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菁華園學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19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天文學并不是新開拓的科學,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的遠古時期,我們從現(xiàn)代天文學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的痕跡。也許在文字產生以前,人們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長和動物的行蹤來判斷季節(jié),這種物候授時是早期農業(yè)生產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紀50年代,中國一些少數(shù)民族還通行這種習俗。物候雖然與太陽運動有關,但由于氣候變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錯位幾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時比起后來的觀象授時就要粗糙多了?!渡袝?堯典》曾這樣記載觀象授時,上古的人們便以日出正東和初昏時鳥星位于南方子午線標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時虛星位于南方子午線標志仲秋,等等。
          當人們對天文規(guī)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歸年長度以后,就能夠預先推斷季節(jié)和節(jié)氣,古代歷法便應運而生了。據(jù)史料記載,夏商時期肯定已有歷法,只是因為文字記載含意不明,其內容還處于研究之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行過黃帝、顓頊、夏、商、周、魯?shù)攘N歷法。它們的回歸年長度都是365.25日,但歷元不同,歲首有異。
          從西漢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學的發(fā)展、完善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觀測手段和計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來準確推算太陽的位置,隋朝劉焯用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來處理日月運動的不均勻性。唐代一行的大衍歷,顯示了古代歷法已完全成熟,它記載在《新唐書?歷志》中,按內容分為七篇,其結構被后世歷法所效仿。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以后,渾儀的功能隨著環(huán)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風時,已能用一架渾儀同時測出天體的赤道坐標、黃道坐標和白道坐標。除了不斷提高天體測量精度外,天文官員們還特別留心記錄奇異天象的發(fā)生,其實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為關心的內容,所謂“天垂象,見吉兇”,把它看成上天給出的瑞象和兇象,并加以趨避。
          宋代和元代為古代天文學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頒行的歷法最多,達25部,其中郭守敬等編制的授時歷最為優(yōu)秀,連續(xù)使用了360年,達到中國歷法的巔峰;數(shù)據(jù)最精,許多歷法的回歸年長度和朔望月值已與現(xiàn)代理論值相差無幾,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大型儀器最多,其中蘇頌的水運儀象臺集觀測、演示、報時于一身,是當時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天文儀器;恒星觀測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進入明代和清代后,中國天文學開始停滯不前。這里有政治、經濟等社會原因,也有天文學本身的原因。從天文學本身來看,首先,當時中國的天文儀器只能滿足肉眼測量的極限,除非加上凹凸鏡片,精度不會提高,而采用凹凸鏡片的望遠鏡技術是在歐洲誕生的。其次,中國古代擅長代數(shù)計算,在解決天體位置與推算值彌合問題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從幾何結構進行理論探討,與此相反,古希臘天文學則是側重幾何學的。對中國明清時代的天文學進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卻有助于我們今天的發(fā)展。
    (摘編自陳久金、楊怡《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歷法》)材料二
          歷法源于天文,古代天文與歷法是一回事。夏、商、周三代處于觀象授時時期,直到戰(zhàn)國初公元前427年發(fā)明《殷歷》“甲寅元”(四分歷),中國才進入歷法時代。
