中國藝術(shù),尤其是畫與詩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再拿來同別種文化作比較,是一極有趣味的事。
西方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初期油出家梵埃格的畫極注重寫實,精細地描寫人體和屋字內(nèi)的空間,用科學及數(shù)學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遵視法的知識被發(fā)揮出來,而用之于繪畫。中國十八世紀雍正、乾隆時,西家鄒一桂對于西洋透視畫法表示驚異而持不同情的態(tài)度,他認為西洋的透視的寫實的畫法“筆法全無,雖工亦匠”,與真正的繪畫藝術(shù)沒有關(guān)系,所以“不入畫品”。而能夠入畫品的畫,即能“成畫”的畫,應是不采取西洋透視法的立場,而采沈括所說的“以大觀小之法”。
早在宋代,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里就曾譏評大畫家李成采用透視立場“仰畫飛檐”,而主張“以大觀小之法”。沈括認為畫家畫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個固定的地點,仰首看山:而是用心靈的眼,籠罩全景,從全體來看部分,“以大觀小”。把全部景界組織成一幅氣韻生動、有節(jié)奏有和諧的藝術(shù)畫面,不是機械的照相。畫家的眼睛不是從固定角度集中于一個透視的焦點,而是流動著飄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陰陽開固、高下起伏的節(jié)奏。杜甫有兩句詩表現(xiàn)出了這空、時意識:“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陶淵明也有詩云:“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不是像那代表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立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xiàn)埃及空間感的慕中的直線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中國人的宇宙感。
蘇東坡論唐代畫家兼詩人王維說:“味摩詁之詩,詩中有畫。觀厚詁之畫,畫中有詩?!蓖蹙S的畫我們現(xiàn)在不容易看到(傳世的有兩三幅)。我們可以從詩中看他畫境,卻發(fā)現(xiàn)他里面的空間表現(xiàn)與后來中國山水畫的特點一致。
王維的《輞川》詩有一絕句云:“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未欄,逶遠南川水,明滅青林端。”在西洋畫上有畫大樹參天者,則樹外人家及遠山流水必在地平線上縮短縮小,合乎連視法。而此處南川水卻明滅于青林之端,不向下而向上,不向遠而向近,和青林來欄構(gòu)成一片平面。中國山水畫家取此同樣的看法寫之于畫面,使西人詫中國畫家不識透視法。然而這種看法是中國詩中的通例,如:。我們在中國詩中看到了飲吸無窮時空于自我、網(wǎng)羅山川大地于門戶的態(tài)度。
中國詩人多愛從窗戶庭階,詞人尤愛從簾、屏、欄桿、鏡以吐納世界景物。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中國這種移遠就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已經(jīng)成為我們宇宙觀的特色。
(摘編自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繪畫與現(xiàn)實是兩個世界,繪畫是在平面上找到構(gòu)圖秩序,單單再現(xiàn)眼睛所見的“現(xiàn)實”,難以造就繪畫。
B.霍貝瑪和文伯仁畫中的林蔭道,體現(xiàn)了中西方繪畫的一大分歧,即是否采用消失點透視的布局秩序繪畫。
C.中國山水畫放棄了焦點透視法,但是同樣能夠表現(xiàn)出空間感,并且比西方所表現(xiàn)出的空間感更加的深入。
D.斯賓格勒認為每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其基本象征物,通過這些象征物,我們可以領悟其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古代繪畫是沒有消失點透視這一布局秩序的,因此中國古典山水畫中也不存在運用透視法的畫作。
B.中國宋代的沈括和清代的鄒一桂都認為,透視立場的寫實畫法只是一種技巧,算不上是真正的繪畫藝術(shù)。
C.陶淵明的“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體現(xiàn)出的是一種空間意識,也是中國人“俯仰自得”的宇宙感。
D.我們可從王維詩推測他的畫境:不向下而向上,不向遠而向近,卻具有移遠就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
(3)下列詩句中不適合做材料二橫線處例證的一項是
A.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C.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
B.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D.初月微明漏白煙,碧松梢外掛青天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
(5)“以大觀小之法”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山水畫家的繪畫觀,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看待宇宙與生命的哲學觀。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曾畫有《乾坤一草亭圖》:廣袤無垠的天地和一座小草亭和諧處于同一空間之中。請結(jié)合“以大觀小之法”談談你對“乾坤”與“草亭”關(guān)系的理解。組卷:0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父親的想法
梁曉聲 父親進屋與秉昆一起收拾時,尋常交談似的問:“那個穿一身軍服的小伙子,他上北京的大學了?”秉昆于是明白,父親在外邊聽到了屋里的談話。兩個多鐘頭里,父親一直在外邊,這讓秉昆心生自責。只想著把朋友們陪好,卻完全忘了外邊的父親,多不應該呀!
他內(nèi)疚地說:“對,他叫呂川,我們幾年沒見了?!?br /> “是名牌大學?”
“對?!?br /> “他家也是共樂區(qū)的?”
“對。他媽也沒工作,和我媽一樣,家庭婦女。他爸是鞋廠的,解放牌膠鞋就是他爸那家鞋廠生產(chǎn)的。他爸身體不好,提前退休了?!?br /> “他也和你一樣,在醬油廠上班?”
“對。”
“他上學那年,是要群眾推薦、領導同意的吧?”
“對?!?br /> 父親不再問什么,反復擦桌子。
秉昆猜測到了父親心里在怎么想,幽幽地說:“爸,呂川當年在廠里確實表現(xiàn)好,但我當年在廠里的表現(xiàn)也很好。不論工人群眾還是領導,指責不出我有什么嚴重缺點來。當年上大學的情況特殊,他父母不是他的生身父母,他是烈士遺孤……”
父親終于停止了擦桌子,一邊洗抹布一邊說:“可我是你親爸,同樣是我們這樣家庭的子女,你哥考上了北大,你姐也考上了北大,就你這輩子恐怕是進不了大學的門了,當然是因為各有各的具體情況?!?br /> 秉昆一下子光火起來,頂撞道:“爸,就咱們父子倆的時候,你說話能不能直來直去的?你繞著挺大個彎子說話,我就不明白你到底想說什么了,而且也不像你一名老工人說話的本色?!?br /> 他當時正搬起一把椅子往原處放,說完那句話才把椅子放下去。由于光火,發(fā)出很大的響聲。
父親那時已洗好抹布,正擰著。聽了他的話以及那很大的響聲,彎著的腰訝一動不動地彎了片刻才緩緩直起,慢騰騰地把抹布搭在繩上。
秉昆又說:“屋子收拾完了,我想回去了?!?br /> 父親轉(zhuǎn)過身面帶憂傷地說:“秉昆,我剛才是在好好地跟你聊。你覺得一句話不愛聽了,就可以不顧輩分來訓我嗎?”
秉昆張張嘴,無話可說了。
父親接著說:“我如今老了,發(fā)不動脾氣了,只有任憑別人對我發(fā)脾氣了。即使我的小兒子對我發(fā)脾氣,我也沒轍了。但是秉昆,你要記住你爸今天晚上對你說的話:朋友之間,誰有困難了互相幫助我是贊成的,大家共同幫助一個有困難的朋友也是我豎大拇指支持的事??扇绻麕讉€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將來過上好日子的希望,押寶似的押在一個朋友身上,那不就太沒志氣了?那樣還不把那個朋友的人生給拖累垮了?”
秉昆又有道理了,他說:“爸,我又不愛聽了。第一,你不了解我們,在門外聽到只言片語就想當然地進行批評,這叫自以為是。第二,我沒我朋友們的那些想法。如果你的批評也是針對我的,對我不公平。第三,我的朋友們并不都是沒志氣的人,恰恰相反,他們都是各方面很要強的人,要強又怎樣……”
“你給我住口!”父親也光火了,抽一下親子嚴厲地說,“你小子還以為不是命里注定嗎?當然是命里注定!但人的命是可以改變的!一代改不了,那就只能靠下一代!下一代還不行,靠下下一代!以前是機會有限,如今不同了,考大學就是比較公平的機會!你告訴你那些朋友,只要有幾分希望的都要爭取考上……”
爸,你這叫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他們都當了爸爸媽媽,有家不像個家,工作累,工資低,現(xiàn)在要他們考大學那是成心給他們出難題!比如我,有那么高的心氣考嗎?考上了能一路順利地讀完嗎?”
父親打斷道:“那就認了你們這一代的命!哎緊牙關(guān),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學里去!這比把希望依賴在什么呂川叔叔身上靠譜多了!”
由無話可說到有些話非說不可的周秉昆,此刻又無話可說了,他越聽越明白,父親內(nèi)心里顯然對他頗為失望,卻又不便直言。如果不是哥哥和姐姐都考上北京大學,嫂子也考上了省里的重點大學,父親也許對他不會有什么失望。如果呂川這個晚上沒出現(xiàn)在自己家里,父親也許還會對他這個小兒子的轉(zhuǎn)正多少感到點兒欣慰,可哥哥姐姐同時考上了北大,同樣是醬油廠工人的呂川即將從北京的名牌大學畢業(yè),而且一下子成了朋友們的指望,便讓父親對他這個小兒子內(nèi)心生出欲說還休的失望了。
秉昆覺得,父親口口聲聲所說的“你們”其實是“你”。兼昆頭腦里并沒有太多朋友們那些想法,不過,誰不希望自己的一個好朋友將來成為有權(quán)力的人物呢?誰不希望好朋友的權(quán)力可以對自己的人生起到比個人努力強大許多倍的作用呢?