          觀察太陽的運行規(guī)律,古人形成了“日”與“年”的時間概念。太陽東升西落,一個白天一個夜晚合為一日。中國古代最主要紀日的方法是干支法,即運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合成六十甲子循環(huán)紀日。據(jù)可靠資料,公元前720年,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至今近三千年,干支紀日從未間斷過,成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長的紀日文字記載。古人立竿測影,日影最長的一天定為冬至日,夜晚最長。日影最短的一天為夏至日,白晝最長,每年春夏秋冬循環(huán)一次?!渡袝?堯典》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夏商時期古人已確定回歸年長度為366日,即從冬至到下一個冬至的時間(稱為一“歲”)。至遲到春秋時期,后人更加精確測定回歸年長度為365又1/4日。
          歷史上采用過的紀年方法有王位紀年法、歲星紀年法、太歲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等。自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到民國(1911年),年號紀年法與干支紀年法一直并用,如1898年戊戌(干支紀年)變法,是光緒二十四年。
          月相的變化使先民掌握了時間長度“月”。至遲到春秋時期觀測出月相從滿月(望)到下一個滿月平均需要29.53日。12個月約為354日,與回歸年365又1/4日相差11日。每三年差33日多,超過一個月。古人為調配月與回歸年的長度,采用了“置閏”的方法,保證月份與季節(jié)的相應。春秋時期,天文學家已經掌握了十九年七閏的規(guī)律。調配年、月、日的關系,是中國古代歷法的主要任務,也是歷史上頻繁改歷的原因。
          古人通過“觀象授時”,至戰(zhàn)國時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節(jié)氣。這是一套農事歷,指導農耕生產,每一節(jié)氣均與二十八宿、北斗的運行、土圭測影長度、各地物候相關聯(lián)。
    (摘編自光明日報《中國古天文歷法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一項是
     

    A.天文學不是一門新的科學,它在人類的遠古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我們很容易從現(xiàn)代天文學的基本概念中發(fā)現(xiàn)它的一些知識和觀念。
    B.從西漢到唐代中國古代天文學逐漸走向成熟,除了留心記錄奇異天象外,還不斷提高天體測量的精度,后者是帝王更為關心的內容。
    C.宋元時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鼎盛時期。頒行的歷法最多、數(shù)據(jù)最精、大型儀器最多、恒星觀測最勤,且有些處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
    D.干支法是指運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組合成六十甲子進行循環(huán)紀日的一種紀日法。它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紀日方法,同時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現(xiàn)時間最早的紀日法。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后流行過黃帝、顓頊、夏、商、周、魯?shù)攘N歷法,它們的回歸年長度相同,但是不同歷法的歷元和歲首仍有不同。
    B.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產生時間早于歷法。天文學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而歷法源于天文,直到《殷歷》的出現(xiàn)才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歷法時代。
    C.中國天文學停滯不前的原因是復雜的,其中采用凹凸鏡片的望遠鏡技術產生于歐洲,這是中國天文學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D.戊戌變法發(fā)生于光緒二十四年,不同在于前者屬于干支紀年,后者屬于年號紀年。這說明在1898年還存在著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兼用的現(xiàn)象。
    (3)不屬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研究范疇的一項是
     

    A.記錄星象預測吉兇
    B.觀察天文預測節(jié)氣
    C.測量天體坐標位置
    D.研究天體內部規(guī)律
    (4)根據(jù)材料內容,簡要概括“觀象授時”的含義和意義。
    (5)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

    組卷:6引用:7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剪紙姑娘(節(jié)選)
    黎燕雄
          陳懿到的時候,劉麗正對著鏡子跳舞。她穿著桃紅色上衣、黑色緊身褲、洗得暗淡的粉紅色芭蕾舞鞋,對著壁鏡穩(wěn)踮足尖、走碎步,嫻熟地做著擺頭、夾肘等一串兒動作。鏡子里的她,仿如一把剪刀,正慢慢剪出一個朝氣蓬勃、青春靚麗的姑娘。
    “劉麗、劉麗,快來看,你要的東西來了!”
          陳懿這時向她咧嘴一笑,馬上打開手中的羽毛球筒蓋子,把暗藏的玄機顯露出來:一幅紅色的剪紙畫。這幅五羊戲紅棉,嫣紅一色,卻跌宕有致。仔細一看,每個主角都有幾道屬于自己別致的小紋路。木棉花與五只羊,被陰陽線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它們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幸福洋溢。
          劉麗正忙著籌備“廣州元素”舞蹈比賽的事情。
          叫“剪紙姑娘”。找個什么背景呢?腦袋瓜特別靈活的陳懿出了個點子:“對于老一輩廣州人來說,除了三雕一彩一繡外,剪紙也是傳統(tǒng)的民間技藝。既然你的舞蹈是剪紙姑娘,那就去找一些剪紙類的作品。我認識一位梁姨,經常在我那買紙,是一位剪紙大師。
          下午兩點,恩寧路一條小巷子里,陳懿和劉麗在一棟清舊的五層樓房前停了下來。陳懿急忙走到一樓右邊,敲了三下。
          簇新的半透明格子不銹鋼門。房子大飄窗前有一個玲瓏小巧的花圃,一些潤濕而新鮮的生命滿身披著溫暖的陽光,三角梅、黃風鈴花、如意花、含羞草……
          梁姨聽到聲音,緩慢從屋里走出來。她輕笑著說:“剪紙要的是一種堅持。一把剪刀,剪不出金,也剪不出銀,但它卻陪伴了我大半輩子了?!笔鍤q時,她的外婆突然對她說:“你沒事就學學剪紙吧。以后出嫁,可以自己剪喜字。”因為外婆這句話,梁姨就拿起了剪刀,而且再也放不下了。
          劉麗不禁想起自己從五歲開始學粵劇,苦練唱念做打十余年,眼睛傳情更是練得爐火純青。只是,現(xiàn)在這些都已經成為往事了。每次一想到粵劇,她就會想起對爸爸的懊悔。爸爸是廣州民間藝術館一名粵劇演員,從小就讓她學唱粵劇。但她喜歡跳舞,對唱粵劇有種抵觸情緒。為這事,甚至在爸爸生命彌留之際,還毫不妥協(xié)地和爸爸吵架。
    “剪紙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現(xiàn)在能登上大舞臺,是因為你的舞蹈出色。我得感謝你?!眲Ⅺ愔?,梁姨這并不是敷衍的應酬話。
    “劉麗啊,我給你看看我的剪刀吧!”梁姨興致勃勃且又沾沾自喜地說。梁姨走進臥室,拿著一個鐵盒子,走出來。鐵盒蓋子上面的字,已經模糊得看不清。
          梁姨說這是外婆留給她的老剪刀。別人剪好一幅畫至少要用到七把剪刀,她卻只喜歡用這把老剪刀。每次拿起它,她都覺得很珍重。梁姨進了剪紙這行五十年以來,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地去完成。為了鍛煉手指是靈活度和下刀的準確度,她堅持在大米上刻字。從一開始只能刻一個字,到最后一粒米能刻二十個字,煞費心思。認識的人,都說她是鉆牛角尖??蓪λ齺碚f,剪紙是隨心所欲的信手拈來,展現(xiàn)了無窮無盡的靈感交集。
          當梁姨聽到陳懿請她為劉麗剪紙時,激動得整晚睡不著覺。她說她仿佛看到了剪紙上的木棉花、五羊在吮吸著劉麗這個女孩的生命,使剪紙吐露出生命的艷麗。
          舞臺上,劉麗輕巧的身影如一把剪刀在春風中揮灑自如,人刀合一、游刃有余地在紙張上穿梭刻畫。無須底稿,一刀一線,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鳥獸蟲魚、花草相擁、祈福文字躍然而出……這是一等獎的成績!比賽現(xiàn)場,大家對這場舞蹈把粵劇與現(xiàn)代舞結合、剪紙與舞蹈結合,先是驚嘆不已,然后贊口不絕。
          四天以后,陳懿到的時候,劉麗正對著鏡子練舞。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市局要求我繼續(xù)跳剪紙舞,多添幾幅剪紙畫,我想請你拜托梁姨再剪幾幅作品……”劉麗停下跳舞,像小孩般快活,喋喋不休地說著。
          陳懿卻低聲打斷了劉麗的話:“梁姨不能再剪紙了,她的左眼完全失明了,右眼的視力也只剩下0.2了?!?br />“前幾天不是還好好的嗎?”
    “畢竟是上歲數(shù)的老人了。這幾天她連續(xù)剪紙,想剪一幅精作送給你?!?br />      陳懿說完,打開手中的羽毛球筒,攤開一張紅底紫面的剪紙畫:上面是一位正在紅棉樹下跳舞的姑娘。她全身粵劇演員的裝扮,眼睛特別有神,輕盈地擺動雙手。她在轉動,裙擺飛了起來。她轉啊轉,旋得像風一樣……
          還有,她托我把她這把老剪刀轉贈給你。她說,你就是她剪紙生涯里的一縷春風,裁出滿樹碧玉。
          劉麗像被掏空五臟六腑,心緒茫茫。她想起自己一度想把粵劇這個老舊的東西丟棄,鉆研現(xiàn)代舞??墒?,即使在現(xiàn)代舞這一塊繁花盛放,也不是梁姨剪刀下的碧玉。想到這里,她頓時充滿了斗志。她感到梁姨對藝術的堅守火花傳遍她全身。
    “我收下了?!彼兄霞舻?,感覺手中沉甸甸的。
          在二月里的春風里,一個朝氣蓬勃、青春亮麗的姑娘被剪出來了。
    文本二:
    “《荔枝頌》里面的人物,可以剪嗎?”