正如父親對他這個小兒子既覺得有些話非說不可,不說如頻在喉,他也是那樣的。
既然有話都不能直說,他懶得繼續(xù)與父親理論下去了。
秉昆一轉(zhuǎn)身往外便走。
退了休的老建筑工人,光字片最受人尊敬的一家之主,重體力勞動榨干了身體卻志氣更高的老父親周志剛,喉嚨里發(fā)出一聲呻吟般的哽咽,雙手往臉上一捂,緩緩蹲下來。他無聲地哭了……
(節(jié)選自梁曉聲《人世間》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在回答父親問話時,秉昆內(nèi)心充滿了自己沒考上大學的內(nèi)疚之情,只能一連串地說“對”。
B.父親“彎著的腰背一動不動地彎了片刻才緩緩直起”,主要是因為父親身體的傷病很嚴重。
C.“你不了解我們”,這句話說明父親對秉昆朋友們的不理解才是父子二人間最主要的矛盾。
D.秉昆替父親眼中“沒志氣”的朋友們進行辯護,其實也是在為有類似心理的自己進行辯護。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父親反復擦桌子、洗抹布、擰抹布、晾抹布的文字,是對父親復雜心理活動的外化描寫。
B.小說語言平易,多用白描卻很傳神。如“秉昆張張嘴,無話可說了”,寫出了人物的欲言又止。
C.小說善用對比,借助呂川、哥哥姐姐以及秉昆的朋友們的“成功”,反襯出秉昆人生的“失敗”。
D.小說結(jié)尾部分通過第三人稱視角,全知全能地展示了秉昆的所思所想,敘事靈活,便于讀者理解。
(3)小說通過人物對話來推動故事發(fā)展,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jié)合文中畫線句子簡要分析。
(4)小說《人世間》封面上有一句話:“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闭埥Y(jié)合文本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組卷:10引用:7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8月27日,歷時一個月,河南汝州抽干云禪湖水,終于捕獲“怪魚”——鱷雀鱔。聲勢浩大的抽水打撈行動,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鱷雀鱔原產(chǎn)于北美洲,是淡水巨型食肉魚,繁殖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或給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滅頂之災。近年來這一“不速之客”頻惹禍端,屢登熱搜,為外來物種入侵防控敲響警鐘。
外來物種在野外廣泛擴散,根本原因在人。無序放生,已成為外來物種入侵本土環(huán)境的重要一環(huán)。蘭州大學生態(tài)學院青年研究員趙序茅說,人類有意或無意將外來物種帶入不屬于自然分布的環(huán)境后,可能建立種群并實現(xiàn)繁殖,引起本地物種基因污染、局部滅絕、種群或少或者滅絕。
我國近兩年先后頒布相關(guān)系列法規(guī),就外來物種入侵的源頭預防、檢測預費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以期防患未然。但近日成為“網(wǎng)紅”的一條小小鱷雀鱔,暴露出相關(guān)法規(guī)亟待落實落細等問題。
面對外來物種,全社會都要提高認知,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樹立生態(tài)保護意識,嚴格遵守和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不購買外來“異寵”,不從境外攜帶物種人境,已經(jīng)購買的更不能隨意放生,共同筑牢維護生態(tài)安全的防線。
(1)文中畫線句有語病,下列選項中修改最恰當?shù)氖?
A.人類有意或無意將外來物種帶入不屬于其自然分布的環(huán)境后,可能實現(xiàn)繁殖并建立種群,導致本地物種基因污染、種群減少、局部滅絕或者滅絕。
B.人類有意或無意將外來物種帶入不屬于其自然分布的環(huán)境后,可能建立種群并實現(xiàn)繁殖,引起本地物種基因污染、種群減少、局部滅絕或者滅絕。
C.人類有意或無意將外來物種帶入不屬于自然分布的環(huán)境后,可能實現(xiàn)繁殖并建立種群,導致本地物種基因污染、種群減少、局部滅絕或者滅絕。
D.人類有意或無意將外來物種帶入不屬于自然分布的環(huán)境后,可能實現(xiàn)繁殖并建立種群,引起本地物種基因污染、種群減少、局部滅絕或者滅絕。
(2)請根據(jù)2-4段內(nèi)容,分別用否定句概括人類應如何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每句不超過12字。組卷:4引用: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你所處的位置,用你所有的資源,做你力所能及的事。
——西奧多?羅斯福 我總是做那些我做不到的事,以便我學會如何去做。
——畢加索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