    “是卿叔撰寫的粵劇名曲《荔枝頌》嗎?”梁姨問。
    “是的?!眲Ⅺ惔?br />“哦,剪這樣的畫,我可得好好籌備,不過在剪之前,我想看你表演一曲。”
          劉麗的嗓子開了。清脆的唱聲靜靜地帶走了她心中的痛苦,卻又悄悄地把更多的自信通過它每一個音符注入她覺醒的靈魂。
    注:文本二也選自《剪紙姑城》?!独笾灐凡糠指柙~:說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早替荔枝寫頌詞,東坡被販嶺南拋,日啖荔枝三百余。好佳果……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到理解和藝術特色在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肖像、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劉麗舞蹈技藝的嫻熟和對舞蹈的熱愛,比喻照應了小說題目,也預示了她舞蹈比賽的成功。
    B.對梁姨住處的環(huán)境描寫渲染了清新、簡樸又富有生機的氛圍,暗示了人物性格,為后文梁姨與劉麗愉悅的交談做了鋪墊。
    C.梁姨的話“一把剪刀,剪不出金,剪不出銀”揭示了傳統(tǒng)藝術難登大雅之堂的落寞,以及人們對傳統(tǒng)藝術的忽略和漠視。
    D.舞蹈比賽中對劉麗舞蹈的描寫生動形象,充滿詩情畫意,既展現(xiàn)了劉麗舞蹈的精美絕倫,又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2)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插敘劉麗五歲起就跟爸爸學唱粵劇,有助于展開情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強調了學習藝術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B.《荔枝頌》是粵劇名曲,廣為流傳,劉麗表演時深刻體會出粵劇藝術的魅力,轉變了對傳統(tǒng)藝術的態(tài)度,增強了文化自信。
    C.“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出自唐代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妃子笑”意在表明荔枝味美好吃。
    D.“日啖荔枝三百余”出自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借用了當?shù)乜图以挕耙活w荔枝三把火”,說明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
    (3)文本一中,梁姨的兩幅剪紙畫有什么不同意蘊?請結合小說具體分析。
    (4)“老剪刀”在文本一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4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一些美麗的蝴蝶,我用錦囊收留它們,枕我如歌的年華。我的小小悲歡,只在這枕上——在這些落花上。
          雖然花朵已不再有昔日的鮮艷和芬芳,我卻如此真切地感覺著它們露水中的一如初生嬰兒的嘴唇。這些凋零了的花朵,在多少個晨昏,我一一撿起,輕撫那些粉紅的、淡黃的、紫艷的、潔白的生命,它們如靈盈的媒;在我掌上顆動。
          世界上有些東西仿佛專為我們而來。枕中的落花,就是一章一節(jié)的音樂;欲斷還續(xù)的歌謠。在清涼的秋夜,我就著一枕落花,靜靜體味生命的愉悅與滿足。在某一時刻,甚至會泛起一種異樣的溫情,幻起往事的光輝。我枕著它們,想著這些被歲月遺棄的精靈,意為我所鐘,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它們是我從洞庭蘆葦收集起來的。在浩森的水邊,潔白的花瓣強烈地誘惑著我,美麗的生命,曾經與洪水野火以及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力量糅合一起。另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熱烈地開在煙雨和鷓鴣聲里,也曾是帶雨的詩和動情的謠曲,在夢中為我托起美麗的江南。
          我珍愛落花枕。對于我不會有另一種東西能夠取代它,正如不能取代我生命中永遠鮮活的記憶和深情。
    (劉鴻伏《一枕落花香》)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的用法,和文中破折號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B.“也許有吧,——我想?!蔽矣谑峭掏掏峦碌卣f。
    C.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瓢內插著時鮮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D.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難以平靜——我們心情激動,感動不已。
    (2)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jù)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一拾起,輕撫那些在我掌上顫動著的粉紅的、淡黃的、紫艷的、潔白的落花?!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組卷:4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寫作。
          毛澤東同志在1945年黨的七大報告中告誡人們,要“準備吃虧”,并且講了“爆發(fā)內戰(zhàn)”“外國干涉”等17條困難。對于為什么要講那么多困難,毛澤東同志解釋說,“如果我們不準備不設想到這樣的困難,那困難一來就不能對付,而有了這種準備就好辦事”。在最壞、最困難處做打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上述材料能給當代青年以啟示,請聯(lián)系社會、人生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